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林清玄《送一輪明月給他》練習及答案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我們都離不開練習題,做習題有助于提高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問題來了,一份好的習題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林清玄《送一輪明月給他》練習及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林清玄《送一輪明月給他》原文】
有一天晚上,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和尚趁月色到林中散步。在月光下,他忽然領悟了人生的真諦,心情十分愉快。
當他回到住處時,卻看到自己的茅屋遭到小偷的光顧。找不到任何財物的小偷要離開的時候在門口遇見了和尚。原來和尚怕驚動了小偷,一直站在門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錢的東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脫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見和尚,正感到驚訝的時候,和尚說:“你走這么遠的山路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回呀!夜涼了,你帶著這件衣服走吧。說著就把衣服披在小偷的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著頭溜走了。和尚看著小偷的背影穿過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說:“可憐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輪明月給他。”和尚目送小偷走了之后,回到茅屋。第二 天早上,他在溫暖的陽光中睜開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整齊齊地疊好,放在門口。和尚非常高興,喃喃地說:“我終于送給了他一輪明月!”
【練習一】
1.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詞語。
( )的月光 ( )的月光 ( )的月光
2.從短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明白( ) 光臨( ) 看望( )
3.讀短文,按要求填空。
時間: 地點: 人物: 主要內容:
4.請你仔細讀讀和尚說的每一句話,把你的感想用兩三句話寫下來。
【參考答案】
1.皎潔 明亮 昏暗(答案不唯一)
2.領悟 光顧 探望
3.時間:一天晚上;地點:和尚的茅屋;人物:小偷、和尚;主要內容:一個小偷到一個和尚位地去行竊,一無所蕕,正碰上和尚回來,和尚把自己僅有的外衣披在小偷身上,這一舉動深深感化了小偷,第二天小偷把外衣送了 回來。(意思對即可)
4.和尚用自己的真摯和善良打動并感化小偷的心,就像一輪明月照亮小偷心中黑暗的角落,他那種寬容的品質是多么可貴啊!(答察不唯一)
【練習二】
1. 給下列加粗字注音。
禪師( ) 偷竊( )芒鞋( )羞愧( )
2. 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芒鞋:
幡然醒悟:
3. 文中的小偷一開始為什么要去偷竊?
A. 生活所迫,急需錢財。
B. 本性惡劣,好逸惡勞。
C. 受他人教唆,誤入歧途。
4. 禪師發現小偷后,并沒有呼喊抓捕,而是做了什么?這體現了禪師怎樣的品質?
A. 默默觀察,膽小怕事。
B. 脫下外衣,為小偷披上,寬容善良。
C. 與小偷講道理,循循善誘。
5. “送一輪明月給他”這句話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有什么深刻含義?
A. 一次,指禪師真的送了天上的月亮給小偷照明。
B. 兩次,第一次指禪師用實際行動溫暖小偷,第二次指小偷內心被感化,獲得心靈的光明。
C. 多次,反復強調月亮的美麗,吸引讀者。
參考答案
1. chán qiè máng xiū
2. 芒鞋:一種草鞋。
幡然醒悟:迅速而徹底地認識到過錯而悔改醒悟。
3. B。文中未提及小偷是生活所迫或受他人教唆,從其行為可看出本性有問題。
4. B。禪師脫下外衣為小偷披上,體現出他的寬容善良,不與小偷計較,而是想用愛感化。
5. B。第一次是禪師的行為,第二次是小偷被感化后的心境變化,象征心靈被照亮。
【林清玄《送一輪明月給他》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送一輪明月閱讀答案10-09
林清玄《旅店》練習及答案10-03
林清玄《籮筐》練習及答案07-20
林清玄《書摘》練習及答案10-11
林清玄《水中的藍天》練習及答案07-11
林清玄《在夢的遠方》練習及答案06-22
林清玄《葫蘆瓢子》練習及答案09-08
林清玄《松子茶》練習及答案07-31
林清玄《心里的寶玉》練習及答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