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勸學》教案

時間:2024-10-29 04:47:57 勸學 我要投稿

高中語文《勸學》教案

  教學背景

高中語文《勸學》教案

  嘗試把文言文教學和議論文寫作教學相結合,摸索讀寫結合的新方法。

  實施策略

  本節課設計通過對課文的講解,給學生傳授三大方面的知識

 。1)文中幾個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認識學習的重要性和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堅持不懈的道理;

  (3)學習議論文的寫作,掌握其中的一種論證方法和運用分論點的方法構思的技巧。

  教學努力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

  主要是以教師講解和學生閱讀歸納以及讀背相結合,通過學生的朗讀熟悉課文內容,通過幻燈片展示引導學生背誦課文,并且直觀學習分論點對中心的論證所起的積極作用;掌握議論文要講清的三大內容(講清“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

  實施過程:

  一、作者簡介:

  荀況(約公元前313年~前238年),趙國人。戰國后期的思想家、教育家,當時人們尊稱他為荀卿。晚年到楚國,春申君任他為蘭陵令,以后居于蘭陵著書,死后葬于蘭陵。

  荀況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強調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后天環境和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三十二篇!秳駥W》是《荀子》的第一篇,它集中反映了荀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國古代論述學習問題的一篇重要。全文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學習必須長期積累,堅持不懈、用心專一的道理。

  二、解題:

  《勸學》的“勸”起著統領全篇的作用。教師先在黑板上寫一個“勸”字,問道:這個字是什么意思?學生往往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勸告”。教師趁此在“勸”字后加上一個“學”,再問:“勸”是什么意思?學生才會領悟:原來它還有“勸勉”的意思。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給學生建立“注意中心”。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目的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展才能,培養高尚的品德。

  三、學生試譯全文難句,教師點撥指正:(此內容略)

  四、講解設喻的運用,并分析

  說明:設喻是一種說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論證,稱為“設喻論證”。(通常又稱為“比喻論證”)其基本原則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即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和現象來說明深刻的道理。(寓言也是設喻的一種,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劍”等。)

  (一)、誦讀分析第l段并分析。

  1、 誦讀的準備。先給下列句子劃分節奏(學生試劃,教師糾正):

  2、 學生練習誦讀。

  先自讀兩遍,再由教師領讀一遍,然后檢查學生試背,指出關鍵在于要理清文理。

  3、第一段: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觀點

  1、 提問:這段話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觀點的?(起句和結句)

  2、提問:開頭說:“學不可以已”,下面接著有一連串的設喻,這些設喻是證明這個觀點的嗎?(不是直接證明這個觀點,而是用來證明結句這個觀點的。)

  3、提問:起句和結句所表述的觀點又是怎樣的關系呢?

  (后者用來證明前者——“博學而日參乎己”有“知明而行無過”的功效,所以“學不可以已”。)

  4、提問:在“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這句話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

 。ㄒ安眲t“不可以已”;“日”亦有“不已”之意。)

  第二步:弄清設喻的內涵

  1、提問:這段話中的設喻可分幾組?

  2、提問:這三組設喻是否可以認為這是簡單的重復?(不是,因為三者的角度不同。)

  3、再問:角度不同表現在什么地方?

  熟練地誦讀這一段。

  學生參照幻燈片齊背一遍,先自查、互查,后由教師檢查。

 。ǘ、誦讀第二段并分析。

  第二段文理分析,教師提出幾個問題,以學生小組討論分析為主。

  1、提問:本段有哪些設喻,先列舉出來。

  2、 問:這些設喻各有什么作用?

  3、 問:結句中“善假于物”是指上文四組設喻,它們是不是簡單的重復?所假之物的性質是否相同?

  學生熟讀、背誦這一段。

 。ㄈ、誦讀第3段并分析。

  第三段文理分析,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

  五、總結全文,結合議論文的寫作,輔導學生議論文的寫作。

  1、 中心內容。

  學不可以已(中心論點)(講清“什么”)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無過”——意義(分論點之一);“不已”才能“善假于物”——作用(分論點之二)(講清“為什么”)

  “不已”才能做到積累、堅持、專一——態度、方法(分論點之三)(講清“怎么做”)

  教師點撥分析:

  作者在本文中所論述的觀點,跟他的“性惡”說是分不開的。因為“性惡”,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為善,而改造的方法就是進行教育,這種教育改造,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所以又說“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2、 設喻的運用。

  本文的設喻有兩大特點:一是方式靈活,正面用同類事物并列設喻以加強效果;有時從正反兩面設喻說明同一道理,如“騏驥一躍……功在不舍”。二是反復設喻,使內容逐步加深。

  3、 對舉(對比)的運用。

  說明:對舉是一種行文方式,就是將有關的兩個事物(包括同類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時舉出,其句子構造也相同或大體相同。

  讓學生舉例(同類事物對舉,如“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等;相反事物對舉,如“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蚓無爪牙之利……用心躁也”。)

  六、布置作業

  1、 熟練背誦全文

  2、 完成作業“思考與練習”三、四、五

  教學反思

  這節課對文言文和作文教學相結合的教法作了一次新的嘗試,讀、析、講的能力有所提高,可惜一課時的學習時間,無法從文言文的新課教學過渡到寫的能力的訓練,這是最大的不足。擬在今后的教學中,再次嘗試這種結合,希望達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高中語文《勸學》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勸學》教案8篇07-31

2021年《勸學》高中語文教案10-06

高中語文《勸學》教案(通用15篇)04-18

高中語文《勸學》學案11-02

高中語文《勸學》的教學設計10-31

《勸學》的教案07-22

《勸學》教案10-09

《勸學》的教案07-02

勸學 教案08-07

《勸學》教案12-2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97 | 一本大道在线播放欧美 | 日本一区动图视频 | 五月婷婷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最新精品露脸国产在线 | 中日韩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