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琵琶行》原文和譯文
《琵琶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在元和十一年(即公元816年)秋季創作的長篇敘事詩。此詩通過對歌妓琵琶女高超彈奏技藝和不幸人生經歷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僚腐敗、民生凋敝、人才埋沒等不合理現象,表達了詩人對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發了詩人對自己無辜被貶的憤懣之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琵琶行》原文和譯文,歡迎大家閱讀。
pí pá xíng
琵琶行
bái jū yì
白居易
xún yáng jiāng tóu yè sòng kè , fēng yè dí huā qiū sè sè 。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zhǔ rén xià mǎ kè zài chuán , jǔ jiǔ yù yǐn wú guǎn xián 。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zuì bù chéng huān cǎn jiāng bié , bié shí máng máng jiāng jìn yuè 。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hū wén shuǐ shàng pí pá shēng , zhǔ rén wàng guī kè bù fā 。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xún shēng àn wèn dàn zhě shuí , pí pá shēng tíng yù yǔ chí 。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yí chuán xiāng jìn yāo xiāng jiàn , tiān jiǔ huí dēng zhòng kāi yàn 。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qiān hū wàn huàn shǐ chū lái , yóu bào pí pá bàn zhē miàn 。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zhuǎn zhóu bō xián sān liǎng shēng , wèi chéng qū diào xiān yǒu qíng 。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xián xián yǎn yì shēng shēng sī , sì sù píng shēng bù dé zhì 。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dī méi xìn shǒu xù xù dàn , shuō jìn xīn zhōng wú jìn shì 。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盡事。
qīng lǒng màn niān mǒ fù tiāo , chū wéi ní cháng hòu liù yāo 。
輕攏慢拈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dà xián cáo cáo rú jí yǔ , xiǎo xián qiē qiē rú sī yǔ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cáo cáo qiē qiē cuò zá dàn , dà zhū xiǎo zhū luò yù pán 。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jiān guān yīng yǔ huā dǐ huá , yōu yān liú quán shuǐ xià tān 。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灘。
shuǐ quán lěng sè xián níng jué , níng jué bù tōng shēng zàn xiē 。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bié yǒu yōu chóu àn hèn shēng , cǐ shí wú shēng shèng yǒu shēng 。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yín píng zhà pò shuǐ jiāng bèng , tiě qí tū chū dāo qiāng míng 。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qū zhōng shōu bō dāng xīn huà , sì xián yī shēng rú liè bó 。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dōng chuán xī fǎng qiǎo wú yán , wéi jiàn jiāng xīn qiū yuè bái 。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chén yín fàng bō chā xián zhōng , zhěng dùn yī cháng qǐ liǎn kè 。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客。
zì yán běn shì jīng chéng nǚ , jiā zài xiā mB líng xià zhù 。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shí sān xué dé pí pá chéng , míng shǔ jiào fāng dì yī bù 。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qū bà cháng jiào shàn cái fú , zhuāng chéng měi bèi qiū niáng dù 。
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wǔ líng nián shǎo zhēng chán tóu , yī qū hóng xiāo bù zhī shù 。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diàn tóu yún bì jī jié suì , xuè sè luó qún fān jiǔ wū 。
鈿頭云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jīn nián huān xiào fù míng nián , qiū yuè chūn fēng děng xián dù 。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dì dì cóng jūn ā yí sǐ , mù qù zhāo lái yán sè gù 。
弟弟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mén qián lěng luò chē mǎ xī , lǎo dà jià zuò shāng rén fù 。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shāng rén zhòng lì qīng bié lí , qián yuè fú liáng mǎi chá qù 。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qù lái jiāng kǒu kōng shǒu chuán , rào chuán míng yuè jiāng shuǐ hán 。
去來江口空守船,繞船明月江水寒。
yè shēn hū mèng shǎo nián shì , mèng tí zhuāng lèi hóng lán gān 。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wǒ wén pí pá yǐ tàn xī , yòu wén cǐ yǔ zhòng jī jī 。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tóng shì tiān yá lún luò rén , xiāng féng hé bì zēng xiāng shí 。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wǒ cóng qù nián cí dì jīng , zhé jū wò bìng xún yáng chéng 。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xún yáng dì pì wú yīn lè , zhōng suì bù wén sī zhú shēng 。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zhù jìn pén jiāng dì dī shī , huáng lú kǔ zhú rào zhái shēng 。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廬苦竹繞宅生。
qí jiān dàn mù wén hé wù , dù juān tí xuè yuán āi míng 。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chūn jiāng huā zhāo qiū yuè yè , wǎng wǎng qǔ jiǔ huán dú qīng 。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qǐ wú shān gē yǔ cūn dí , ǒu yǎ cháo nán wéi tīng 。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難為聽。
jīn yè wén jūn pí pá yǔ , rú tīng xiān lè ěr zàn míng 。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mò cí gēng zuò dàn yī qū , wéi jūn fān zuò pí pá xíng 。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gǎn wǒ cǐ yán liáng jiǔ lì , què zuò cù xián xián zhuǎn jí 。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qī qī bù sì xiàng qián shēng , mǎn zuò zhòng wén jiē yǎn qì 。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zuò zhōng qì xià shuí zuì duō , jiāng zhōu sī mǎ qīng shān shī 。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譯文
秋夜我到潯陽江頭送一位歸客,冷風吹著楓葉和蘆花秋聲瑟瑟。
我下馬和客人在船上餞別設宴,舉起酒杯要飲卻無助興的管弦。
酒喝得不痛快更傷心將要分別,臨別時夜茫茫江水倒映著明月。
忽聽得江面上傳來琵琶清脆聲;我忘卻了回歸客人也不想動身。
尋著聲源探問彈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許久卻遲遲沒有動靜。
我們移船靠近邀請她出來相見;叫下人添酒回燈重新擺起酒宴。
千呼萬喚她才羞答答地走出來,還懷抱琵琶半遮著羞澀的臉面。
轉緊琴軸撥動琴弦試彈了幾聲;尚示成曲調那形態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聲音隱含著沉思;似乎在訴說著她平生的不得志;
她低著頭隨手連續地彈個不停;用琴聲把心中無限的往事說盡。
輕輕撫攏慢慢捻滑抹了又加挑;初彈霓裳羽衣曲接著再彈六幺。
大弦渾宏悠長嘈嘈如暴風驟雨;小弦和緩幽細切切如有人私語。
嘈嘈聲切切聲互為交錯地彈奏;就象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盤。
清脆如黃鶯在花叢下婉轉鳴唱;幽咽就象清泉在沙灘底下流淌。
好象水泉冷澀琵琶聲開始凝結,凝結而不通暢聲音漸漸地中斷。
象另有一種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時悶悶無聲卻比有聲更動人。
突然間好象銀瓶撞破水漿四濺;又好象鐵甲騎兵撕殺刀槍齊鳴。
一曲終了她對準琴弦中心劃撥;四弦一聲轟鳴好像撕裂了布帛。
東船西舫人們都靜悄悄地聆聽;只見江心之中映著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著收起撥片插在琴弦中;整頓衣裳依然顯出莊重的顏容。
她說我原是京城負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長安城東南的蝦蟆陵。
彈奏琵琶技藝十三歲就已學成;教坊樂團第一隊中列有我姓名。
每曲彈罷都令藝術大師們嘆服;每次妝成都被同行歌妓們嫉妒。
京都豪富子弟爭先恐后來獻彩;彈完一曲收來的紅綃不知其數。
鈿頭銀篦打節拍常常斷裂粉碎;紅色羅裙被酒漬染污也不后悔。
年復一年都在歡笑打鬧中渡過;秋去春來美好的時光白白消磨。
兄弟從軍姊妹死家道已經破敗;暮去朝來我也漸漸地年老色衰。
門前車馬減少光顧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給商人為妻。
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輕易別離;上個月他去浮梁做茶葉的生意。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與我作伴繞艙的秋水凄寒。
更深夜闌常夢少年時作樂狂歡;夢中哭醒啼淚縱橫污損了粉顏。
我聽琵琶的悲泣早已搖頭嘆息;又聽到她這番訴說更叫我悲凄。
我們倆同是天涯淪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問是否曾經相識。
自從去年我離開繁華長安京城;被貶居住在潯陽江畔常常臥病。
潯陽這地方荒涼偏僻沒有音樂;一年到頭聽不到管弦的樂器聲。
住在湓江這個低洼潮濕的地方;第宅周圍黃蘆和苦竹繚繞叢生。
在這里早晚能聽到的是什么呢?盡是杜鵑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鳴。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樣好光景;也無可奈何常常取酒獨酌獨飲。
難道這里就沒有山歌和村笛嗎?只是那音調嘶啞粗澀實在難聽。
今晚我聽你彈奏琵琶訴說衷情,就象聽到仙樂眼也亮來耳也明。
請你不要推辭坐下來再彈一曲;我要為你創作一首新詩琵琶行。
被我的話所感動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轉緊琴弦撥出急聲。
凄凄切切不再象剛才那種聲音;在座的人重聽都掩面哭泣不停。
要問在座之中誰流的眼淚最多?我江州司馬淚水濕透青衫衣襟!
詩眼句
詩眼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這兩句詩把封建社會底層藝伎的痛苦生活與正直知識分子的不幸遭遇相提并論共表同情,表現了作者極強的人民性。
作品賞析
《琵琶行》內容,如小序中所說,所寫的是作者由長安貶到九江期間在船上聽一位長安故倡彈奏琵琶、訴說身世的情景。作為一首長篇敘事詩,此詩結構嚴謹,錯落有致,情節曲折,波瀾起伏。
第一部分從“潯陽江頭夜送客”至“猶抱琵琶半遮面”,敘寫送別宴無音樂的遺憾,邀請商人婦彈奏琵琶的情形,細致描繪琵琶的聲調,著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首句“潯陽江頭夜送客”,只七個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點(潯陽江頭)、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時間(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紹;再用“楓葉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環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蕭瑟落寞之感,已曲曲傳出。惟其蕭瑟落寞,因而反跌出“舉酒欲飲無管弦”。“無管弦”三字,既與后面的“終歲不聞絲竹聲”相呼應,又為琵琶女的出場和彈奏作鋪墊。因“無管弦”而“醉不成歡慘將別”,鋪墊已十分有力,再用“別時茫茫江浸月”作進一層的環境烘染,構成一種強烈的壓抑感,使得“忽聞水上琵琶聲”具有濃烈的空谷足音之感,為下文的突然出現轉機作了準備。從“夜送客”之時的“秋蕭瑟”“無管弦”“慘將別”一轉而為“忽聞”“尋聲”“暗問”“移船”,直到“邀相見”,這對于琵琶女的出場來說,已可以說是“千呼萬喚”了。但“邀相見”還不那么容易,又要經歷一個“千呼萬喚”的過程,她才肯“出來”。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正像“我”渴望聽仙樂一般的琵琶聲,是“直欲攄寫天涯淪落之恨”一樣,她“千呼萬喚始出來”,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淪落之恨”,不便明說,也不愿見人。詩人正是抓住這一點,用“琵琶聲停欲語遲”“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寫來表現她的難言之痛的。這段琵琶女出場過程的描寫歷歷動人,她未見其人先聞其琵琶聲,未聞其語先已微露其內心之隱痛,為后面的故事發展造成許多懸念。
第二部分從“轉軸撥弦三兩聲”至“唯見江心秋月白”,寫琵琶女及其演奏的琵琶曲,具體而生動地揭示了琵琶女的內心世界。先用“轉軸撥弦三兩聲”一句寫校弦試音,接著就贊嘆“未成曲調先有情”,突出了一個“情”字。“弦弦掩抑聲聲思”以下六句,總寫“初為霓裳后六幺”的彈奏過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續續彈”“輕攏慢捻抹復挑”描寫彈奏的神態,更用“似訴平生不得志”“說盡心中無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樂曲所抒發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語言的音韻摹寫音樂的時候,兼用各種生動的比喻以加強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這個疊字詞摹聲,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語”亦然。這還不夠,“嘈嘈切切錯雜彈”,已經再現了“如急雨”“如私語”兩種旋律的交錯出現,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比,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就同時顯露出來,令人眼花繚亂,耳不暇接。旋律繼續變化,出現了先“滑”后“澀”的兩種意境。“間關”之聲,輕快流利,而這種聲音又好像“鶯語花底”,視覺形象的優美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優美。“幽咽”之聲,悲抑哽塞,而這種聲音又好像“泉流冰下”,視覺形象的冷澀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冷澀。由“冷澀”到“凝絕”,是一個“聲漸歇”的過程,詩人用“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佳句描繪了余音裊裊、余意無窮的藝術境界,令人拍案叫絕。彈奏至此,滿以為已經結束了。誰知那“幽愁暗恨”在“聲漸歇”的過程中積聚了無窮的力量,無法壓抑,終于如“銀瓶乍破”,水漿奔迸,如“鐵騎突出”,刀槍轟鳴,把“凝絕”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撥一畫,戛然而止。一曲雖終,而回腸蕩氣、驚心動魄的音樂魅力,卻并沒有消失。詩人又用“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的環境描寫作側面烘托,給讀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廣闊空間。
第三部分從“沉吟放撥插弦中”至“夢啼妝淚紅闌干”,寫琵琶女自述身世,由少女到商婦的經歷,亦如琵琶聲的激揚幽抑。正像在“邀相見”之后,省掉了請彈琵琶的細節一樣;在曲終之后,也略去了關于身世的詢問,而用兩個描寫肖像的句子向“自言”過渡:“沉吟”的神態,顯然與詢問有關,這反映了她欲說還休的內心矛盾;“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等一系列動作和表情,則表現了她克服矛盾、一吐為快的心理活動。“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抒情筆調,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譜寫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與“說盡心中無限事”的樂曲互相補充,完成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異常生動真實,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通過這個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中被損害的歌妓們、藝人們的悲慘命運。
第四部分從“我聞琵琶已嘆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馬青衫濕”,寫詩人深沉的感慨,抒發與琵琶女的同病相憐之情。作者在被琵琶女的命運激起的情感波濤中坦露了自我形象。“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的那個“我”,是作者自己。作者由于要求革除暴政、實行仁政而遭受打擊,從長安貶到九江,心情很痛苦。當琵琶女第一次彈出哀怨的樂曲、表達心事的時候,就已經撥動了他的心弦,發出了深長的嘆息聲。當琵琶女自訴身世、講到“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的時候,就更激起他的情感的共鳴:“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同病相憐,同聲相應,忍不住說出了自己的遭遇。寫琵琶女自訴身世,詳昔而略今;寫自己的遭遇,則壓根兒不提被貶以前的事。這意味著以彼之詳,補此之略。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的情況和作者被貶以前的情況當有某些相通之處;同樣,他被貶以后的處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婦”以后的處境也有某些類似之處,不然不會發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作者的訴說,反過來又波動了琵琶女的心弦,當她又一次彈琵琶的時候,那聲音就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轉來又激動了作者的感情,以致熱淚直流,濕透青衫。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現實主義杰作,全文以人物為線索,既寫琵琶女的身世,又寫詩人的感受,然后在“同是天涯淪落人”二句上會合。歌女的悲慘遭遇寫得很具體,可算是明線;詩人的感情滲透在字里行間,隨琵琶女彈的曲子和她身世的不斷變化而蕩起層層波浪,可算是暗線。這一明一暗,一實一虛,使情節波瀾起伏。它所敘述的故事曲折感人,抒發的情感能引起人的共鳴,語言美而不浮華,精而不晦澀,內容貼近生活而又有廣闊的社會性,雅俗共賞。
創作背景
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六月,唐朝藩鎮勢力派刺客在長安街頭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傷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嘩,藩鎮勢力又進一步提出要求罷免裴度,以安藩鎮“反側”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張嚴緝兇手,有“擅越職分”之嫌,而且平素多作諷喻詩,得罪了朝中權貴,于是被貶為江州司馬。司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時期多專門安置“犯罪”官員,屬于變相發配。這件事對白居易影響很大,是他思想變化的轉折點,從此他早期的斗爭銳氣逐漸消磨,消極情緒日漸增多。元和十一年(816)秋天,白居易在潯陽江頭送別客人,偶遇一位彈琵琶的長安歌妓,便用為題材,創作了敘事長詩《琵琶行》。
作者簡介
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六月,唐朝藩鎮勢力派刺客在長安街頭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傷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嘩,藩鎮勢力又進一步提出要求罷免裴度,以安藩鎮“反側”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張嚴緝兇手,有“擅越職分”之嫌,而且平素多作諷喻詩,得罪了朝中權貴,于是被貶為江州司馬。司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時期多專門安置“犯罪”官員,屬于變相發配。這件事對白居易影響很大,是他思想變化的轉折點,從此他早期的斗爭銳氣逐漸消磨,消極情緒日漸增多。元和十一年(816)秋天,白居易在潯陽江頭送別客人,偶遇一位彈琵琶的長安歌妓,便用為題材,創作了敘事長詩《琵琶行》。
【《琵琶行》原文和譯文】相關文章:
《琵琶行》原文與譯文07-29
《琵琶行》原文譯文10-03
琵琶行原文及譯文10-17
《琵琶行》原文及譯文02-22
《琵琶行》原文及譯文08-15
琵琶行原文及譯文11-25
《琵琶行》原文、譯文02-23
《琵琶行》的原文譯文及賞析09-16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與譯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