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詩

時間:2024-01-10 15:41:45 柳宗元 我要投稿

關于柳宗元的詩

關于柳宗元的詩1

  柳宗元 (773—819),字子厚,河東 (今山西永濟縣)人,貞元末,王叔文等執政,倡導政治改革,柳宗元是革新運動的中堅成員,不久改革失敗,王叔文被殺,有關人員紛紛遭貶,柳宗元亦被貶為永州司馬,十年后改官柳州刺史,死于柳州。他和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主要倡導者。柳宗元的詩文,大多為他進步的政治觀點服務,揭露黑暗,同情人民,思想價值比較高。

  江 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翕,獨釣寒江雪

  雪

  羅 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注]“千山”二句:寫大雪中宿鳥不飛,行人絕跡。“孤舟”二句:在這嚴寒的環境中,寫漁翁的獨釣,透露出作者處境的嚴酷,心情的孤寂。“長安”二句:《錄異傳》:“漢時大雪,地丈余,洛陽令身出案行,見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門,無有行路,謂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戶,問何以不出? ”安曰:“大雪人皆餓,不宜千人。”

  [鑒賞提示]《江雪》作于永州。詩中運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選擇千山萬徑、人鳥絕跡這種最能表現山野嚴寒的典型景物,描繪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的圖景。接著勾畫獨釣寒江的漁翁形象,借以表達作者在遭受打擊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緒。

  羅隱(833—909),字昭諫,自號江東子,新城(今浙江富陽市)人,因不滿時政,詩文多寓諷刺,觸怒統治者,曾十余次投考進士落第,晚年投吳越王錢繆,做過錢塘令等官。羅

  隱的詩歌,多方面揭露了唐王朝末世的黑暗,真切感人,不少詩句后來成為諺語。《雪》,題目是“雪”,詩卻非詠雪,而是發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議論。詩人感到憎惡和憤慨的是,那些飽暖無憂的達官貴人們,本與貧者沒有任何共同感受、共同語言,卻偏偏要裝出一副對豐年最關心、對貧者最關切的面孔,因而他抓住“豐年瑞雪”這個話題,巧妙地作了一點反面文章。“為瑞不宜多”,大雪對城市貧民仍是災難。

  兩首詩都運用了鋪墊手法:柳詩以雪境作背景鋪墊,突出雪中之人斗寒傲雪的精神;羅詩以“雪中貧者”作鋪墊,使“為瑞不宜多”的議論言之有據。兩詩語言特色:柳詩精雕細琢,極度夸張、概括;羅詩簡約、通俗、平實。

  別舍弟宗一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注]宗一:柳宗一,作者的堂弟。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一從柳州赴江陵,作者寫此詩送別。零落殘魂:此指因長期貶謫生活的折磨,詩人的心靈深受創傷。黯然:形容別時心情暗淡傷感的樣子。雙垂別淚:兩人一同掉下傷別的眼淚。越江:即粵江,珠江的別稱。因廣東、廣西同屬百粵之地,故此用指柳江,點明分別的地點。一身:孤單一人。去國:離開國都長安。六千里:指從長安至柳州有六千多里遠。萬死:指再也沒希望活著回去了。投荒:指被貶到當時還沒有開發的荒涼偏僻的柳州。十二年:作者自貞元“十一年(805)十一月被貶至永州以來,到再貶至柳州寫作此詩時,恰好是十二個年頭。桂嶺: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賀縣東北,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嶺。瘴:瘴氣,南方山林中蒸騰的濕熱空氣,受了瘴氣的侵襲就會得病。水如天:水像天一樣碧藍,一樣無邊無際。荊門:山名,在湖北宣都縣西北長江南岸。郢:戰國時楚國都城,在今湖北江陵縣附近。

  [鑒賞提示]這首送別詩,寄寓著作者被貶以來的悲憤,字里行間流露出強烈的不滿情緒,首聯點明送別的時間和地點,抒發惆悵的情懷,二聯概括地敘述被貶的時間之久和地域的偏遠及孤苦悲慘的遭遇,激憤之情溢于紙上。三聯上句寫作者所在地的惡劣環境,下句設想宗一赴江陵途中將要見到的開闊景象,點明一留一去,此聯是景語,也是情語,采用了比興手法把詩人和行人的境遇加以渲染和對照。末聯是說分別之后,將會經常夢到宗一所居江陵一帶的煙樹。這是以委婉的措辭,表達對宗一別后的殷切思念

  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

  手種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

  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荊州利木奴。

  幾歲開花聞噴雪,何人摘實見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還堪養老夫。

  [注]黃柑:司馬相如《上林賦》郭璞注:“黃甘,橘屬而味精。”皇樹:橘樹。《橘頌》:“后皇嘉樹,橘徠服兮。”楚客:指屈原。不學荊州利木奴:不學三國時丹陽太守李衡通過種橘來發家致富,給子孫留點財產的`做法。噴雪:形容柑樹開花。垂珠:形容累累碩果。

  [鑒賞提示]這首詩寫于柳宗元被貶柳州時期,詩的內容是抒發種柑樹的感想。開頭二句敘述自己親手種植柑樹,并且已經生長繁盛。三、四句通過兩個含意相反的典故,表達了自己復雜的思想感情。五、六句說詩人從幼小的柑樹,遠想到它的開花結果。最后兩句說,將來能夠親眼看到柑橘長大成林,能以自己親手種出的柑橘來養老,這何嘗不是一種樂趣!這首詩表面看來詩人都在說種柑樹,實際上是抒發了詩人被貶的抑郁心情。不過整首詩的整個語調都是平緩的,而在平緩的語調后面,卻隱藏著詩人一顆不平靜的心。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剌史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颶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注]柳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漳州:今福建省漳州市。汀州:福建省長汀縣。封州:今廣東封川縣。連州:廣東連縣。接大荒:指登樓遠眺,視線連接荒僻遙遠的地方。海天愁思:愁思如海深天闊。茫茫:漫無邊際。颶(zh6n):吹動。芙蓉:指荷花。薜荔:一種緣墻牽藤常綠蔓生的香草。重遮:層層遮蔽。江:指柳江。九:形容多數。回腸:曲結的愁腸。共來:指與作者一道貶到南方來的韓泰、韓曄、陳諫、劉禹錫等人。百粵:泛指五嶺以南的少數民族。文身:在身上刺花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的一種習俗。猶自:仍然。滯:停滯,淹留。音書滯一鄉:指各阻一方。音信隔絕,懷念之情,難以通達。

  [鑒賞提示]柳宗元等人被貶永州司馬十年,于元和十年(815)召回長安,又遭打擊,出任柳州刺史。柳宗元到柳州,韓泰到漳州,韓曄到汀州。陳諫到封州,劉禹錫到連州。柳宗元初到任所,寫了這首政治抒情詩,寄給再次被貶的朋友們。詩從“愁”字著筆,層層下翻。首聯寫登樓縱目,愁思深曠,寄寓著對友人深切的懷念,點明題意。二聯寫近看盛夏景物,有感于花草被風雨摧殘,牽動愁腸。三聯寫遠望友人所在之地,嶺樹重遮,江流阻隔,加深了愁懷。末聯感嘆音信難通,以被貶萬里荒僻之地而愁怨作結。全詩用比興手法、表達對友人的深切懷念,寄托情懷。

關于柳宗元的詩2

  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

  柳宗元

  手種黃柑二百株,

  春來新葉遍城隅。

  方同楚客憐皇樹,

  不學荊州利木奴。

  幾歲開花聞噴雪,

  何人摘實見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

  滋味還堪養老夫。

  柳宗元詩鑒賞

  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期間,興利除弊,為當地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他還種植了很多樹木,如在江邊種柳,在城隅種柑。這首詩就是寫他種柑一事。開篇兩句點題。首句寫種柑,點出種柑的數目。手種,說明是詩人親自種的,而不是派遣仆從去種,體現了他的勤民形象。第二句寫柑樹成活時的景色。春來,點明時令。 新葉遍城隅,既點明了柑樹是種在城西北隅,又描寫出了二百株柑樹在春天到來時枝葉青翠,城西北隅一派碧綠,生意盎然,使古城增添了滿園春色,給人以清新的感覺。這句表現出了詩人看到柑樹成活時的喜悅心情。

  三、四兩句寫種柑之意,是全詩的主旨所在。分別用了兩個典故來說明。方同楚客憐皇樹,楚客,指戰國時楚國大詩人屈原。屈原愛桔,曾作《桔頌》,對桔樹的美質作了熱情的贊頌:后皇佳樹,桔來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說桔樹是天地間所生的佳樹,它異于眾樹,習于南土,有獨立不遷等美德。

  這實際是屈原托桔詠志,以桔樹自比,通過贊頌桔樹,來表白自己的人格。柳宗元說要象屈原那樣熱愛柑樹,意思也是用柑樹來表白自己。這句說:我正象屈原一樣喜愛這天生的美樹。這是從正面說。不學荊州利木奴,說的是李衡種柑謀利的事。據《水經注·沅水》載,三國時荊州人李衡為吳丹陽太守,曾遣人于武陵(今湖南常德縣)龍陽洲種柑千株,臨死時對他的兒子說:我在州里有千頭木奴,可以足用。他把柑樹當作奴仆一樣,可以謀利,所以稱為木奴。柳宗元對李衡這種做法很不屑,所以明確予以否定說:不學李衡那樣把柑樹當作木奴來謀利。這兩句一個肯定,一個否定,突出了他種柑之意和表現了他不同流俗的高尚品質。

  后四句抒發種柑的感慨。詩人種柑,是希望柑樹早日開花結果。因此,他首先想到的是柑樹的成長:幾歲開花聞噴雪,何人摘實見垂珠。噴雪、垂珠是兩個比喻,用得妙絕。噴雪,是指花香和花色而言。一個噴字,既表現出了柑枝綻放白色花蕾時的景象,又表現出了柑花的芬芳香氣,好似從花朵中噴吐出來一樣,把無形的香氣散發表現得有形有色了。垂珠,是指柑果情態:金黃色的柑果累累,懸掛枝頭,遠遠望去,好象懸珠一般。這兩句是說:多少年才能聞到它那象噴雪船開放出來的白色的花香?又是誰人來摘下那看去象垂珠般的`果實呢?

  最后兩句: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還堪養老夫。字面的意思是說:如果讓我等到柑樹成林的時候,它的果實滋味還能夠供養我這個老人的。但這是托詞,實際上的意思是感傷自己遷謫時日已久,唯恐延續到黃柑成林,自己還能親嘗。這兩句以舒緩語氣說出,言淡而意遠,頗值玩味。

  在寫作手法上,作者善于運用典故和比喻。典故概括力強,含意深刻,可以用少量的語言來表達深廣的內容,如三、四兩句,分別用了屈原愛桔和李衡以柑謀利的兩個典故,就把作者種柑之意和堅貞品質鮮明地表現了出來。五、六兩句中噴雪、垂珠兩個比喻也用得很好,形象生動,含意豐富,寥寥四字,就分別把柑花的顏色、香味和柑果的色澤、狀態表現了出來,語言極為省儉。

關于柳宗元的詩3

  聞籍田有感

  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

  天田不日降皇輿,留滯長沙歲又除。

  宣室無由問釐事,周南何處托成書。

  夏夜苦熱登西樓

  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

  苦熱中夜起,登樓獨褰衣。

  山澤凝暑氣,星漢湛光輝。

  火晶燥露滋,野靜停風威。

  探湯汲陰井,煬灶開重扉。

  憑闌久彷徨,流汗不可揮。

  莫辯亭毒意,仰訴璿與璣。

  諒非姑射子,靜勝安能希。

  從崔中丞過盧少尹郊居

  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

  寓居湘岸四無鄰,世網難嬰每自珍。

  蒔藥閑庭延國老,開樽虛室值賢人。

  泉回淺石依高柳,徑轉垂藤閑綠筠。

  聞道偏為五禽戲,出門鷗鳥更相親。

  蝜蝂傳

  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

  蝜蝂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卬其首負之。背愈重,雖困劇不止也。其背甚澀,物積因不散,卒躓仆不能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茍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至墜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也,唯恐其不積。及其怠而躓也,黜棄之,遷徙之,亦以病矣。茍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以近于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亦足哀夫!

  聞黃鸝

  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

  倦聞子規朝暮聲,不意忽有黃鸝鳴。

  一聲夢斷楚江曲,滿眼故園春意生。

  目極千里無山河,麥芒際天搖清波。

  王畿優本少賦役,務閑酒熟饒經過。

  此時晴煙最深處,舍南巷北遙相語。

  翻日迥度昆明飛,凌風邪看細柳翥。

  我今誤落千萬山,身同傖人不思還。

  鄉禽何事亦來此,令我生心憶桑梓。

  閉聲回翅歸務速,西林紫椹行當熟。

  詔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歸人。

  詔書許逐陽和至,驛路開花處處新。

  掩役夫張進骸

  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

  生死悠悠爾,一氣聚散之。

  偶來紛喜怒,奄忽已復辭。

  為役孰賤辱?為貴非神奇。

  一朝纊息定,枯朽無妍蚩。

  生平勤皂櫪,銼秣不告疲。

  既死給槥櫝,葬之東山基。

  奈何值崩湍,蕩析臨路垂。

  髐然暴百骸,散亂不復支。

  從者幸告余,眷之涓然悲。

  貓虎獲迎祭,犬馬有蓋帷。

  佇立唁爾魂,豈復識此為?

  畚鍤載埋瘞,溝瀆護其危。

  我心得所安,不謂爾有知。

  掩骼著春令,茲焉值其時。

  及物非吾事,聊且顧爾私。

  種白蘘荷

  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

  皿蟲化為癘,夷俗多所神。

  銜猜每臘毒,謀富不為仁。

  蔬果自遠至,杯酒盈肆陳。

  言甘中必苦,何用知其真?

  華潔事外飾,尤病中州人。

  錢刀恐賈害,饑至益逡巡。

  竄伏常戰栗,懷故逾悲辛。

  庶氏有嘉草,攻襘事久泯。

  炎帝垂靈編,言此殊足珍。

  崎驅乃有得,托以全余身。

  紛敷碧樹陰,眄睞心所親。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見寄

  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

  三日柴門擁不開,階平庭滿白皚皚。

  今朝蹋作瓊瑤跡,為有詩從鳳沼來。

  柳州寄丈人周韶州

  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

  越絕孤城千萬峰,空齋不語坐高舂。

  印文生綠經旬合,硯匣留塵盡日封。

  梅嶺寒煙藏翡翠,桂江秋水露鰅鳙。

  丈人本自忘機事,為想年來憔悴容。

【柳宗元的詩】相關文章:

柳宗元的詩全集06-10

柳宗元的詩《江雪》11-11

柳宗元《漁翁》全詩賞析08-15

柳宗元詩《江雪》賞析07-29

柳宗元詩《漁翁》原文譯文鑒賞05-22

柳宗元詩《江雪》意境賞析11-24

柳宗元永州時期的山水詩10-24

柳宗元寫的江雪全詩12-06

柳宗元《視民詩》原文及注釋06-1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女教师制服 | 日本人妖资源站在线观看 | 午夜亚洲国产精品福利在线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动漫 | 中文字幕AV制服丝袜综合 | 亚洲欧美国产宗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