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魯迅有關抗日的文章輯錄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有關抗日的作品主要有:《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一戰線的問題》、《論現在我們的文學運動》、《田軍<作八月的鄉村>序》、《蕭紅作<生死場>序》、《三月的租界》以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等。
在《田軍<作八月的鄉村>序》、《蕭紅作<生死場>序》兩篇文章中,魯迅積極為青年作家的抗日文學作品作序,對田軍、蕭紅的兩部長篇抗日小說給予了熱情的支持和積極的評價;
在《三月的租界》一文中,指出“我們有投槍就用投槍,正不必等候剛在制造或將要制造的坦克車和燒夷彈。” 有力的駁斥了給抗日文學作品潑冷水,并指手劃腳、刻意刁難的言論。
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中,魯迅在病中,面對“九一八”事變在許多中國人心中投下的失敗陰影,國內甚囂塵上的悲觀論調,發出了中國人當自信自強的吶喊。文中說道: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后繼的戰斗,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于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于全體,那簡直是誣蔑。
在《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一戰線的問題》一文中,魯迅寫到:“……但我在這里,有些話要說一說。首先是我對于抗日的統一戰線的態度……然而中國目前的革命的政黨向全國人民所提出的抗日統一戰線的政策,我是看見的,我是擁護的,我無條件地加入這戰線,那理由就因為我不但是一個作家,而且是一個中國人,所以這政策在我是認為非常正確的,……其次,我對于文藝界統一戰線的態度。我贊成一切文學家,任何派別的文學家在抗日的口號之下統一起來的主張。……
我以為文藝家在抗日問題上的聯合是無條件的,只要他不是漢奸,愿意或贊成抗日,則不論叫哥哥妹妹,之乎者也,或鴛鴦蝴蝶都無妨。……因為我們的抗日人民統一戰線是比法國的人民陣線還要廣泛得多的。……我以為應當說:作家在“抗日”的旗幟,或者在“國防”的旗幟之下聯合起來;不能說:作家在“國防文學”的口號下聯合起來,因為有些作者不寫“國防為主題”的作品,仍可從各方面來參加抗日的聯合戰線;即使他像我一樣沒有加入“文藝家協會”,也未必就是“漢奸”。“國防文學”不能包括一切文學,因為在“國防文學”與“漢奸文學”之外,確有既非前者也非后者的文學,……我以為在抗日戰線上是任何抗日力量都應當歡迎的,同時在文學上也應當容許各人提出新的意見來討論,“標新立異”也并不可怕;……如果它是為了推動一向囿于普洛革命文學的左翼作家們跑到抗日的民族革命戰爭的前線上去,它是為了補救“國防文學”這名詞本身的在文學思想的意義上的不明了性,以及糾正一些注進“國防文學”這名詞里去的不正確的意見,為了這些理由而被提出,那么它是正當的,正確的。……”
在《論現在我們的文學運動》一文中魯迅寫到:
“……因此,新的口號的提出,不 能看作革命文學運動的停止,或者說“此路不通”了。所以,決非停止了歷來的反對法西主義,反對一切反動者的血的斗爭,而是將這斗爭更深入,更擴大,更實際,更細微曲折,將斗爭具體化到抗日反漢奸的斗爭,將一切斗爭匯合到抗日反漢奸斗爭這總流里去。決非革命文學要放棄它的階級的領導的責任,而是將它的責任更加重,更放大,重到和大到要使全民族,不分階級和黨派,一致去對外。……
但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正如無產革命文學的口號一樣,大概是一個總的口號罷。在總口號之下,再提些隨時應變的具體的口號,例如“國防文學”“救亡文學”“抗日文藝”……等等,我以為是無礙的。
……因為現在中國最大的問題,人人所共的問題,是民族生存的問題。所有一切生活(包含吃飯睡覺)都與這問題相關;例如吃飯可以和戀愛不相干,但目前中國人的吃飯 和戀愛卻都和日本侵略者多少有些關系,這是看一看滿洲和華北的情形就可以明白的。而中 國的唯一的出路,是全國一致對日的民族革命戰爭。……”
此外,在日本學醫期間,魯迅因學校公然放映日本人槍殺中國人的電影以及電影中圍觀的中國人的麻木不仁而悲憤不已,魯迅因是中國學生而受到校方干事的無禮刁難,這些都促成和增強了魯迅棄醫從文,立志文藝救國的信念,成為魯迅人生道路的轉折點。
不知對于以上資料,那些“盲目反魯者”可還滿意?那些聲稱魯迅“沒有一個抗日言論”、“終其一生都斷然絕口不提抗日”的人,那些誣蔑魯迅是漢奸、特務的人,那些不學無術、人云亦云、信口開河也跟著鼓噪的人,可以歇歇了!
補充:
魯迅不是沒有抗日的言論,不但有,而且很鮮明,很堅定,很深刻。不但有言論,而且有行動。真不知道哪個第一個說出“魯迅不抗日”的怪論的,然后,那些所謂的愛國者,所謂的思想家,所謂的學者專家,看都不看魯迅一言,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高談闊論。
延安在紀念魯迅逝世一周年時的主題就是“魯迅與抗日”
巴金有《魯迅與抗日戰爭》一書。
魯迅抗日的言論和為此做的工作,大都在《魯迅書信集》中。
【魯迅抗日的文章輯錄】相關文章:
魯迅文章中的經典片段07-27
魯迅的經典文章段落(精選110段)03-28
魯迅文章優美段落摘抄08-20
魯迅《雪》文章內容09-14
魯迅文章《春末閑談》08-10
魯迅文章經典段落摘抄集錦10-29
魯迅文章優美段落摘抄加賞析10-03
魯迅文章精彩片段摘抄(精選100句)07-17
抗日愛國革命詩歌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