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留別王侍御維孟浩然鑒賞

時間:2025-01-16 11:44:55 曉璇 孟浩然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古詩留別王侍御維孟浩然鑒賞

  古詩留別王維孟浩然注音版,這首詩表達直率,語言淺顯,怨懟之中,又帶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摯動人,耐人尋味。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古詩留別王侍御維孟浩然鑒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留別王侍御維孟浩然鑒賞

  1、《留別王侍御維》注音版

  jì jì jìng hé dài , zhāo zhāo kōng zì guī 。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yù xún fāng cǎo qù , xī yǔ gù rén wéi 。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dāng lù shuí xiāng jiǎ , zhī yīn shì suǒ xī 。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zhī yīng shǒu jì mò , huán yǎn gù yuán fēi 。

  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2、《留別王侍御維》翻譯

  這樣寂寞無聊靜靜地生活還等待什么呢?每天都碌碌無為空手而歸。

  我想要尋找幽靜的山林歸隱,但又珍惜友情不愿與老朋友分離。

  如今當權者有誰能容納我提攜我?世上知音畢竟寥寥無幾。

  或許今生今世命只應該守住寂寞的日子,回鄉關上故園的門扉。

  3、《留別王侍御維》賞析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由于沒人引薦,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懷。全詩表達直率,語言淺顯,怨懟之中,又帶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摯動人,耐人尋味。

  第一聯寫自己落第后的景象:門前冷落,車馬稀疏。“寂寂”兩字,既是寫實,又是寫虛,既表現了門庭的景象,又表現了作者的心情。一個落第士子,又有誰來理睬,又有誰來陪伴?只有孤單單地“空自歸”了。在這種情形下,長安雖好,也沒有什么可留戀的。他考慮到返回故鄉了,“竟何待”正是他考試不中必然的想法。

  第二聯寫惜別之情。“芳草”一詞,源自《離騷》,王逸認為用以比喻忠貞,而孟浩然則用以代表自己歸隱的理想。“欲尋芳草去”,表明他又考慮歸隱了。“惜與故人違”,表明了他同王維友情的深厚。一個“欲”字,一個“惜”字,充分地顯示出作者思想上的矛盾與斗爭,從這個思想活動里,卻深刻地反映出作者的惜別之情。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兩句,說明歸去的原因。語氣沉痛,充滿了怨懟之情,辛酸之淚。一個“誰”字,反詰得頗為有力,表明他切身體會到世態炎涼、人情如水的滋味。能了解自己心事,賞識自己才能的人,只有王維,這的確是太少了。一個“稀”字,準確地表達出知音難遇的社會現實。這在封建社會里是具有典型意義的。

  這一聯是全詩的重點,就是由于這兩句,使得全詩才具有一種強烈的怨懟、憤懣的氣氛。真摯的感情,深刻的體驗,是頗能感動讀者的,特別是對于那些有類似遭遇的人,更容易引起共鳴。如果再從結構上考慮,這一聯正是全詩的樞紐。由落第而思歸,由思歸而惜別,從而在感情上產生了矛盾,這都是順理成章的。只是由于體驗到“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這一冷酷的現實,自知功名無望,才下定決心再回襄陽隱居。這一聯正是第四聯的依據。

  “只應守索寞,還掩故園扉”,表明了歸隱的堅決。“只應”二字,是耐人尋味的,它表明了在作者看來歸隱是唯一應該走的道路。也就是說,赴都應舉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場誤會,所以決然地“還掩故園扉”了。

  綜觀全詩,既沒有優美的畫面,又沒有華麗辭藻,語句平淡,平淡得近乎口語。對偶也不求工整,卻極其自然,毫無斧鑿痕跡。然而卻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現得淋漓盡致,頗為感人。言淺意深,頗有余味,耐人咀嚼。

  4、《留別王侍御維詞句注釋

  ⑴王侍御維:即唐代詩人王維。唐代稱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為侍御。

  ⑵寂寂:落寞。漢秦嘉《贈婦詩》:“寂寂獨居,寥寥空室。”竟何待:要等什么。

  ⑶朝(zhāo)朝:天天;每天。《列子·仲尼》:“子列子亦微焉,朝朝相與辯。”空自:獨自。南朝梁何遜《哭吳興柳惲》詩:“樽酒誰為滿,靈衣空自披。”

  ⑷芳草:本義為香草,古詩中常比喻為美好的品德。此處指美好的處所,暗喻隱逸生活。《楚辭·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⑸故人:舊交;老友。《莊子·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違:分離。

  ⑹當路:身居要職的當權者。宋陳亮《庶弟昭甫墓志銘》:“疇昔之年,當路欲置我于死地,病馀而繼以囚系。”假:寬假,優容的意思。

  ⑺知音:知己。《列子·湯問》載: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琴。伯牙琴音志在高山,子期說“峨峨兮若泰山”;琴音意在流水,子期說“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后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

  ⑻索:一作“寂”。

  ⑼故園:舊家園;故鄉。唐駱賓王《晚憩田家》詩:“唯有寒潭菊,獨似故園花。”扉(fēi):門扇。

  5、《留別王侍御維白話譯文

  這樣寂寞我還在等待什么?天天出門求仕卻一無所獲。

  本打算歸隱山林尋找佳境,又因與故友離別深感惋惜。

  身居高位者誰能保薦我呢?可惜世上知音人稀若晨星。

  我這寒士只應該甘守寂寞,還是回到故園閉門隱居吧!

  6、《留別王侍御維創作背景

  此詩是孟浩然游京師,應進士試,失意后回襄陽臨行前留給王維的。據《舊唐書·文苑傳》載,孟浩然“年四十,來游京師,應進士不第,還襄陽”。又據《新唐書·孟浩然傳》載:王維曾邀孟浩然入內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維以實對。帝命其出,并問其詩,浩然乃自誦所作(指《歲暮歸南山》),至‘不才明主棄’句,玄宗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于是孟浩然決定歸隱山林,但不忍心與朋友分別,就寫下了這首詩。

  7、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稱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曾隱居鹿門山,生了六子。詩與王維并稱“王孟”。其詩清淡,長于寫景,多反映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編詩二卷。

【古詩留別王侍御維孟浩然鑒賞】相關文章:

孟浩然《留別王侍御維》全文及鑒賞07-16

孟浩然《留別王侍御維/留別王維》譯文及鑒賞09-03

留別王侍御維唐詩09-20

《留別王侍御維》翻譯賞析07-16

留別王侍御維的意思 留別王維唐孟浩然拼音版賞析12-17

留別王侍御維 / 留別王維原文翻譯及賞析11-19

孟浩然送別王維的古詩08-22

孟浩然《留別王維》詩歌鑒賞10-08

留別王維孟浩然唐詩鑒賞10-0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国产精品 | 婷婷的五月天在线视频观看 | 另类专区亚洲色 | 视频二区中文字幕欧美 | 亚洲AⅤ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 | 久久免费看少妇A级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