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木蘭詩》原文

時間:2024-09-08 08:08:25 木蘭詩 我要投稿

七年級語文《木蘭詩》原文

  課文指教科書中的正文,區別于注釋和習題等,一般在語文或地理中出現。英語,有對話和短文。下面我們為你帶來七年級語文《木蘭詩》原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七年級語文《木蘭詩》原文

  《木蘭詩》原文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

  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蘭詩》朗讀停頓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jiān)。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jì)/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蘭詩》賞析

  北方民歌和六朝樂府民歌一樣體制大都短小,但這首《木蘭詩》卻是長篇敘事詩。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它有著重要的地位。詩歌描述了女英雄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刻畫了木蘭這一巾幗英雄的生動形象和高貴品質。全詩風格明朗生動,質樸剛健,堪稱北方民歌中的杰出作品。

  《木蘭詩》采用的是順敘手法。作品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出征前。第二部分是從軍生活。第三部分是立功歸來。作者在這三個部分中沒有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詳有略,重點在第一和第三部分。

  此詩藝術形式上值得注意的有這么幾個方面,首先是敘述情節詳略得當,如寫軍中的征戰生活就很簡括,而寫出征前及立功歸來則很繁復。這是由作者寫這首詩的用意所決定的。作者感興趣的只是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這一罕見的事情本身。第一部分寫她的焦灼不安與思慮無非是為了說明她是個女子,因為男子出征理所當然,不足為怪,女子出征則不同尋常了。第二部分提到“不聞爺娘喚女聲”也同樣是為了突出她的女子身份。第三部分寫她不想做官、急于回家和回家以后的種種舉動,更是強調了她是個女子。整首詩的詳略安排都是圍繞這一用意的。其次是作者重視人物性格的刻畫,并善于在矛盾的產生與解決過程中表現人物,因而使人物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第三是全詩用了不少重復排比的句式,既渲染了氣氛,強調了所敘述的情節,又使語言流暢富有韻味,體現了民歌中常用的手法,最后是全詩的風格明朗剛健,質樸生動,正如明人胡應麟所說:“此歌中,古質有逼漢魏處。”

  總之,《木蘭詩》是北方民歌的杰作,也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朵奇葩。它對后人產生過不小的影響。

  創作背景

  《木蘭詩》產生的時代眾說紛紜,但據其最早著錄于陳釋智匠所撰的《古今樂錄》,可證其產生之時代不晚于陳。詩中稱天子為“可汗”,征戰地點皆在北方,則其產生之地域在北朝。詩中有“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但聞燕山胡騎聲啾啾”語。黑山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去黃河不遠。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據此,《木蘭詩》中之戰事,當發生于北魏與柔然之間。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國,立國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間,與北魏及東魏、北齊曾發生過多次戰爭。而最主要之戰場,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帶。北魏神麚二年(429),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車駕出東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傳》,蠕蠕即柔然)。

  此詩收入《樂府詩集》的《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中,至唐代已廣為傳誦,唐人韋元甫有擬作《木蘭歌》,可以為證。學者們大都認為,《木蘭詩》產生于北魏時期。

【七年級語文《木蘭詩》原文】相關文章:

木蘭詩原文08-31

木蘭詩原文01-25

木蘭詩原文07-31

木蘭詩的原文07-25

木蘭詩原文及翻譯08-02

《木蘭詩》原文及鑒賞08-03

木蘭詩原文及解釋10-26

木蘭詩翻譯及原文11-12

《木蘭詩》原文及翻譯06-21

《木蘭詩》翻譯及原文07-2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精品一级Av在线播放 | 视频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 夜鲁夜鲁夜鲁很鲁在线视频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性 | 在线波多野结衣绝顶高潮抖动 | 亚洲精品揄拍自拍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