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 陰陽離合論

時間:2020-08-28 08:44:49 內經 我要投稿

內經 陰陽離合論

  天地陰陽的范圍,及其廣泛,在具體運用時,經過進一步推演,則可以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萬,再演繹下去,甚至是數不盡的,然而其總的原則仍不外乎對立統一的陰陽道理。

  1 關于篇名

  陰陽,指陰經和陽經。離,分也;合,并也。本篇討論陰陽離合之數的問題,故篇名《陰陽離合》。正如明·馬蒔《素問注證發微》云:“陰陽者,陰經陽經也。其義論離合之數,故名篇。”

  對陰陽離合之數,注家有二說:

  ⑴ 認為即一陰和一陽而言。陰經和陽經,離之則為二,合之則為一。如張介賓《類經·經絡類·二十九》注:“分而言之為離,陰陽各有其經也;并而言之為合,表里同歸一氣也。”吳昆《素問吳注》亦同此說,注云:“此言陰陽,經之陰陽也。陽表陰里謂之離,一陰一陽相偶謂之合。又異者為離,同者為合。”

  ⑵陰陽各分太少厥(陽明)為離,三陰三陽總合于一陰一陽則為合,如高士宗《素問直解》云:“離則有三,合則為一,從三而十百千萬,皆離也;三陽歸于一陽,三陰歸于一陰,皆合也。”文中有“三陰三陽不應陰陽”之語,則后說義勝。然陰陽本為一分為二,故以陰和陽二者而言,亦是離合之數。

  2 內容提要

  ⑴指出了自然界陰陽變化萬千,但其要則在于一陰一陽,即陰陽的對立和統一。

  ⑵通過三陰三陽經脈根、結的論述,闡明三陰三陽經脈離則為三,合則為一的道理。

  ⑶論述了三陰三陽經脈的開、闔、樞生理特性。

  原文

  黃帝問曰:余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歲,人亦應之。今三陰三陽,不應陰陽,其故何也?岐伯對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陽予之下,陰為之主;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

  帝曰:愿聞三陰三陽之離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后曰太沖,太沖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于至陰,結于命門,名曰陰中之陽。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根起于厲兌,名曰陰中之陽。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于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是故三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陽。

  帝曰:愿聞三陰。岐伯曰:外者為陽,內者為陰,然則中為陰,其沖在下,名曰太陰,太陰根起于隱白,名曰陰中之陰。太陰之后,名曰少陰,少陰根起于涌泉,名曰陰中之少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根起于大敦,陰之絕陽,名曰陰之絕陰。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陰。

  陰陽(雩重)(雩重),積傳為一周,氣里形表而為相成也。

  譯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天屬陽,地屬陰,日屬陽,月屬陰,大月和小月合起來三百六十天而成為一年,人體也與此相應。如今聽說人體的三陰三陽,和天地陰陽之數不相符合,這是什么道理?

  歧伯回答說:天地陰陽的范圍,及其廣泛,在具體運用時,經過進一步推演,則可以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萬,再演繹下去,甚至是數不盡的,然而其總的原則仍不外乎對立統一的陰陽道理。天地之間,萬物初生,未長出地面的時候,叫做居于陰處,稱之為陰中之陰;若已長出地面的,就叫做陰中之陽。有陽氣,萬物才能生長,有陰氣,萬物才能成形。所以萬物的發生,因于春氣的溫暖,萬物的盛長,因于夏氣的炎熱,萬物的收成,因于秋氣的清涼,萬物的閉藏,因于冬氣的寒冷。如果四時陰陽失序,氣候無常,天地間的生長收藏的變化就要失去正常。這種陰陽變化的道理,在人來說,也是有一定的規律,并且可以推測而知的。

  黃帝說:我愿意聽你講講三陰三陽的離合情況。

  歧伯說:圣人面向南方站立,前方名叫廣明,后方名叫太沖,行于太沖部位的經脈,叫做少陰。在少陰經上面的經脈,名叫太陽,太陽經的下端起于足小趾外側的至陰穴,其上端結于晴明穴,因太陽為少陰之表,故稱為陰中之陽。再以人身上下而言,上半身屬于陽,稱為廣明,廣明之下稱為太陰,太陰前面的經脈,名叫陽明,陽明經的下端起于族大指側次指之端的歷兌穴,因陽明是太陰之表,故稱為陰中之陽。厥陰為里,少陽為表,故厥陰之表,為少陽經,少陽經下端起于竅陰穴,因少陽居厥陰之表,故稱為陰中之少陽。因此,三陽經的離合,分開來說,太陽主表為開,陰明主里為闔,少陽介于表里之間為樞。但三者之間,不是各自為政,而是相互緊密聯系著的,所以合起來稱為一陽。

  黃帝說:愿意再聽你講講三陰的離合情況。

  歧伯說:在外的為陽,在內的'為陰,所以在里的經脈稱為陰經,行于少陰前面的稱為太陰,太陰經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隱白穴,稱為陰中之陰。太陰的后面,稱為少陰,少陰經的根起于足心的涌泉穴,稱為陰中之少陰。少陰的前面,稱為厥陰,厥隱經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大敦穴,由于兩陰相合而無陽,厥陰又位于最里,所以稱之為陰之絕陰。因此,三陰經之離合,分開來說,太陰為三陰之表為開,厥陰為主陰之里為闔,少陰位于太、厥表里之間為樞。但三者之間,不能各自為政,而是相互協調緊密聯系著的,所以合起來稱為一陰。陰陽之氣,運行不息,遞相傳注于全身,氣運于里,形立于表,這就是陰陽離合、表里相成的緣故。

【內經 陰陽離合論】相關文章:

《內經》陰陽離合論11-28

《內經》陰陽類論11-30

內經 太陰陽明論09-02

《內經》太陰陽明論11-28

內經 離合真邪論09-02

《內經》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11-26

內經 陰陽別論05-27

內經與陰陽11-05

內經陰陽基本含義11-1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中文无线码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第一页 | 最新欧美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 丝袜美腿国产综合久久 | 原创AV巨作无遮挡国产 | 五月天丁香开心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