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賞析

時間:2024-10-22 20:57:51 李白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賞析

  《早發(fā)白帝城》由李白創(chuàng)作,這首詩運(yùn)用夸張的手法和通俗的語言,竭力描述了長江水流之急,小船的輕快,并借此抒發(fā)了詩人流放遇赦的輕松、喜悅的心情。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賞析

  《早發(fā)白帝城》

  作者: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注解】

  (1)白帝城:在今重慶市奉節(jié)縣城東白帝山上。楊齊賢注:“白帝城,公孫述所筑。初,公孫述至魚復(fù),有白龍出井中,自以承漢土運(yùn),故稱白帝,改魚復(fù)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節(jié)縣,與巫山相近。所謂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前人曾認(rèn)為這首詩是李白青年出蜀時所作。然而根據(jù)“千里江陵一日還”的詩意,李白曾從江陵上三峽,因此,這首詩應(yīng)當(dāng)是他返還時所作。

  (2)朝:早晨。

  (3)辭:告別。

  (4)彩云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入云間。

  (5)江陵:今湖北荊州市。從白帝城到江陵約一千二百里,其間包括七百里三峽。酈道元《三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時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時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或巚)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囀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6)還:返回。

  (7)猿:猿猴。

  (8)啼:鳴、叫。

  (9)住:停息。

  (10)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形容有許多。

  【翻譯】

  清晨,朝霞滿天,我就要踏上歸程。從江上往高處看,可以看見白帝城彩云繚繞,如在云間,景色絢麗!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之間就已經(jīng)到達(dá)。兩岸猿猴的啼聲不斷,回蕩不絕。猿猴的啼聲還回蕩在耳邊時,輕快的小船已駛過連綿不絕的萬重山巒。

  【韻譯】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yuǎn)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創(chuàng)作背景】

  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趕赴被貶謫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時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驚喜交加,隨即乘舟東下江陵,所以詩題,此詩也叫《下江陵》。全詩寫景抒情,寫的是輕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輕快愉悅之情,達(dá)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評析】

  “朝辭白帝彩云間”氣勢不凡,深得李白奔放之風(fēng)。高高的白帝城矗立白云霞光中的形象展現(xiàn)眼前。一個“辭”字?jǐn)M人了白帝城,傳神,難怪大散文家余秋雨小時候讀到這句詩時把白帝想象成一個穿著白袍的長者了,“辭”字隱含詩人對山水一貫引為知己的態(tài)度(可參看我的以前賞析李白的作品類),也表現(xiàn)了詩人欣喜情態(tài)。

  “千里江陵一日還”,詩人慣用夸張的藝術(shù)手法,言船行極快,反映了詩人舒暢自由的心情。

  “兩岸猿聲啼不盡”,此猿聲當(dāng)不是悲啼,有前人說此句借悲哀的猿啼反襯詩人的喜悅之情,很是牽強(qiáng)。從整首詩看,詩人融情與景,情景渾然一體,不存在反襯、“以衰寫樂”與整體氣氛相違背的藝術(shù)手法的運(yùn)用,“反襯說”在這里很不和諧,如果是反襯,應(yīng)該把猿聲寫的更悲切才對,但在翻譯上顯然不通。合理的`翻譯應(yīng)該是“兩岸猿聲不停,平時感覺悲涼這時卻沒有,反而感到有些清脆了”,實(shí)際上還是融情與景,詩人的愉悅心情沖淡了猿聲的悲涼。

  “輕舟已過萬重山”,和“千里江陵一日還”的寫法一樣,但更加顯得詩人心情之輕松,一幅“輕舟”順流直下,輕飄飄的越過“萬重山”的動態(tài)畫面猶在眼簾,讓人無限輕松。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guān)注“習(xí)古堂國學(xué)網(wǎng)”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唐朝另一位詩人登科后曾寫詩云:“春風(fēng)得意馬蹄急,一日看盡長安花”,其藝術(shù)手法和此詩相近,心情也大約可同李白此時心情。

  全詩無一處寫情,又處處含情,王國維云:“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此詩就是這樣,我和物渾然一體,無法分辨了。

  【講解】

  全詩四句全在一個“流”字,以體現(xiàn)詩人遇赦之后,從此海闊天空的爽快心情。

  首句“彩云間”三字,描寫白帝城地勢之高,為全篇描寫下水船走得快這一動態(tài)蓄勢。“彩云間”的“間”字當(dāng)作隔斷之意,詩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種種恍如隔世。一說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寫白帝城之高,則無法體現(xiàn)出長江上下游之間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勢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幾句中寫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暫、耳(猿聲)目(萬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著落。“彩云間”也是寫早晨景色,顯示出從晦冥轉(zhuǎn)為光明的大好氣象,而詩人便在這曙光初燦的時刻,懷著興奮的心情匆匆告別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間之遠(yuǎn)與時間之短作懸殊對比。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個“還”字上。“還”,歸來的意思。它不僅表現(xiàn)出詩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隱隱透露出遇赦的喜悅。江陵本非李白的家鄉(xiāng),而“還”字卻親切得如同回鄉(xiāng)一樣。一個“還”字,暗處傳神,值得讀者細(xì)細(xì)玩味。 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guān)注“習(xí)古堂國學(xué)網(wǎng)”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第三句的境界更為神妙。古時長江三峽,“常有高猿長嘯”。詩人說“啼不住”,是因?yàn)樗俗w快的輕舟行駛在長江上,耳聽兩岸的猿啼聲,又看見兩旁的山影,猿啼聲不止一處,山影也不止一處,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聲和山影在耳目之間成為“渾然一片”,這就是李白在出峽時為猿聲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這如脫弦之箭、順流直下的船上,詩人感到十分暢快和興奮。清代桂馥稱贊:“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飛越。”(《札樸》)

  瞬息之間,“輕舟”已過“萬重山”。為了形容船快,詩人除了用猿聲山影來烘托,還給船的本身添上了一個“輕”字。直說船快,那便顯得笨拙;而這個“輕”字,卻別有一番意蘊(yùn)。三峽水急灘險(xiǎn),詩人溯流而上時,不僅覺得船重,而且心情更為滯重,“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上三峽》)如今順流而下,行船輕如無物,船的快速讀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萬重山”一過,輕舟進(jìn)入坦途,詩人歷盡艱險(xiǎn)、進(jìn)入康莊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現(xiàn)出來了。這最后兩句,既是寫景,又是比興,既是個人心情的表達(dá),又是人生經(jīng)驗(yàn)的總結(jié),因物興感,精妙無倫。

  全詩給人一種鋒棱挺拔、空靈飛動之感。然而只看這首詩的氣勢的豪爽,筆姿的駿利,還不能完備地理解全詩。全詩洋溢的是詩人經(jīng)過艱難歲月之后突然迸發(fā)的一種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歡悅。快船快意,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余地。為了表達(dá)暢快的心情,詩人還特意用上平“刪”韻的“間”、“還”、“山”來作韻腳,使全詩顯得格外悠揚(yáng)、輕快,回味悠長。[4]   前人對這首詩好評如潮,如楊慎《升庵詩話》:“驚風(fēng)雨而泣鬼神矣。”清代乾隆御定《唐宋詩醇》卷七:“順風(fēng)揚(yáng)帆,瞬息千里,但道得眼前景色,便疑筆墨間亦有神助。三四設(shè)色托起,殊覺自在中流。”丁龍友評價(jià):“此是神來之調(diào)。”吳昌琪《刪訂唐詩解》卷一三:“插猿聲一句,布景著色之。”應(yīng)時《李詩緯》卷四:“等閑道出,卻使人揣摩不及。”千百年來,這首詩一直被人們視若珍品。

  這首詩的名句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有學(xué)者認(rèn)為,“兩岸猿聲啼不住”是隱喻李亨兄弟相殘。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原文及賞析09-25

《早發(fā)白帝城》李白古詩賞析11-16

早發(fā)白帝城李白原文翻譯及賞析01-29

早發(fā)白帝城李白09-05

《早發(fā)白帝城》李白07-20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古詩原文翻譯賞析07-08

李白詩《早發(fā)白帝城》翻譯賞析10-22

李白詩詞《早發(fā)白帝城》的詩意賞析08-12

早發(fā)白帝城翻譯李白09-14

李白詩《早發(fā)白帝城》原文翻譯及賞析07-0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 亚洲国产人在线 | 在线日本aⅴ免费网站 | 在线不卡日本v2019 | 日本精品网站在线免费 | 综合专区亚洲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