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經典作品系列:處處蓮花開》

時間:2025-01-04 17:29:56 智聰 林清玄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林清玄經典作品系列:處處蓮花開》

  林清玄,中國臺灣當代作家、散文家,筆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俠安、晴軒、遠亭。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林清玄經典作品系列:處處蓮花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內容簡介

  《林清玄經典作品系列:處處蓮花開》是在表達我對文學、藝術、文化的向往,我覺得在一個粗魯的時代,細膩是必要的,在一個赤裸的時代,含蓄是必要的,在一個野蠻的時代,溫柔是必要的,在一個丑陋的時代,美麗是必要的!《林清玄經典作品系列:處處蓮花開》中有一篇記錄我和劉煥榮會面的情形,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殺手,因為讀了我的文章而重建了生命的價值,到如今想到還會令我震動。作為一個作家,不就是因為這樣而存在的嗎?一個作家的作品,不是因為他的讀者的感動,而顯現其價值嗎?

  作者簡介

  林清玄,小學三年級想成為作家;17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第一本書;30歲前得遍臺灣所有文學大獎;32歲與佛結緣;八山修行,深研經藏;35歲出山,四處參學;40歲成為最具影響力作家之一;連續十年被評為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

  序言

  與朋友談到坐計程車的經驗。

  我說,一個人其實不發一言,我們就可以感受到他的個性、品質,甚至他的喜怒哀樂。以計程車來說,我們一坐進車里,就可以立刻感受到計程車司機的性情,整個影響了車的氣氛。

  那種氣氛、情境,是很難說得清的,例如前幾日我坐計程車,那位司機不知道為什么正在暴怒,他全身的怒箭在小小的車子中射來射去,乘客一上車就立刻中箭了,感受到一種騷動和不安。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坐到心情愉悅的計程車也會立刻感受到,反而被引動了歡喜,我說到“心情愉悅的計程車”而不說“心情愉悅的計程車司機”,那是因為車子與司機根本是一體的。

  我們不要期待個性和品質不佳的司機會帶給我們愉悅的旅程。

  我們也不要期待亂七八糟的車子里面會坐著一位溫文儒雅、微笑待人的司機。

  我們和每一位計程車司機相處的時間雖短,但也會影響我們一天的心情。

  我的結論是:“生命與計程車或有可供思考的相通之處,要使計程車里的氣氛好,必須首先是司機的心情好、品質好、個性好。要使我們的環境好、社會好、文化好,必須首先提升我們的品質,轉換我們的心情,和改變我們的個性。”

  一個朋友說,他從來不敢坐計程車,平常都自己開車,不開車時就坐公車或走路。

  原因是,我們一旦坐上計程車,事實上是把個人生命的安危交給了司機,要是交給好的司機當然沒問題,萬一是所托非人,遇到不要命的或者瘋狂的司機,那可就糟了。

  使他對計程車那么恐懼的原因,源于幾次坐車的經驗。有一次,他坐的計程車當街與人相撞,因為司機開車太勞累,競睡著了。

  還有一次,他遇到一位瘋狂的司機,開著車在街頭狂飆,就像火箭一樣,他想中途下車,竟被司機痛斥一頓。

  最慘的一次是他坐上計程車。睡著了,醒來后發現計程車停在荒山野地,司機命他把身上財物交出,問他:“你是自己開門下車呢?還是我推你下車?”

  他嚇得連滾帶爬地下山,從此再也不敢坐計程車。

  另一個朋友,是音樂家,他坐計程車的第一件事就是請司機關掉收音機。

  他把計程車里的音樂和音響稱之為“聽覺污染”或者“聽覺暴力”,是音樂家的耳朵完全不能忍受的。

  然后他發表議論,說是臺灣的“視覺美感”與“聽覺美感”是多么俗化,多么令人痛恨。

  他說:“視覺美感的俗化,從城市的外觀可以看出來,我們如果要把臺北市設計得最好的大樓列舉十個出來,會發現根本做不到,因為整個臺北,好看的建筑還不到十個。而聽覺美感的俗化,從計程車的音樂可以聽出來,有的計程車也有很好的音響,可惜因為耳盲,總不能欣賞好的音樂,所以我上車的第一件事就是請他們關收音機。”

  朋友對音樂的愛恨分明,我可以贊同,不過,我不是那么絕然的,原因之一,我對人民的愛好向來抱持尊重的態度,覺得沒有任何權威可以干涉人民對藝術與文化的偏好。原因之二,我不敢去干涉計程車司機,我們小心翼翼,溫和親切,有時都不免會觸怒他們,何況叫他們關收音機呢? 所以我就問朋友說:。你叫他們關收音機的反應如何?”

  朋友說,大致可以分成四種,一種是根本不理你,假裝沒聽見。一種是反而故意開得大聲,故意氣你。一種是二話不說,立刻剎車,請你下車,有的還說:“在我的車里,我愛聽什么就聽什么。”最后一種是心甘情愿者或心不甘情不愿地把音樂關掉,這種人是最少最少的。

  朋友的結論是:“計程車司機是基層社會的反映,可見我們多年來在視覺與聽覺方面的教育是多么缺乏。”

  還有一個朋友,他是最喜歡與計程車司機談政治的。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臺北的計程車司機都是政治評論家了,每個人都可以滔滔不絕地發表政見,最少達兩個小時之久。

  為什么計程車司機喜歡談政治昵?

  一是政治在這些年來特別精彩,可談的資料勝過電視劇,我們可能很難相信,司機先生有很多人同時讀過郝柏村的《無愧》,一位司機先生說:“讓他們繼續無愧一千天吧!有慚愧心的人就不會搞政治了!”

  二是政治人物中無瑕疵的很少,有毛病的卻很多,可資談論的貪腐、失德、自私,利益輸送、剛愎自用、爭權奪利幾乎無日無之,題材永遠說不盡。

  三是司機先生大部分是反政府的,少部分同情政府的也都是革新派,他們利用開車時間宣揚政治理念。

  四是多年來的媒體幾乎全被政治壟斷,仿佛政治人物個個天縱英明,卓越偉大、思想獨到,社會各層面的杰出人物與事件,反而被淹沒了。

  五是……

  六是……

  朋友說:“當大家都認為要復興固有道德的時候,一定是道德淪喪之時。當大家都好談政治,正表示是政治不清明的時代。在政治人物的書籍暢銷的社會,也正是理未易明的社會呀!”

  是呀!光是一個計程車的話題,就可以做竟日之談,而且可以從各個角度切入,可見社會、文化的思維不只一端。

  社會、時代、人的品質已經變成這樣了,我們幾乎無能為力了,但每當在失望灰心的時候,我就會想起蓮花。

  唯有保持蓮花的心,才能從眼前的污泥中昂頭挺胸吧!

  蓮花在中國知識分子中,不只是一種清明的立志,也是風采的展現。

  蓮花在佛教里不只是寶華莊嚴、妙法蓮華,也是純凈、細膩、柔軟、堅韌、芬芳的向往,從究竟來說,一個人如果心如蓮花,縱使在紅塵飛揚的世間,也不失去莊嚴、曼妙的心情。

  當我寫著或歡喜或悲哀,有時沉重有時輕靈,時而欣慰時而痛切的文章時,我總會想起很多年前在靜夜里,我曾看過一池蓮花,在水中芬芳的綻放。

  我多么希望帶著那些蓮花,在每一個角落種植。

  讓人人心有蓮花,來超越那好像擴散著的污泥!

  把這本書定名為《處處蓮花開》,是在表達我對文學、藝術、文化的向往,我覺得在一個粗魯的時代,細膩是必要的,在一個赤裸的時代,含蓄是必要的,在一個野蠻的時代,溫柔是必要的,在一個丑陋的時代,美麗是必要的!

  當然,只要我們有所堅持,不免也會有所失落。

  而一個作家不僅是在堅持那些已失落的,也在堅持那些可能失落的真價值。

  那是因為我相信,在某些我們不可知的幽微角落,有些人創發了生命的態度,有新的醒覺,發展了更好的情操,只因為讀了我們的文章。

  這本書中有一篇記錄我和劉煥榮會面的情形,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殺手,因為讀了我的文章而重建了生命的價值,到如今想到還會令我震動。作為一個作家,不就是因為這樣而存在的嗎?一個作家的作品,不是因為他的讀者的感動,而顯現其價值嗎?

  許許多多的讀者,他們是支持我寫作的動力,雖然我不知道他們是在哪一個地方哪一個角落,我深信我是與他們同行的,我們行行重行行,是希望在山窮水盡的時候,還能一起奮力走到那柳暗花明的村落呀!在今年過年的時候,我自己寫了一個詩偈:

  十年夜雨心不冷

  百鳥飛遠天不遠

  千山越過水不濁

  萬花落盡春不盡

  這個偈很能表達我近年來的心境,我把它敬獻給親愛的讀者,希望我們都能“心熱天晴,水清春好”,永遠保持心內的向往、期盼,與祝愿,永遠不失去心里清明的蓮花。

  只要我們事事關心,時時亮眼,雖然花葉飄零,春天必會在滿地的黃花落葉中,有一個燦爛的降臨!

  那時,我們就會看見蓮花了。

  一九九四年新春臺北市永吉路客寓

  作品賞析

  主題思想方面:

  心靈凈土與生活智慧的傳遞:全書以“處處蓮花開”為核心意象,意在傳達一種無論身處何種環境,都應保持內心純凈、美好的信念。作者通過清新自然的小故事,如潺潺流水般向讀者傳遞生活的智慧,讓讀者明白只要用心感受,生活處處都有如同蓮花盛開般的美好。

  對生命真諦的探索:林清玄以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哲理,引導讀者探索生命的真諦。他認為生命里有正向和負向時刻,快樂的秘訣是抓住正向時刻并轉化負向時刻,讓生命充滿美好,強調了積極面對生命、把握當下的重要性。

  對傳統文化與佛教思想的融合:蓮花在佛教中象征著清凈、高雅與智慧等,作者借助這一象征,將佛教思想融入其中,表達了對生命、宇宙的獨特理解,同時也提及中國傳統文化中如“出淤泥而不染”的品德追求,展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寫作風格方面:

  文字清新淡雅,平和動人:林清玄的筆觸猶如靈動的畫筆,在每一個篇章中勾勒出細膩而動人的畫面。他沒有使用華麗的辭藻堆砌,卻能用平和的語調講述生活點滴故事與感悟,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仿佛一位智者在耳邊輕聲低語,將人生智慧與真諦緩緩道來。

  善用自然意象與生活場景:書中對自然萬物的描寫細致入微,如浮在蓮花瓣上的露水、新筍、野花等,都被賦予了生命的靈性,展現出生命的美好與堅韌。同時,他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平凡場景,如鄉間道上開花的油麻菜、夏天午后的陣雨涼風等,使讀者能夠在熟悉的場景中感受到生活的詩意。

  富含哲理與禪意:作品中充滿了富有哲理的語句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如“生命的歷程,因果的真實,時間的變遷,愛與死的苦惱,本就如此無情,但我們依然可以在這無情的世界中,尋得屬于自己的那朵蓮花”,讓讀者在閱讀中得到心靈的啟迪和精神的升華。

  藝術特色方面:

  象征手法的運用:蓮花作為核心象征,代表著純凈、美好、堅韌等品質,貫穿全書,使文章主題得到了生動而深刻的表達,也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思考蓮花所蘊含的精神內涵與自身生活的聯系。

  敘事與哲理的融合:作者通過講述一個個小故事來傳達哲理,避免了單純說教的枯燥,讓讀者在輕松的閱讀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作者的觀點和思想,使故事與哲理相互映襯,相得益彰。

  營造寧靜的氛圍:無論是文字的運用還是場景的描寫,都營造出一種寧靜、平和的氛圍,讓讀者在喧囂紛擾的塵世中,仿佛尋得一泓清泉,能夠靜下心來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感受生活中的美好與溫暖。

【《林清玄經典作品系列:處處蓮花開》】相關文章:

林清玄經典作品欣賞09-17

清凈之蓮 林清玄09-25

林清玄作品《清凈之蓮》12-03

林清玄《布袋蓮》閱讀答案07-25

林清玄《布袋蓮》練習及答案06-25

林清玄散文《清凈之蓮》09-05

林清玄的文章清凈之蓮10-10

林清玄《清凈之蓮》鑒賞08-18

林清玄清凈之蓮原文08-0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性色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老熟女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爱首页 | 亚洲国产日本午夜aⅴ |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在线播放 | 日本亚洲一本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