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清照《詞論》練習
逮至本朝,禮樂文武大備。又涵養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于世;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又有張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絳、晁次膺輩繼出,雖時時有妙語,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讀不茸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何耶?蓋詩文分平側,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
。ü澾x自李清照《詞論》)
20.用斜線“/”給下面文言文中的畫線部分斷句。(限4處)(4分)
21.古代五音指宮、商、角、、。(2分)
22.用自己的話概括李清照對柳永與蘇軾詞的看法。(4分)
閱讀答案
20.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讀不茸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何耶?(每處1分,共4分)
21.徵、羽(2分)
22.柳永詞合于音律但文辭庸俗;蘇軾以詩為詞,不合音律。(每點2分,共4分)
參考譯文:
到了宋朝,禮儀、聲樂、文章、武功都已經齊備了,又休息生養了百余年,才有柳屯田柳永,變樂府舊聲為新聲,有《樂章集》傳世,確立了他在宋詞大家中的地位。但柳永的詞雖然非常適合于音律,但詞句卻俗不可耐。又有張子野(張先)、宋子京(宋祁)宋公序(宋庠)兄弟以及沈唐、元絳、晁次等人輩出,雖然時時有妙語傳世,但卻整篇破碎,不能稱為名家。到了晏元獻(晏殊)、歐陽永叔(歐陽修)、蘇子瞻(蘇軾)這些人,他們學究天人,填這些小歌詞,應該就象是拿著葫蘆做的瓢去大海里取水一樣容易,但是實際情況并不如此,細細琢磨他們的詞,句子都嫌雕琢得不夠。而且他們的詞又往往不協音律,這是為什么?這是因為詩和文章只分平仄,但詞卻要分五音(宮商角徵羽),又分五聲(陰平、陽平、上、去、入),又分六律(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還要分發音的清、濁、輕、重。
【李清照《詞論》練習】相關文章:
李清照的詞精選07-24
李清照詞08-25
李清照詞集08-11
李清照的詞集07-24
李清照詞全集08-26
李清照的詞淺論08-13
李清照詞的意境09-18
李清照的愛情詞06-07
李清照的詞的特點08-04
李清照寫的詞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