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鑒賞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按內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等。你還在找尋優(yōu)秀經典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鑒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詩文解釋
棄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擾亂我心緒的今天使我極為煩憂。萬里長風吹送南歸的鴻雁,面對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樓開懷暢飲。你的文章就像蓬萊宮中儲藏的仙文一樣高深淵博,同時還兼具建安文學的風骨。而我的詩風,也像謝朓那樣清新秀麗、飄逸豪放。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然而每當想起人生的際遇,就憂從中來。好像抽出寶刀去砍流水一樣,水不但沒有被斬斷,反而流得更猛了。我舉起酒杯痛飲,本想借酒排遣煩憂,結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稱心如意,還不如明天就披散了頭發(fā),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詞語解釋
高樓:即題“謝朓樓”,南齊詩人謝朓官宣城(即宣州,今屬安徽)太守時所建。
蓬萊:指秘書省。李白族叔李云官秘書校書郎。
清發(fā):清新秀麗。
逸興:超逸的意興。
散發(fā):不戴冠簪子。指散漫無拘束。
扁舟:小船。弄扁舟,指歸隱江湖。
詩文賞析
身在濁世,煩惱剪不斷理還亂。當詩人的理想與黑暗的現(xiàn)實產生矛盾之時卻又無法發(fā)泄。可貴的是作者雖然精神上承受著苦悶的重壓,但卻并未因此放棄對理想的追求。全詩灌注了慷慨豪邁的情懷,正如在悲愴的樂曲中奏出了高昂樂觀的音調。
詩中蘊含了強烈的思想感情,如奔騰的江河瞬息萬變,波瀾迭起,和藝術結構的騰挪跌宕、跳躍發(fā)展完美結合。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約作于安史之亂前不久的天寶十二載(753)秋,時作者在宣城。李白于天寶元年(742)懷著遠大的政治理想來到長安,任職于翰林院。天寶三載(744年),因被讒言擊中而離開朝廷,內心十分憤慨地重新開始了漫游生活。大約在天寶十二載(753)的秋天,李白來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至此,很快又要離開,李白陪他登謝朓樓,設宴送行。李白要送行的李云,又名李華(此詩《文苑英華》題作《陪侍御叔華登樓歌》),是當時著名的古文家,任秘書省校書郎,專門負責校對圖書。李白稱他為叔,但并非族親關系。天寶十一載(752)李云任監(jiān)察御史。獨孤及《檢校尚書吏部員外郎趙郡李公中集序》中記載:“(天寶)十一年拜監(jiān)察御史。會權臣竊柄,貪猾當路,公入司方書,出按二千石,持斧所向,列郡為肅。”可見李云為官的剛直、清正和不畏權貴。這首詩是在李云行至宣城與李白相遇并同登謝朓樓時,李白為之餞行而作。
作者簡介
李白像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xiàn)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鑒賞】相關文章: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唐詩賞析07-22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原文及賞析08-08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的詩詞閱讀答案08-15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 杜牧原文鑒賞09-03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杜牧唐詩鑒賞03-11
流云詩歌鑒賞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