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讀后感2篇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 老人與海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老人與海讀后感1
朋友們都對我可以一遍又一遍地看《老人與海》感到不可思議,說實在的我自己的也一直不能理解為什么我看了一遍又一遍之后對里面那些被評論家們歸為俗濫的情節仍然感到震撼不已。
頭一個給自己的解釋是我一向不能抗拒如史詩般壯烈的情節和場面,一向不能抗拒大自然不怒而威的強勢給她本身帶來無比倫比的魅力。
直到這個早晨于半夢半醒之間重新讀了《老人與海》,我找到了另一個解釋,或者只是將原先的理由推進了一層:只有在人本身變得最渺小時才能感受生命的崇高和人格的`尊貴。
現實給我的所有知識讓我只能想像大海是碧藍的平靜的溫暖的生命之源,卻無從知道她表達憤怒究竟是以什么樣的方式,與真實地接觸比較文字的圖像的信息對于人的想像力的輔助的作用太過蒼白和貧乏。那么一個滿身傷痕、左手還會不時抽筋的老人,為什么可以那樣地篤定那樣地平靜?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他說。他是一個這樣的老人:消瘦憔悴,脖頸上有些很深的皺紋,腮幫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陽在熱帶海面上的反光所造成的良性皮膚癌變。褐斑從他臉的兩側一直蔓延下去,他的雙手常用繩索拉大魚,留下了刻得很深的傷疤。他已經很老,老到按照常理應該在家里享受天倫之樂,但他沒有。沒有家,沒有天倫,只有一個窩棚,只有一條小船。閉上眼睛想像蒼茫大海,一葉孤舟看上去就像一片輕薄的葉子,在暗夜的風浪里飄搖。老人紫銅的面龐上刻滿歲月的風霜,卻不影響他碧藍眼眸中人生所給予的無限智慧。
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日子,他說。相同的太陽自地平線的一端升起又從另一端落下,但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運氣,“走運當然是好。不過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這樣,運氣來的時候,你就有所準備了。”同樣的話已不知有多少人曾經說起,卻從沒有這一次這樣讓我感到平靜并且直至心底深處。
不想就此而對作者說些什么,雖然我一向認為無論是誰在塑造一個角色時都會不自覺地在里面加上自己的影子。我只是想說,真正的英雄應該是那些能在絕境里仍然熱愛并尊重生命的人,人類的生生不息也許并不在于文明的進步,而是精神上的永不放棄。
老人與海讀后感2
記得一位偉人過去說過:“只有精神的勝利才能使大家感動,為其悲壯而落淚。”
《老人與海》講的是如此一個故事:老人圣地亞哥是古巴一個資深的老漁夫,他有一位忘年交,小孩子馬洛林。因為運氣緣由,他連續84天都沒捕到一條魚,小孩也由于爸爸媽媽是什么原因離開了老人,去了另一條漁船。但他仍然堅信下一次自己總會釣到一條了不能的大魚。的確,他成功了。在費盡千辛萬苦,經歷了無數次失敗之后,他終于憑著著驚人的毅力打敗了大魚,釣上了一條長達十八英尺,比他漁船還大的馬林魚。但運勢之神好像仍沒眷顧他們,在他用盡全力,花費了兩天兩夜捕獲到這條大魚,正籌備返航時,魚的鮮血散發出血腥味卻又引來了成群結隊的鯊魚。在精疲力竭趕走了全部鯊魚之后,他才發現那條十八英尺的大魚已經被撕咬得只剩下一條脊骨……
費盡周折,卻只帶回一具殘骸,歷盡艱辛,卻只留下了一身的傷。但盡管如此,老人仍然與小孩相約一塊去打魚。看到這里我潸然淚下——這是一種多么值得人敬佩的精神啊!這篇文章給我帶來了感官上的刺激,但更多的`則是深思。敢問在大家這部分從小嬌生慣養的零零后可曾有如此的精神?作業稍多,便叫苦連天;受點挫折,便萎靡不振;甚至有很多成年人都沒辦法做到這一點!寫到這里,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感到深深的慚愧,不禁捫心自問:這種本應該長久留存下去的優良品質到哪里了?海明威筆下一個普通的老人圣地亞哥卻讓我感覺到了這種永不腐朽的品質。
目前中學生閱讀的常見是一些所謂的“青少年時尚讀物”,那些真的的名著卻堆在家里的書廚里門可羅雀。在這里,我要向全世界兒童呼吁:那些“少年讀物”沒辦法帶給你任何東西。有空,多去翻翻那些名作,那是世界幾千年文化積累的精華!其它只不過轉瞬即逝的風景,只有那些經典之作才是經久不衰的!
【 老人與海讀后感】相關文章:
老人與海讀后感《老人與海》的讀后感05-22
老人與海讀后感《老人與海》讀后感范文03-20
老人與海高一讀后感 讀后感老人與海04-10
老人與海讀后感_老人與海讀書心得五篇12-18
閱讀老人與海讀后感及啟發2022寫讀完老人與海讀后感10-17
《老人與海》讀后感-讀老人與海心得體會10-21
老人與海讀后感-讀老人與海心得體會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