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閱讀理解

時間:2024-06-28 17:00:08 陋室銘 我要投稿

《陋室銘》閱讀理解

《陋室銘》閱讀理解1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銘》閱讀理解

  8、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8分)

  (1)有仙則名( ) (2)往來無白丁( )

  (3)斯是陋室( ) (4)無案牘之勞形( )

  9、翻譯下列句子。(4分)

  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

  10、對《陋室銘》的理解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3分)

  A.作者先以山、水起興,引出所吟詠的對象——陋室。

  B.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因為陋室里有香味。

  C.文中引圣人之言作結,暗示自己就是諸葛亮、揚子云一樣的.“君子”,深化了主題。

  D.文章中作者主要從環境、人物、室中事三個方面描繪了陋室。

  11、作者在本文結尾引用孔子的話“何陋之有”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趣和節操?(4分)

  答:

  陋室銘閱讀理解答案:

  8、(1)出名、著名 (2)沒有學問的人 (3)這 (4)使……勞累

  9、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10、B(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

  11、表現了作者安貧樂道的情趣和高潔傲岸的節操

《陋室銘》閱讀理解2

  (甲)《陋室銘》

  (乙)《愛蓮說》

  1.下列加粗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談笑有鴻儒(博學的人)

  B.可愛者甚蕃(多)

  C.陶后鮮有聞(少)

  D.宜乎眾矣(適宜)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簡要回答問題。

  (1)甲文中統領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這樣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先說“斯是陋室”,結尾又說“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甲文表現作者安貧樂道的情趣,乙文表現作者潔身自好的高貴品質。

  B.甲乙兩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優美,意味深遠。

  C.“銘”和“說”都是古代文體,“銘”側重于議論,“說”側重于敘事。

  D.甲文句式整齊,對仗工整;乙文語言精練,駢散相間。

  參考答案:

  1.D

  2.沒有嘈雜的音樂來擾亂我的`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來使我的身體勞累。

  3.(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襯托蓮之高沽。

  4.不矛盾,因為居室環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5.C

《陋室銘》閱讀理解3

  [甲]山不在高,有仙別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劉禹錫《陋室銘》

  [乙]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運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周敦頤《愛蓮說》

  【小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意思。(2分)

  (1)淡笑有鴻儒 (2)花之隱逸者也

  【小題2】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A.何陋之有水陸草木之花 B.有仙則名名之者誰 C.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D.陶后鮮有聞芳草鮮美

  【小題3】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小題4】文章的寫法是為表情達意服務的。甲、乙兩文都采用了 的寫法,甲文通過為陋室作銘表明自己的'抱負和情操,乙文則通過 表達自己的節操,兩文都寫得較含蓄。(2分)

  【小題5】兩篇名文,文字優美,意味深遠。請說說甲、乙兩文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2分)

  答案

  【小題1】(1)博學的人(1分)(2)指隱居的人(1分)(2分)

  【小題1】C(2分)

  【小題1】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耳朵,沒有(成堆的)公文勞累身心。(2分)

  【小題1】托物言志(1分);(正面)贊美蓮的形象(1分)。(2分)

  【小題1】甲文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1分);乙文表達了作者潔身自好的高潔情操和對正直品德的追求(1分)。

  解析【小題1】學生對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

  【小題1】C中二者都是“表轉折”。

  【小題1】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

  【小題1】了解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理解選文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小題1】學生通過感知文本內容,繼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題以及作者所要抒發的感情。

《陋室銘》閱讀理解4

  文言文閱讀(15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4分)(1)有仙則名 ____ ___ (2)談笑有鴻儒 ____ ___

  (3)無絲竹之亂耳 ____ ____ (4)無案牘這勞形______ __

  【小題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題3】根據本文內容,選用文中恰當的語句填空。 (2分)文中表現作者對自己擺脫了喧囂生活和繁雜公務的欣喜之情的語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4】下面對選文內容和寫法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對高潔情操的追求。

  B.選文在描寫“陋室”時,重點突出了“陋室”環境之清幽寧靜和室內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表明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鄙棄。

  D.作者在結尾處引用孔子的話,意在表明只要環境清幽寧靜,生活閑適,“陋室’,就不陋。

  【小題5】“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對于作者這種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3分)

  答案【小題1】(1)出名2)大 (3)使……擾亂 (4)身體

  【小題1】(1)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2)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小題1】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小題1】D

  【小題1】(3分)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這種交友方式可取,我們就是要與那些有知識有學問的人交往,這樣才能不斷進步。示例②:這種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名”古今義,這里應是動詞,出名;“亂”詞類活用,應是“使動用法,使……擾亂”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意思的能力。

  點評:文言實詞的考查,最常見的命題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個詞讓學生作解釋。要求解釋的詞,一般為常見實詞,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往往是命題的重點,當然也應該成為同學們備考的重點。

  【小題1】試題分析:翻譯時,應注意(1)中“斯”“馨的解釋(2)中“何陋之有”的句式調整。

  考點:這是考查對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譯。

  點評: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文言翻譯的標準是三個字:信、達、雅。對于學生而言,能達到前兩個標準“信”(準確無誤)和“達”(通順流暢)就很不錯了。因為中考要求文言翻譯要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對關鍵詞語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斷要求較高。

  【小題1】試題分析:這里“絲竹”嚴格來說,是指“嘈雜的樂音”“案牘”指“繁雜的公務”,能準確表明作者對自己擺脫了喧囂生活和繁雜公務的.欣喜之情。

  考點:這是文言文中內容理解考點。

  點評:從近五年中考本類試題的形式上看,這五年的題目均為填空簡答題。五年中有三年的題目后面帶有答題要求。答題要求分為兩種,即,要求答案用文中的話表述,或答案用自己的話表述。從提問內容看,所有題目都針對故事中的情節或人物發問,目的是考查考生是不是讀懂了故事。一旦考生對語段理解無誤,回答這類題目基本不存在難度,而沒有讀懂語段,這類題目的正確率也就不能保證了。因此,回答這一題的關鍵首先在于對語段的整體理解。即,讀懂故事。然后,要先審題干,再找內容。這類題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題目問的是哪方面的內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

  【小題1】試題分析:D中“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

  考點:這是文言文中內容與手法理解考點。

  點評:首先在于對語段的整體理解。即,讀懂文本內容。然后,要先審題干,審出命題點和做題要求與范圍,再進行理解內容,進行比較辨別,這樣才能選出正確答案。

  【小題1】試題分析:學生從肯定和否定角度來發表觀點均可,要做到觀點明確。示例①:這種交友方式可取,我們就是要與那些有知識有學問的人交往,這樣才能不斷進步。示例②:這種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考點:這是考查對文言文中心主題理解和表達。

  點評:學生亮出的觀點要明確,最好能圍繞原文觀點,理解作者的感情,從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調入手,細細品味詞句所包含、表達的思想感情。因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統領全文的“神”,要品味詞句所包含、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從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調入手,分析品位的結果就很有可能會與原文情感相悖。

《陋室銘》閱讀理解5

  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16――19題。(共8分)

  (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劉禹錫《陋室銘》

  (二)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論語》節選

  注釋:①回:即顏回,孔子的弟子。 ②不堪:無法忍受。

  16.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思。(2分)

  (1)有仙則名 名:

  (2)惟吾德馨 德馨:

  17.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點的詞。(2分)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陋室銘》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無人,水流花開”二句,極琴心(寄托心意的`琴聲)之妙境;“勝固欣然,敗亦可喜”二句,極手談(下圍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極交友之妙境。

  19.劉禹錫和顏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對此,他們的態度如何?體現了他們怎樣的精神品質?(3分)

  答案:

  16.(1)出名(或:著名)(1分)(2)品德高尚(1分)(共2分)

  17.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答出句子大意1分,兩個加點詞語解釋正確1分。共2分)

  18.談笑有鴻儒 往來無白丁(1分)

  19.劉禹錫:陋室不陋 顏回:不改其樂(1分)安貧樂道(意思對即可。2分)(共3分)

《陋室銘》閱讀理解6

  閱讀理解,回答下面問題。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劉禹錫《陋室銘》)

  (2)子曰:“賢哉,回①也!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②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選自《論語》)

  [注釋]①回:即顏回,孔子的弟子。②不堪:無法忍受。

  1.解釋加粗的字。

  (1)有仙則名:____________(2)惟吾德馨:___________

  2.翻譯句子。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銘》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了陋室中交友之妙境。

  4.劉禹錫居“陋室”,顏回居“陋巷”,他們的態度如何?體現了他們怎樣的精神品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出名,著名(2)品德高尚

  2.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4.劉禹錫陋室不陋,顏回不改其樂;體現了他們安貧樂道的精神品質。

《陋室銘》閱讀理解7

  文言文閱讀(15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這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4分)

  (1)有仙則名 (2)談笑有鴻儒

  (3)無絲竹之亂耳 (4)無案牘這勞形

  小題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題3:根據本文內容,恰當選用文中的語句填空。 (2分)

  文中表現作者對自己擺脫了喧囂生活和繁雜公務的欣喜之情的語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4:下面對選文內容和寫法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對高潔情操的追求。

  B.選文在描寫“陋室”時,重點突出了“陋室”環境之清幽寧靜和室內主人生活情

  趣之高雅。

  C.文中的“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表明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鄙棄。

  D.作者在結尾處引用孔子的話,意在表明只要環境清幽寧靜,生活閑適,“陋室”就不

  陋。

  小題5:“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對于作者這種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4分)(1)出名2)大 (3)使……擾亂 (4)身體

  小題1:(4分)(1)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2)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小題1:(2分)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小題1:(2分)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

  小題1:(3分)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這種交友方式可取,我們就是要與那些有知識有學問的人交往,這樣才能不斷進步。示例②:這種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小題1:試題分析:“名”古今義,這里應是動詞,出名;“亂”詞類活用,應是“使動用法,使……擾亂”

  小題1:試題分析:翻譯時,應注意(1)中“斯”“馨的'解釋,斯的意思是這,馨的意思是指人品德美好高尚(2)中“何陋之有”是賓語前置,需要做句式的調整。

  小題1:試題分析:這里“絲竹”嚴格來說,是指“嘈雜的樂音”“案牘”指“繁雜的公務”,能準確表明作者對自己擺脫了喧囂生活和繁雜公務的欣喜之情。

  小題1:試題分析:學生從肯定和否定角度來發表觀點均可,要做到觀點明確。示例①:這種交友方式可取,我們就是要與那些有知識有學問的人交往,這樣才能不斷進步。示例②:這種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陋室銘》閱讀理解8

  【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文】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小題1】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有仙則名/莫名其妙

  B.宜乎眾矣/ 因地制宜

  C.晉陶淵明獨愛菊/ 無獨有偶

  D.香遠益清 /精益求精

  【小題2】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4分,每小題2分)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2)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小題3】理解填空(用原文回答)。(4分)

  (1)《陋室銘》一文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

  (2)《愛蓮說》全文的中心句是:

  【小題4】下面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銘和說,都是古代的一種文體。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已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一般是用韻的;說往往借描繪事物以抒情言志。

  B.兩文都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甲文通過贊美簡陋的居室,表達了作者不慕榮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情趣;乙文借蓮表達了作者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生活態度。

  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用來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端正,因而美名遠揚

  D.乙文 通過贊美,說明愛蓮的理由,借以表明自己的'人格操守。

  答案

  【小題1】D

  【小題1】(1)我只(則惟獨)喜愛蓮從淤泥里生長出來,卻不受泥的沾染。(2)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

  【小題1】(1)贊同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蓮,花之君子者也

  【小題1】B

  解析【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一詞多義的能力。加點詞意思、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D。D項中兩個益的意思都是更加。選項A中,有仙則名 的名是出名的意思;莫名其妙的名意思是說出;選項B中宜乎眾矣 的宜的意思為應當,因地制宜中宜的意思為方法;選項C中晉陶淵明獨愛菊中獨的意思為唯獨,無獨有偶的意思為僅僅。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翻譯句子時,第一步:聯系語境明大意。聯系具體語境,把握句子大意,寫出主干。第二步:字句落實莫疏漏。注意重要實詞、虛詞,看清語法現象,如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偏義復詞等;明確特殊句式如省略、倒裝、固定句式等。第三步:翻譯句子要得法。文言文六字翻譯法:留、替、補、刪、移、猜。留,指凡朝代、年號、人名、地名、官職等專有名詞,皆保留不動;替,將單音詞換成現代漢語雙音詞,將詞類活用詞換成活用后的詞,將通假字換成本字凡該換的,一律換之;補,即補出所省略或隱含的內容,特別是對省略句;刪,指刪去那些無意義或沒有必要譯出的虛詞;移,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現代漢語要求調整過來;猜,指文言句中多義實詞、帶修辭的句子,要根據上下文靈活猜測處理。第四步:隱性失分要避免。回顧原文,檢查是否符合語境看;再讀一遍,保證句子準確通順念;謄上卷子,字跡清楚端正無誤寫。所以翻譯時除了要注意獨、之、而、染、亂、勞等重點字的意思,還要補充出省略的成份,同時還要注意整個句子翻譯句子的完整性、準確性。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1)先以苔痕二句寫陋室環境之清幽寧靜,以談笑四句寫室內生活情趣之高雅;再由此反跌出無絲竹二句,使室主人超塵絕俗的胸襟更洞若觀火。最后,奇峰突起,連舉三位古人來證明陋室不陋。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這是例證,聯系上文還看見出作者有自況之意;再引孔子的話作結,更具有雄辯的力量。按:孔子的原話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省略了上句而只引下句,是因為上句的意思已經包含在南陽二句之中。這樣來引述既巧妙地回應了開頭惟吾德馨一句,又顯得含蓄無窮,發人深思。(2)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這是總提,為下文將要說到的菊之愛牡丹之愛蓮之愛張本,是入題的準備。接下來,先以陶淵明愛菊和世人愛牡丹二事作烘托,然后用予獨愛蓮一語道出作者心意,這就是入題了。循此繼進,自然說到蓮的種種可貴之處。從蓮之出淤泥而不染至亭亭凈植幾句,在描寫中滲透作者對蓮的無限贊美之情,突出了蓮的潔凈、單純、雅致,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則總括蓮的品格。蓮既有此品格,菊和牡丹又如何呢?由此又引申出一層新意: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三者都具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義。到篇末,作者再運用感嘆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態度:他既不愿像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種追逐功名富貴,他要在污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愛蓮即愛君子之德──這是本文的主旨。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B.兩文都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甲文作者通過描寫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乙文借蓮表達了作者表達了作者潔身自好,安貧樂道的思想感情。經分析,B項答案是錯誤的。

【《陋室銘》閱讀理解】相關文章:

陋室銘閱讀答案03-23

《陋室銘》閱讀答案04-23

初二語文《短文兩篇》陋室銘、愛蓮說閱讀理解及答案03-31

離騷閱讀理解04-18

《背影》閱讀理解05-08

陋室銘比較閱讀答案04-14

《陋室銘》閱讀附答案12-14

陋室銘比較閱讀答案04-03

大鼠閱讀理解及答案01-0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熟女一区精品视频 | 亚洲综合天堂婷婷六月丁香 | 午夜福利色佬网站 | 韩国日本久久国产精品va尤 | 久久精品伊人久久精品伊人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影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