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優質課實錄

時間:2024-11-05 01:56:40 沁園春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沁園春-長沙》優質課實錄

  講《長沙》之前,讓學生看了單元知識朱光潛的《談讀詩與趣味的培養》,告訴學生讀詩的一些方法,然后才上課。

  師:詩歌怎么鑒賞,首先要重視誦讀,在誦讀的過程中,把握作者的情感變化,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并能品味語言。所以下面請大家放聲誦讀,在讀的過程中,注意要讀出味道來。

  (生讀)

  師:停!讓我們一起將這首詩從頭到尾讀一遍,包括標題和寫作時間。

  (生齊讀)

  師:剛才我聽大家很認真的讀了。我們再來聽聽配樂朗讀,我準備了兩個不同的朗讀,請大家仔細聽,哪一種讀法更好。

  (多媒體播放朗讀,學生認真聽)

  師:好,大家剛才聽了這兩種讀法,請大家做個評委,哪種讀法更好?

  (生一致認為后一種更好)

  師:為什么這樣認為呢?

  生:第二種讀得有輕有重,有節奏感。

  生:第一種太平淡了,沒有激情。

  師:哦。大家分析得很不錯。讀詩必須是全身心的投入,把你的個人的情感、個人的理解融入到詩歌中去,并注意節奏和輕重音的變化,才能讀出其中的味道,也只有多讀,才能明白詩歌寫了什么,為什么這樣寫。那好,我們就跟著第二種讀法一起再讀一讀。

  (放朗誦,學生跟著讀。在讀的過程中,有的地方范讀停頓了,而學生沒有停頓,于是出現混音,但學生努力在適應,讀了一遍后,感覺學生讀得不到位,于是又讓學生跟著讀了一遍,并在旁指導,說諸如注意,慢下來停頓快,加快語速等提示語。如此學生又讀了兩遍,感覺學生讀得差不多了。)

  師:好的,我們跟著讀了好幾遍,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讀法了,那哪位同學來試著讀一讀?

  (一生馬上舉手)

  師:好,你來!

  (生讀,看得出讀得很認真,讀完后,學生鼓掌)

  師:真不錯,還有哪位來?

  (一生又舉手,讀,鼓掌。之后舉手的學生越來越多,都極欲表現自己,我又點了幾位學生朗讀,再有學生舉手,就打住了)

  師:好啊!大家都很積極,也讀得很不錯,還有很多同學想讀,但因為時間有限,就不再一一點名朗讀了,請大家課后再認真地反復地誦讀。那么下面我們跟著范讀讀一遍。

  (學生再讀)

  師:好的。剛才我們認真的誦讀了這首詞,下面我們來探究學習這首詞。我想大家像以往一樣,先研讀,在就不懂之處提出問題。

  (生看了一陣,但無人提問)

  師:沒有疑問了嗎?那就表明看懂了,我就請一位同學談談讀后的感受(我知道學生并沒有弄懂,雖然告訴了他們鑒賞詩詞的方法,但是沒有實踐過,肯定無從下手。)

  (點名學生回答,果然不知鑒賞)

  師:這首詞的表面意思弄懂了沒有?

  生:沒完全弄懂。

  師:那就再給一段時間,對照注釋和課后資料,仔細品讀。

  (生開始自行研讀)

  師:要注意作者在詞中究竟表達了怎樣的情感,為什么如此寫。

  (師巡視)

  師:看完了沒有?

  生:看完了。

  師:那好,我請幾位同學來談談自己讀后的感受。

  生:我覺得作者抒發了胸中的豪情壯志,如詩中說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就體現了詩人的豪情壯志。

  生:作者有憂患意識,如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句,就表明作者對國家的憂慮。

  師:恩,說得不錯。我們一起來深入探討。要深入詩詞,也應像散文一樣,先了解作者寫了些什么,我們首先看作者上下兩片分別寫了什么內容,然后再深入理解。

  (師板書上片、下片,并要求學生總結出內容)

  生:上片先寫景,后提問,下片寫回憶。

  師:好,作者寫景寫了哪些景呢?

  生:看萬山紅遍萬類霜天競自由

  師:他怎樣寫的?可以根據詩詞內容想象一下,他此時在哪里?

  生:站在秋風中,在橘子洲頭。

  師:是的,他迎面看去的萬山是哪里?

  生:岳麓山。(因為我們是長沙的,學生很清楚是怎么看的,這一點我們占了地利)

  師:那是

  生:遠景。

  師:后面漫江碧透呢?

  生:近景。

  師:再后面的鷹擊長空呢?

  生:上面,高處的

  師:怎樣才能看到?

  生:抬頭,哦,是仰視。后面看魚是俯視。

  師:是的。就是說詩人的視野很開闊,不僅有遠看近視,還有仰視俯瞰,所寫的景物空間范圍很大,后面又寫萬類霜天競自由。前面的可以說是特寫鏡頭,后面的萬類句則是將視野伸展開來,觸及到所有生物。我們學習散文時就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描寫中融入了作者當時的心情,這些景物實際是有意蘊的,我們一般提到秋天,會說它哪些特點?

  生:蕭瑟、凄涼。

  師:是的。秋天是白花凋謝、樹木枯木之時,但是此時作者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景象呢?

  生:一片生機。

  師:對,富有生機,而且是有色彩的。山是紅遍,水是碧透,這與一般寫秋的景色是不同的,如果作者此時的心情是愁苦的,他不會如此寫,比如《天凈沙·秋思》

  (生背此曲)

  師:正因為愁苦,才會描繪枯藤等物,而此處作者描寫的是萬山、層林,是在長空中搏擊的老鷹,那他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生:說明作者心胸開闊,有進取心。

  師:我記得初中時學過曹操的《觀滄海》

  (生開始背誦)

  師:你看,曹操說是去觀海,但他僅僅只是看海嗎?

  生:不是,還看到日月星辰。

  師:日月星辰與海的關系又怎樣?

  生:大海包容了日月星辰。

  師:這表明曹操怎樣的心胸。

  生:包含宇宙的心胸。

  師:所以他說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什么志?

  生:他的勃勃野心,想一統中國。

  師:是的。那么我們來看毛澤東接下來的提問。蒼茫大地指什么?

  生:中國。

  師:那是什么意思?

  生:誰來主宰中國的命運,民族的命運。

  師:這個問題不是一般能提出來的,沒有雄心壯志的人不會這么說的,比如我們學過歷史,陳勝說過

  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師:他在耕作時說

  生: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師:他最終成就了大事。再看本詞的作者,面對當時的時代,他看到那些有生機的景物,心中油然而生豪情,由此提出誰主宰國家民族命運的問題。

  師:剛才我們分析下片是寫回憶,我們說提出了問題,就要

  生:回答。

  師:但下片寫回憶,作者是不是沒有回答上片的問題呢?

  (生討論)

  師:好,停止討論!有哪位同學能說說自己看法嗎?

  生:我認為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回答了問題,說明是與作者一樣的有志青年、同學主宰命運。

  生:我認為最后三句話指出了由誰來主宰,浪指的是全國人民,遏就是阻止,可以引申為控制,也就是說,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可以主宰國家命運。

  生:我基本同意剛才那位同學的觀點,但我認為并不是全國人民,而是知識分子,有志氣的知識分子。

  生:我認為下片并沒有具體指出是誰,下片的寫法比較含蓄,作者回憶了往昔的同學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指陳時敝,但具體誰能主宰國家民族的命運,作者并沒有說出來。

  師:討論很精彩。總結一下大家的發言,有認為是有志青年,有認為是全國人民,有認為沒有直接說出來的。我們鑒賞詩歌,一定要立足原文。我們看回憶的對象是誰?

  生:同學。

  師:是和他一起求學的同學,作者回憶了他們那時哪些事情?

  生: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師:那是什么意思?

  生:批評時局。

  生:他們有志向,希望能干一番大事。

  師:我們再看,中流擊水,一看到中流,我們會想到一個成語,是

  生:中流砥柱。

  師:中流砥柱是什么意思?

  (生齊答)

  師:好,我們明白了中流砥柱的含義,那就應該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作者提了一個問,表明心中還有疑惑,再看,這首詞是什么時候寫的?

  生:1925年。

  師:是啊,1925年寫的。此時離他求學的時候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那時的同學有的沒有聯系了,作者也不知道他們現在的情況,所以用一個問句來結尾,表明他什么心情?

  生:哦,可能有的同學志向改變了。

  師:對!問句的用意就在這里。如果志向沒變,那么這些同學可能會成為國家民族的主宰,如果變了,可能就不是了。所以作者在此處還是含蓄的回答了上片的問題。好,對《沁園春·長沙》,我們就學習到這里,希望大家課后再仔細品讀,并能夠背誦。

  本課時的教學,自我感覺不好。只有朗讀落實了,但后面的詩歌鑒賞,學生做得不好,我的引導也不很好,基本上學生是在我的提問下完成的,牽了學生的鼻子。

  不過,可能剛進高中,要學生就有那樣高的鑒賞能力,是不實際的,我希望以后能好一點。

  上面是在實驗班的基本的實錄,在我自己班上時,有一個小變動,就是要求學生自行研讀后,有學生提出問題,即不知道全詞最后三句話的內涵,后面就圍繞這個問題進行分析,探討,過程與上面的基本相同。

【《沁園春-長沙》優質課實錄】相關文章:

沁園春長沙教學實錄10-26

《沁園春長沙》教學實錄08-12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10-08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08-20

沁園春長沙的課堂實錄08-17

《沁園春·長沙》的課堂實錄06-25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01-11

《沁園春長沙》教學實錄 6篇08-23

《沁園春長沙》教學實錄 (6篇)10-26

沁園春長沙教學實錄4篇11-0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美女在线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国产高潮视频 | 好吊操好吊妞在线观看妞 | 一本在线观看资源网站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