- 相關推薦
語文課文《歡樂的潑水節》精彩片斷賞析
支玉恒老師教學《歡樂的潑水節》最后一節時,許多學生都陶醉在潑水節所營造的歡樂氣氛中,突然有一位學生問:“老師,現在地球上的水資源越來越少了,傣族人民過潑水節要潑掉許多水,這不是在浪費水資源嗎?”這一問題顯然出乎大家的意料,課堂的氣氛和教學節奏立刻就被這“不和諧”的音符打亂了。就在全班學生和臺下聽課老師為之瞠目感到不只所錯的時候,支老師卻對這位學生大加稱贊,并請學生再讀全文并思考:潑水節這一天人們為什么特別高興?這里的“水”到底有什么含義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最后明白了這清潔的水不僅僅是一種自然資源,而且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它象征著尊敬、友愛和祝福。他們相信,雖然傣族人民生活在水量充沛的熱帶雨林地區——西雙版納,但愛水的民族,肯定最懂得水的珍貴。短短的五分鐘,卻使學生受到了一次民族文化的熏陶。
的確,從當今保護水資源的時代旋律來看,學生的“意外”的質疑實不“意外”。但是,這樣的理解與《歡樂的潑水節》一文的時代背景卻是不相容的,如果從保護水資源的角度來分析,必然引起對傣族人民的“誤會”,造成對課文的嚴重誤解,一篇具有濃厚民族風情的好文章很有可能因此而成為一篇糟糕的文章。好在支老師認真地傾聽并及時發現“傣族人民過潑水節是在浪費水資源”這一生成資源,靈活地引導學生變換角度,從文化的角度再次進入課文,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豐富提高了認識。
【語文課文《歡樂的潑水節》精彩片斷賞析】相關文章:
語文課文《望月》片斷賞析10-25
《匆匆》課文片斷賞析07-16
課文《貓》的片斷賞析04-09
語文課文《菜園里》片斷賞析06-20
《森林,你好》課文片斷賞析11-22
語文課文《少年閏土》的片斷賞析07-15
課文《自己去吧》的片斷賞析11-22
小學課文《翠鳥》片斷賞析09-13
課文《金蟬脫殼》片斷賞析10-21
課文《燕子》教學片斷賞析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