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的思鄉詩

時間:2024-11-03 15:56:10 秦觀 我要投稿

秦觀的思鄉詩

  引導語:家鄉,是我們的根,是給我們幸福的地方,那么有關宋朝秦觀抒發的是思鄉之情的詩,大家知道多少呢?下面就是小編收集的幾首,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秦觀的思鄉詩

  《踏莎行·曉樹啼鶯》

  作者:秦觀

  原文:

  曉樹啼鶯,晴洲落雁。酒旗風飐村煙淡。山田過雨正宜耕,畦塍處處春泉漫。

  踏翠郊原,尋芳野澗。風流舊事嗟云散。楚山誰遣送愁來,夕陽回首青無限。

  【注釋】

  ⑴踏莎行:詞牌名。

  ⑵郴(chēn)州:今屬湖南。

  ⑶霧失樓臺:暮靄沉沉,樓臺消失在濃霧中。

  ⑷月迷津渡:月色朦朧,渡口迷失不見。

  ⑸桃源望斷無尋處:拼命尋找也看不見理想的桃花源。桃源:語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指生活安樂、合乎理想的地方。無尋處:找不到。

  ⑹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

  ⑺杜鵑:鳥名,相傳其鳴叫聲像人言“不如歸去”,容易勾起人的思鄉之情。

  ⑻驛寄梅花:陸凱在《贈范曄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這里作者是將自己比作范曄,表示收到了來自遠方的問候。

  ⑼魚傳尺素:東漢蔡邕的《飲馬長城窟行》中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另外,古時舟車勞頓,信件很容易損壞,古人便將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將信匣刻成魚形,美觀而又方便攜帶。“魚傳尺素”成了傳遞書信的又一個代名詞。這里也表示接到朋友問候的意思。

  ⑽砌:堆積。無重數:數不盡。

  ⑾郴江: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湖廣》載:郴水在“州東一里,一名郴江,源發黃岑山,北流經此……下流會來水及自豹水入湘江。”幸自:本自,本來是。

  ⑿為誰流下瀟湘去:為什么要流到瀟湘去呢?意思是連郴江都耐不住寂寞何況人呢?為誰:為什么。瀟湘,瀟水和湘水,是湖南境內的兩條河流,合流后稱湘江,又稱瀟湘。

  【白話譯文】

  霧迷蒙,樓臺依稀難辨,月色朦朧,渡口也隱匿不見。望盡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無處覓尋。怎能忍受得了獨居在孤寂的客館,春寒料峭,斜陽西下,杜鵑聲聲哀鳴!

  遠方的友人的音信,寄來了溫暖的關心和囑咐,卻平添了我深深的別恨離愁。郴江啊,你就繞著你的郴山流得了,為什么偏偏要流到瀟湘去呢?

  《踏莎行·郴州旅舍》

  作者: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連用兩則友人投寄書信的典故,極寫思鄉懷舊之情.

  “驛寄梅花”,見于《荊州記》記載:“魚傳尺素”,是用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詩意,意指書信往來.少游是貶謫之人,北歸無望,親友們的來書和饋贈,實際上并不能給他帶來絲毫慰藉,而只能徒然增加他別恨離愁而已.

  因此,書信和饋贈越多,離恨也積得越多,無數“梅花”和“尺素”,仿佛堆砌成了“無重數”的恨.詞人這種感受是很深切的,而這種感受又很難表現,故詞人手法創新,只說“砌成此恨無重數”.有這一“砌”字,那一封封書信,一束束梅花,便仿佛成了一塊塊磚石,層層壘起,以至于達到“無重數”的極限.這種寫法,不僅把抽象的微妙的感情形象化,而且也可使人想象詞人心中的積恨也如磚石壘成,沉重堅實而又無法消解.

  《阮郎歸》

  作者:秦觀

  湘天風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虛。麗譙吹罷《小單于》,迢迢清夜徂。

  鄉夢斷,旅魂孤。崢嶸歲又除。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

  《阮郎歸·湘天風雨破寒初》是北宋秦觀詞作。這首詞系秦觀貶謫郴州時歲暮天寒的感慨之作,抒發的是思鄉之情。上闋寫寒夜夢醒,只感覺庭院深深,聽到城樓門頭傳來陣陣邊地樂曲,漫長的清夜又過去了。反映了羈居貶所的凄涼困境。下闋就夢斷寫異鄉飄泊的孤獨幽怨。除夕時節還沒有見親人來信,正是引發夢中相思及夢斷悲苦的原因。詞尾真實地寫出作者身在貶所,舉目無親,孤寂難耐的況味。

  此詞筆觸精致,用典貼切,景語、情語、淺語、淡語,含蓄巧妙,意味深遠。

【秦觀的思鄉詩】相關文章:

秦觀寫的思鄉的詩07-16

秦觀的詩08-02

秦觀的詩大全07-31

秦觀給蘇軾的詩05-14

談秦觀閑適詩07-04

李白的思鄉詩06-26

李白思鄉詩11-04

外國思鄉詩11-10

李白的思鄉詩07-27

李商隱的思鄉詩07-10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殴美在线播放 | 肉体暴力强奷在线播放 | 日本aⅴ一本97视频 性做久久久久久 |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 午夜理论欧美理论片久久 | 亚洲理论中字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