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神·斑竹枝 劉禹錫

時間:2024-09-12 16:56:54 劉禹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瀟湘神·斑竹枝 劉禹錫

  這是劉禹錫所作,運用了比興的手法,抒發了詩人無辜被貶的悲憤心情。

  瀟湘神·斑竹枝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譯文

  斑竹枝啊斑竹枝,淚痕點點寄托著相思。楚地的游子啊若想聽聽瑤瑟的幽怨,在這瀟水湘江之上當著夜深月明之時。

  注釋

  ①瀟湘神:詞牌名,一名《瀟湘曲》。此詞作于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時期,詩中所及山水和故事皆在湘沅間。瀟湘:湖南西南部瀟水、湘水。

 �、诎咧瘢杭聪驽瘛O鄠魉幢郎n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極哀,淚染于竹,斑斑如淚痕,故謂“斑竹”。

 �、蹨I痕點點寄相思:《述異記》載,“舜南巡,葬于蒼梧。堯二女娥皇、女英淚下沾竹,文悉為之斑。”

 �、艹停罕局盖颂帪樽髡咦詻r。作此詞時劉禹錫正值貶官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

 �、莠幧阂悦烙駣y飾成的瑟。古代之管弦樂器。

  ⑥瀟湘:瀟水在今湖南零陵縣西北合于湘水,稱瀟湘。

  賞析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開頭兩個疊句,一方面是利用兩組相同的音調組成滾珠流水般的節奏,以加強哀怨的氣氛;一方面是反復強調斑竹枝這一具體事物,以喚起并加深人們對有關傳統故事的印象。詞人在這重疊深沉的哀嘆中,實際上也融進了自己被貶謫的怨憤痛苦之情,從竹上的斑點,寫到人物的淚痕,又從人物的淚痕寫到兩地相思,層層深入,一氣流貫。在詞人的筆下,斑竹成為多情相思的象征,是一種雋永幽雅的意象,而不再是普通的自然景物。

  “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楚客,本指屈原。劉禹錫當時正貶官在朗州,與屈原流放湘西相似,所以這里的“楚客”實是作者以屈原自喻,將湘妃、屈原和自己的哀怨,聯系在一起。這里的“瑤瑟”,乃瑟的美稱,在作者的想象中,湘靈鼓瑟必然極為哀怨,所以說“瑤瑟怨”。當夜深人靜、明月高照之時,楚客徘徊于瀟湘之濱,在伴和著潺潺湘水的悠揚琴韻中,細細領略其中滋味,此之謂以環境烘托心情。詞中創造了一個凄清空漾的境界,更適于傳達出詞人哀怨深婉的情思,作者和湘靈的怨憤之情融合了,歷史傳說與現實生活融合了,作者的主觀感情與客觀景物也融合了,情致悠然不盡,辭止而意無窮。

  全詞雖為祭祀瀟湘神而作,但卻借古代神話湘妃的故事,抒發自己政治受挫和無辜被貶謫的怨憤。作者運用比興的藝術手法,描繪了一個真實與虛幻結合的藝術境界,將遠古的傳說、戰國時代逐臣的哀怨和自己被貶湘地的情思交織起來,融化為一體,賦予這首小詞以深邃的政治內涵,顯示出真與幻的交織和結合,以環境烘托其哀怨之情,雖似隨口吟成,而意境幽遠,語言流麗,留給讀者無窮回味和遐想的余地。

《{首页主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瀟湘神·斑竹枝 劉禹錫】相關文章:

劉禹錫《瀟湘神·斑竹枝》全文及鑒賞09-27

劉禹錫 瀟湘神07-17

瀟湘神·斑竹枝_劉禹錫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08-20

劉禹錫瀟湘神10-12

劉禹錫瀟湘神賞析09-27

劉禹錫《瀟湘神》唐詩賞析11-05

瀟湘神斑竹枝古詩欣賞帶拼音版10-19

劉禹錫詩詞竹枝10-01

劉禹錫的竹枝的賞析10-18

竹枝詞劉禹錫11-1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韩国偷拍视频对白不卡高清精品 | 在线观看成福利网站 |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v一二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 亚洲va中文字幕欧美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无毒五月 |

瀟湘神·斑竹枝 劉禹錫

  這是劉禹錫所作,運用了比興的手法,抒發了詩人無辜被貶的悲憤心情。

  瀟湘神·斑竹枝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譯文

  斑竹枝啊斑竹枝,淚痕點點寄托著相思。楚地的游子啊若想聽聽瑤瑟的幽怨,在這瀟水湘江之上當著夜深月明之時。

  注釋

  ①瀟湘神:詞牌名,一名《瀟湘曲》。此詞作于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時期,詩中所及山水和故事皆在湘沅間。瀟湘:湖南西南部瀟水、湘水。

 �、诎咧瘢杭聪驽瘛O鄠魉幢郎n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極哀,淚染于竹,斑斑如淚痕,故謂“斑竹”。

 �、蹨I痕點點寄相思:《述異記》載,“舜南巡,葬于蒼梧。堯二女娥皇、女英淚下沾竹,文悉為之斑。”

 �、艹停罕局盖颂帪樽髡咦詻r。作此詞時劉禹錫正值貶官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

 �、莠幧阂悦烙駣y飾成的瑟。古代之管弦樂器。

  ⑥瀟湘:瀟水在今湖南零陵縣西北合于湘水,稱瀟湘。

  賞析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開頭兩個疊句,一方面是利用兩組相同的音調組成滾珠流水般的節奏,以加強哀怨的氣氛;一方面是反復強調斑竹枝這一具體事物,以喚起并加深人們對有關傳統故事的印象。詞人在這重疊深沉的哀嘆中,實際上也融進了自己被貶謫的怨憤痛苦之情,從竹上的斑點,寫到人物的淚痕,又從人物的淚痕寫到兩地相思,層層深入,一氣流貫。在詞人的筆下,斑竹成為多情相思的象征,是一種雋永幽雅的意象,而不再是普通的自然景物。

  “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楚客,本指屈原。劉禹錫當時正貶官在朗州,與屈原流放湘西相似,所以這里的“楚客”實是作者以屈原自喻,將湘妃、屈原和自己的哀怨,聯系在一起。這里的“瑤瑟”,乃瑟的美稱,在作者的想象中,湘靈鼓瑟必然極為哀怨,所以說“瑤瑟怨”。當夜深人靜、明月高照之時,楚客徘徊于瀟湘之濱,在伴和著潺潺湘水的悠揚琴韻中,細細領略其中滋味,此之謂以環境烘托心情。詞中創造了一個凄清空漾的境界,更適于傳達出詞人哀怨深婉的情思,作者和湘靈的怨憤之情融合了,歷史傳說與現實生活融合了,作者的主觀感情與客觀景物也融合了,情致悠然不盡,辭止而意無窮。

  全詞雖為祭祀瀟湘神而作,但卻借古代神話湘妃的故事,抒發自己政治受挫和無辜被貶謫的怨憤。作者運用比興的藝術手法,描繪了一個真實與虛幻結合的藝術境界,將遠古的傳說、戰國時代逐臣的哀怨和自己被貶湘地的情思交織起來,融化為一體,賦予這首小詞以深邃的政治內涵,顯示出真與幻的交織和結合,以環境烘托其哀怨之情,雖似隨口吟成,而意境幽遠,語言流麗,留給讀者無窮回味和遐想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