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燒羊肉》

時間:2024-09-29 08:24:42 梁實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燒羊肉》

  引導語:“燒羊肉”是北京清真館白魁老號的名肴。白魁老號開業于清·乾隆四十五年,原名東長順。因店主白魁制作“燒羊肉”很有名氣,久而久之, 人們把東長順直呼為“白魁”了,下面是小編收集的梁實秋《燒羊肉》原文,出自他的《雅舍談吃》散文集,歡迎大家閱讀!

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燒羊肉》

  大家都知道北平月盛齋的醬羊肉醬牛肉,制作精良,名聞遐邇。其實夏季各處羊肉床子所賣的燒羊肉,才是一般市民所常享受的美味。月盛齋的出品雖然好,誰愿老遠的跑到前門戶部街去買他一斤兩斤的肉?

  燒羊肉和醬羊肉不同,味道不同,制法不同,吃法不同。醬羊肉是大塊羊肉燉得爛透,切片,冷食。燒羊肉完全不一樣。燒羊肉只有羊肉床子賣。所謂羊肉床子,就是屠宰售賣羊肉的店鋪,到了夏季附帶著于午后賣燒羊肉。店鋪全是回教人的生意,內外清潔,刷洗得一塵不染。大塊五花羊肉入鍋煮熟,撈出來,俟稍干,入油鍋炸,炸到外表焦黃,再入大鍋加料加醬油燜煮,煮到呈焦黑色,取出切條。這樣的羊肉,外焦里嫩,走油不膩。買燒羊肉的時候不要忘了帶碗,因為他會給你一碗湯,其味濃厚無比。自己做抻條面,用這湯澆上,比一般的牛肉面要鮮美得多。正是新蒜上市的時候,一條條編成辮子的大蒜沿街叫賣,新蒜不比舊蒜,特別嫩脆。也正是黃瓜的旺季,切成條。大蒜黃瓜佐燒羊肉面,美不可言。

  離開北平,休想吃到像樣的羊肉。湖南館子的紅燒羊肉,沒有羊肉味,當然也就沒有羊肉特具的腥膻,同時也就沒有羊肉特具的香氣,而且連皮帶肉一起紅燒,北方佬看了一驚。有一天和一位旗籍朋友聊天,談起燒羊肉,惹得他眉飛色舞,涎流三尺。他說,此地既有羊肉,雖說品質甚差,然而何妨一試?他說做就做,不數日,喊我去嘗。果然有七八分相似,慰情聊勝于無,相與拊掌大笑。

 

  聽梁實秋侃京味兒美食

  中國現代文壇上的文學大師梁實秋,原籍浙江杭州,他生于北京,在北京生活長達30多年。

  梁實秋出身在書香門第家庭,父母都精于烹飪飲食之道,這對梁實秋的影響非常大。年輕好學的梁實秋在飽覽京城風物景致的同時,也嘗遍了京城的美食。

  梁實秋去過許多北京的名菜館,如全聚德、便宜坊、寶華寺、忠信堂、玉華臺、厚德福、正陽樓、致美齋、東興樓、春華樓、潤成樓、砂鍋居、烤肉宛、烤肉季等等。

  梁實秋不僅在一些名館就餐,并且還對一些地方的歷史背景、人文環境進行過一些考證和介紹,比如,梁實秋在介紹“鐵鍋蛋”這道厚德福制作的河南名菜時就曾這樣描寫:

  厚德福飯莊“名氣不小,是當時惟一老牌的河南館。本是煙館,所以一直保存那些短炕,附帶著賣些點心之類,后來實行煙禁,就改為飯館了。時值袁世凱當國,河南人士彈冠相慶之下,厚德福的聲譽因之鵲起。嗣后生意日盛,但是風水關系,老址決不遷移,而且不換裝修,一副古老簡陋的樣子數十年不變。”

  “芙蓉雞片”是東興樓的獨特拿手菜。在介紹“芙蓉雞片”時,梁實秋也介紹了東興樓的來歷:

  “東興樓在東華門大街路北,名為樓其實是平房,三進又兩個跨院,房子不算大,可是間架特高,簡直不成比例,據說其間還有個故事。當初興建的時候,一切木料都已購妥,原是預備建筑樓房的,經人指點,靠近皇城根兒而蓋樓房有窺視大內的嫌疑,罪不在小,于是利用已有的木材改造平房。據說東興樓的廚師來自御膳房。在北京山東館子里,東興樓無疑的當首屈一指。”

  梁實秋還介紹了另一個名菜館致美齋:

  “因生意鼎盛,在對面一個非常細窄的盡頭開辟出一個致美樓,樓上樓下全是雅座。但是廚房還是路東的致美齋的老廚房,做好了菜由小伙計提著盒子送過街。”

  在提起北平的白切肉時,梁實秋又描述了一番砂鍋居。他說,“砂鍋居是俗名,正式的名稱是‘居順和’,坐落在西四牌樓南邊缸瓦市路東,緊靠著定王府的圍墻。據說所以有此名稱是由于大門口設了一個灶,上面有一個大砂鍋,直徑四尺多,高約三尺,可以煮一整只豬。這砂鍋有百余年的歷史,傳說從來沒有換過湯!”

  京城的哪條胡同中有什么名吃食、哪家館子里有什么風味菜,梁實秋幾乎都能說得出來。

  梁實秋在《雅舍談吃》一書中,描寫了許多京城美食中的杰作,有全聚德、便宜坊的烤鴨;正陽樓、烤肉宛、烤肉季的烤羊肉;厚德福的鐵鍋蛋、瓦塊魚、核桃腰;玉華臺的水晶蝦、湯包、甜湯核桃酪;致美齋的鍋燒雞、煎餛飩、爆雙脆、爆肚;東興樓的芙蓉雞片、烏魚線、蝦籽燒冬筍、糟蒸鴨肝;忠信堂的油爆蝦、鹽焗蝦等等。

  梁實秋在一篇提到吃魚的文章中說:“故都雖然嘗不到黃河鯉,但是北平的河南館子制魚還是有獨到之處。厚德福的瓦塊魚便是一絕……瓦塊魚是河南館的拿手,而以厚德福為最著。”

  在《雅舍談吃》一書中,梁實秋還描寫了許多具有地方風味的菜肴,從春華樓的火腿煨冬筍、松鼠黃魚,到砂鍋居的白肉、中興樓的咖喱雞;從淮揚菜館的獅子頭、紅燒大烏,粵菜館的紅燒鮑脯、紅燒魚翅、芙蓉干貝,到閩菜館的佛跳墻、紅糟魚肉,鄂菜館的熗青蛤、蓑衣丸子,還有江浙菜館的爆鱔和過橋面等等,梁實秋都娓娓道來。

  在談到北京的.烤羊肉時,梁實秋就比較正陽樓、烤肉宛以及烤肉季這幾家著名烤肉館吃法上的各自不同之處。梁實秋說,烤肉宛烤肉炙子特別大,“十幾條大漢在熊熊烈火周圍,一面烤肉一面烤人”。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北方人豪放的性格。而在正陽樓這座已經注入了近代北京士商階層悠閑氣息的飯館中,其所用的“烤肉炙子比烤肉宛、烤肉季的要小得多,直徑不過二尺,放在四張八仙桌上,都是擺在小院里,四圍是四把條凳。三五個一伙的圍著一個桌子,抬起一條腿踩在條凳上,邊烤邊吃邊說笑,這是標準的吃烤肉的架勢。”在這里,“烤肉用的不是炭,不是柴,是燒過除煙的松樹枝子,所以帶有特殊香氣。”

  梁實秋在描述北京東興樓和致美齋的名菜爆雙脆時,也提到了爆肚兒:

  “館子里賣的爆肚兒以肚領兒為限,而且是剝了皮的,所以稱之為肚仁兒。爆肚兒有三種做法:鹽爆、油爆、湯爆。鹽爆不勾芡粉,只加一些芫荽梗蔥花,清清爽爽。油爆要用大量芡粉,黏黏糊糊。湯爆則是清湯氽煮,完全本味,蘸鹵蝦油吃。東安市場及廟會等處都有賣爆肚兒的攤子,以水爆為限,而且草芽未除,煮出來烏黑一團,雖然也很香脆,只能算是平民食物。

  梁實秋不僅對名館的大菜難以忘懷,對北京的各種風味小吃更懷有特殊的情感。梁實秋曾在青島居住過一段時間,他在一篇文章中說:“我在青島住了四年,想起北平烤羊肉饞涎欲滴。”梁實秋還特別喜歡喝豆汁兒,他在文章中說:“自從離開北平,想念豆汁兒不能自已。”

  對于北京的傳統小吃酸梅湯和糖葫蘆,梁實秋也是非常喜愛的。他說,信遠齋賣蜜餞、冰糖子兒、糖葫蘆,以糖葫蘆為最出色。梁實秋曾感慨:“離開北平就沒吃過糖葫蘆,實在想念。”梁實秋深愛故鄉,深愛故鄉的各種風味美食。

  1926年,梁實秋留學歸國,在前門東火車站一下車,“乃把行李寄存車站,步行到煤市街致美齋獨自小酌,一口氣叫了三個爆肚兒,鹽爆油爆湯爆,吃得我牙根清酸。然后一個青油餅,一碗燴面雞絲……”梁實秋說,這頓“生平快意之餐,隔五十余年猶不能忘”。

  梁實秋自從1949年離開大陸后,思念故鄉之情一直縈繞著他。在臺北回憶說:“我如今閑時沉思,北平零食小販的呼聲儼然在耳,一個個的如在目前。”

  據說,幾十年來,梁實秋的早餐一直都是以燒餅油條為主。他說自己對這些東西“天天吃也吃不厭”。在《雅舍談吃》一書中,像餃子、烙餅、薄餅、滿漢細點、煎餛飩、湯包、豆腐、八寶飯、菜包、韭菜簍、炸丸子以及各式醬菜等也都有過生動、形象的描寫。

  梁實秋對當年老北京的各種干鮮果品也非常想念,“三白的大西瓜、蛤蟆酥、羊角蜜、老頭兒樂、鴨兒梨、小白梨、肖梨、糖梨、爛酸梨、沙果、蘋果、虎拉車、杏、桃、李、山里紅、 子、黑棗、嘎嘎棗、老虎眼大酸棗、荸薺、海棠、葡萄、蓮蓬、藕、櫻桃、桑椹、檳子……不可勝舉,都在沿門求售。”

  梁實秋還談到過與此相關的北平小販的特殊的吆喝:“北平小販的吆喝聲是很特殊的。我不知道這與評劇有無關系,其抑揚頓挫,變化頗多,有的豪放如唱大花臉,有的沉悶如黑頭,又有的清脆如生旦,在白晝給浩浩欲沸的市聲平添不少情趣,在夜晚又給寂靜的夜帶來一些凄涼。細聽小販的呼聲,則有直譬,有隱喻,有時竟像謎語一般的耐人尋味。而且他們的吆喝聲,數十年如一日,不曾有過改變。”讓人讀來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燒羊肉》】相關文章:

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吃》08-20

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栗子》11-01

梁實秋 雅舍談吃04-17

雅舍談吃梁實秋11-16

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餃子》08-02

梁實秋雅舍談吃08-07

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鍋燒雞》05-04

梁實秋:雅舍談吃賞析08-08

梁實秋《雅舍談吃》簡介08-08

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由熊掌說起》08-3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精选品质AV在线 | 午夜福利啪爽国产片精品 | 亚洲综合楼国产 | 亚洲午夜精品国产自 | 亚洲一区精品在线影视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