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勸學 教案

時間:2024-10-07 20:11:42 勸學 我要投稿

孫權勸學 教案匯總6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孫權勸學 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孫權勸學 教案匯總6篇

孫權勸學 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了解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詞語,了解文言語氣詞所表示的不同語氣;

  3、在課堂上通過聽讀,小組討論歸納出全文的情節,讓學生學會抓住關鍵語句,理清文章的線索。

  4、與《傷仲永》的比較閱讀培養了學生知識的遷移能力。

  重點難點 1、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3、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4、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教具 多媒體

  教學方法 1、朗讀法。根據本文以對話為主的特點,引導學生反復朗讀。

  2、表演法。將本課設計為以學生表演故事情節,教師適時點撥教學形式,領會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再現人物形象。

  3、討論法。培養學生在課堂內外討論問題,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說到三國這段歷史正如歌中所唱:“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確實在三國時期出現了一批英雄人物,如曹操、劉備、孫權,真可謂三國鼎立水火不溶,但曹操又曾說過這樣的話:“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到底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對手曹操的佩服,對于孫權,我們了解他當帝王的一面,今天我們了解他的其他方面。板書《孫權勸學》

  2、簡介《資治通鑒》及作者司馬光(課件顯示,由學生看注釋一起填入關鍵詞語)

  資治通鑒,由司馬光支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三國到五代1362年的歷史。

  司馬光,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二、整體感知

  1、聽配樂范讀,整體感知全文。

  2、對照注釋,自讀理清課文情節。(顯示問題,允許討論)

  (1)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勸學)

  (2)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 (辭學——就學)

  (3)課文是怎樣表現目蒙學習的效果的? (通過呂蒙與魯肅的“議論”來表現)

  (4)魯肅與呂蒙一番交談后,有何舉動? (大驚——結友)

  (板書)

  孫權 勸學

  呂蒙 辭學——就學

  魯肅 大驚——結友

  概括情節:孫權勸學(詳寫)——呂蒙就學(略寫)——魯肅贊學(側面描寫)。

  3、課件顯示重要字詞,疏導理解。

  (1)當途:當道,當權

  辭:推辭

  治經:研究儒家經典

  涉獵:瀏覽群書,不作深入研究

  見往事:了解歷史。

  (2)a、蒙辭以軍中多務。

  b、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c、孰若孤?

  d、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三、品味語言

  1、學生分別扮演孫權與呂蒙,模擬人物進行對話,討論孫權說這些話,該以什么神態、語氣說。

  2、同學分別談談他們對三句話的理解,主要說說應該運用什么語調,語速,讀出什么情感來,以符合人物身份,能達到規勸目的,談完試讀。(課件顯示三句話)

  3、孫權勸學,語重心長,循循善誘。呂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學,效果如何?

  (全班分成兩組同學分角色朗讀,看誰的語氣語調揣摩得更準。)

  4、呂蒙讀后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通過誰的`所見所語來寫?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5、思考:孫、蒙對話與蒙、肅對話在情調上有區別嗎?

  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顯得鄭重親切,表明了君臣的關系;蒙、肅皆為同僚,對話有一種調侃的趣味蘊含其中

  四、說話訓練

  1、比較方仲永和呂蒙的變化,你有什么樣的啟示?

  呂蒙:當涂掌事,乃始就學。年長乃學,學有所成

  方仲永:五歲能詩,賢于材人遠矣。少年不學,一事無成。

  2. 當堂交流評點。

  五、總結

  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希望同學們多讀書,讀好書,讓好書伴大家健康快樂的成長。

  六、布置作業

  根據下面情境寫一段文字

  有一位同學,學習很好,成績也很優異,但她不愛勞動,你準備用你的語言藝術來規勸她。聯系你從《孫權勸學》中學到的規勸技巧,寫一段文字。(300字以上)

孫權勸學 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積累文言詞語,翻譯課文,知道作者、作品、及相關背景。

  2. 講述文章內容,背誦課文,揣摩語言,說出文章給人的啟示。

  二、過程與方法

  1. 課前收集有關作者等資料,孫權和呂蒙的故事。反復朗讀課文,揣摩文中生動的對話描寫,以及人物形象的刻畫。

  2. 小組合作,對比閱讀《孫權勸學》與《傷仲永》,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認識刻苦治學,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修養,于國于己都意義重大。

  2. 勉勵學生重視學習,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翻譯、背誦課文。揣摩文中的對話,感受人物形象。

  難點:美讀課文,讀出人物個性,讀出文章韻味 。體味對話的情味

  教學資源:自制多媒體課件;打印好的練習資料;學生課前收集的資料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活動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三國演義》主題曲,師生共同欣賞。《三國演義》這部作品道出了三國時多少英雄人物的英雄事,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孫權勸學》,了解一下三國時呂蒙的故事。

  (二)作者、作品及背景介紹

  1. 多媒體出示“司馬光砸缸”的圖片,請一位同學講講這個故事。

  2.學生展示交流課前收集到的有關作者、作品及背景 的資料。之后,多媒體顯示。

  (三)整體感知,背誦課文

  1. 初讀課文,準確認讀。

  多媒體播放示范朗讀,學生聽讀,掌握字音。教師提示一些字的讀音。請一位學生認讀,由其他學生訂正。

  2.譯讀課文,把握文意。

  1)學生自讀課文,參照注釋,理解字詞,翻譯課文。(有不會翻譯的地方提出來,小組解決不了的'提交老師)

  2)小組競賽。全班分四個小組,分發練習資料,完成后派代表展示。(文言字詞句解釋)

  教師指導,并適時點撥。

  3.理清思路,背誦課文

  概括故事情節,理清背誦思路。學生齊背。

  (四)合作研討,品析對話

  1)品析本文言簡意豐、富于情味的對話描寫,感受三位人物各自說話的口吻、神態、心理。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點撥。(課件顯示)

  2)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揣摩說話者的語氣,體會人物個性。

  3)積累成語“吳下阿蒙”“士別三日,即刮目相看”。

  (五)體驗反思,總結全文。

  提問:呂蒙由不學到乃至學有所成,這個變化過程給你什么樣的啟示?

  學生思考,踴躍發言。教師評議,贊賞中含期盼,給他們信心。

  (六)比較閱讀,延伸拓展

  比較閱讀《孫權勸學》和《傷仲永》,談談兩文內容、寫法上的異同。

  小組合作探討后交流。師生共同總結。

  (七)積累運用,布置作業

  1)積累有關讀書的名言。

  2)如果你的朋友也像呂蒙不愛學習,你會怎樣勸說?請寫一個片段。

孫權勸學 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翻譯課文。

  2.熟練的朗讀課文,最好達到背誦。

  3.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4.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

  教學重難點:

  1.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士別三日,刮目相待”等成語。

  3.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4.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教學方法:朗讀法,教授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平時你不學習或不做作業時,你家人都會怎么做呢?(學生回答)你們家里人都會苦口婆心的勸你們“還不趕緊做作業啊”,“作業不做,學習不學將來就沒有好工作”。而在三國時期,也有這么一位大將,他曾經追隨周瑜打破曹操于赤壁,曾經為孫權立下赫赫戰功,他就是呂蒙。孫權十分的信任他,可他有一壞毛病,就是不愛學習。今天孫權又來勸說他學習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么勸說的,勸成功了沒有。

  二、整體感知

  1.大聲朗讀課文,概述故事情節。

  故事情節: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終于學有所成,得到魯肅的賞識。

  2.簡要概括這篇課文的發展。

  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

  三、研讀課文

  1.孫權勸學。

  ①要求學生找出來文中的句子。

  孫權一勸——“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孫權二勸——“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②請同學朗讀,對照注解翻譯重點字詞與整個句子。

  你現在當權掌事,不可以不學習!”

  “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傳授經學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忙,比得上我嗎?我常常讀書,自認為很有好處。”治經:研究儒家經典;博士:專掌傳授經學的學官;涉獵:粗略的閱讀;往事:歷史。

  ③揣摩孫權勸說的語氣。

  一勸:語重心長的,威嚴的。

  二勸:語重心長,但又有點生氣,卻還是委婉。

  ④勸學的結果。

  蒙辭以軍中多務——蒙乃始就學

  2.魯肅贊學。

  ①呂蒙學成了嗎?你是從哪知道的?

  魯肅——“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你如今的才干謀略,不再是過去吳縣的阿蒙了!)

  呂蒙——“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對于有抱負的人,分別了數日后,就應當用新的眼光看待,長兄為什么認清事物這么晚呢!)

  ②你怎么理解魯肅“遂拜蒙母”的行為?

  一是側面烘托呂蒙學有所成,二也表現了魯肅惜才、愛才。

  ③學習成語。

  吳下阿蒙:即當年在吳縣時的阿蒙,或說是三國時吳國名將呂蒙,特指原來不好讀書的呂蒙。后泛指缺少學識和文才的人。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指別人已有顯著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來看待。

  3.分角色朗讀。

  ①全班試分角色朗讀。

  ②模仿表演。

  請四位同學分角色扮演孫權、呂蒙與魯肅,旁白。然后進行對話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語氣,體會說話時人物的心境。

  ③師生點評。

  ④以四個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

  四、拓展延伸

  1.呂蒙從不學到學的'這個過程,給了你什么樣的啟發?(結合課文內容多角度理解)

  從孫權:當你勸說別人的時候要有耐心

  從呂蒙:讀書的重要性,要虛心的接受別人的好意見,懂得不斷改變自己進步

  從魯肅: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別人,要有禮貌重視朋友。

  2.比較《孫權勸學》和《傷仲永》,談談兩文內容、寫法上的異同。

  從內容上看,都與學習有關,卻恰好一正一反,一是年長好學,學有所成,一是年幼不學,毫無所成,從不同方面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呂蒙接受孫權勸說“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有了驚人的長進,使魯肅不得不“刮目相待”。而方仲永幼年聰慧過人,卻因其父“利其然”“不使學”,而“泯然眾人”。

  從寫法上看,《孫權勸學》一文,以對話為主,言簡意豐。《傷仲永》敘議結合,借事說理。

  五、作業

  1.結合頁下注釋,鞏固背誦重要文言實詞和虛詞。

  2.背誦全文。

  六、板書設計

  孫權勸學

  《資治通鑒》

  孫權一勸又勸

  呂蒙辭學就學

  魯肅大驚結友

孫權勸學 教案 篇4

  一、教材內容分析

  《孫權勸學》一文是根據先前的史書改寫的。主要寫的是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佳話,文章記事簡練。

  二、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

  1、知識與能力:了解有關《資治通鑒》的文學常識;掌握文中常用文言詞語并理解課文大致的意思;理解故事所闡明的道理。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概括、表達等方面的能力。

  2、 過程和方法: 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 通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的

  不同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借助于多媒體和各種參考資料,引導學生朗讀、表演、討論,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分析、概括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懂得“開卷有益”,讀書有益于人的完善和發展的道理。

  教學重點:品味魯肅、呂蒙對話,分析人物形象,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學難點:聯系生活實際,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學生合作交流能力強,能自主學習并查閱相關資料。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探究引導策略:探討式學習;教師啟發引導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策略:建立小組討論、交流、合作的課堂氛圍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室

  資源準備:人教版八年級語文第二十二課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一導入。由《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敗走麥城”引入, 介紹孫權、呂蒙、魯肅,讓學生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激發閱讀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先介紹,老師再補充 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圈點勾畫、質疑問難、合作探究、對比閱讀、課外拓展等多種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構建新的學習模式。 學生細讀課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者是觸動心弦的句子。

  提示:四個人合作討論、理解、然后明確,適時請求老師點撥與補充。 設計意圖: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學生“開卷有益”的.道理。

  資源準備: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書到用時方恨少。

  二、介紹《資治通鑒》和司馬光。

  提問:你在預習中對作者和《資治通鑒》了解多少,由學生先介紹,不完整老師再補充。

  1.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2.《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 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的。

  三讀出自我,合作交流

  議一議:本文主要講了孫權勸呂蒙學習的故事,孫權為什么“勸”,是怎么“勸”的,“勸”的結果怎樣?

  四幫助學生通讀全文并理解文意。

  教學流程圖

  板書設計:

  孫權勸學

  《資治通鑒》

  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勸學、就學、議論、結友)

  七、教學評價設計

  在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探究、討論、課堂發言等給予及時的評價、引導和總結;課堂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本次課綜合性總結;課后,通過測試題和作業來作評價和反饋。

  八、幫助與總結

  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探究、討論、課堂發言等給予及時的評價、引導和總結;課堂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本次課綜合性總結;課后,學生之間相互評價網上的討論發言,教師給予引導與總評,并且對課堂延伸部分提出的幾個問題的探究情況作評價和反饋。

孫權勸學 教案 篇5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導入

  先集體背誦課文。預設:大多數同學背的不錯。還有幾位同學不熟。所以老師經常會遇到這樣的難題:對一些不肯用功學習的同學應該如何勸導他呢。無獨有偶,三國時,孫權也遇到了這樣的難題,他怎么勸的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孫權勸學》。(板書課題及作者)

  2.了解作家作品

  誰能簡介作家作品,要求背著說。

  二、引導自學,發現問題

  1.根據你們的學習經驗,你覺得本課我們應重點學習什么。(提示:知識、寫法)

  認定目標:學生根據所學參與確定學習目標。師總結出示目標。

  孔子云:“學然后知不足。”教師云:“自主學習,體會深刻。”專家說:“喂大的學生是無能的學生。”現在你們就自己動手,豐富頭腦吧。

  出示自學提示: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自讀,并隨時了解學生自讀情況)

  三、點撥導學,合作探究

  (一)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今天你們是燒多大的火呢,誰來說說你的疑問。

  學生提出小組內沒有解決的疑問。

  競爭促進合作,我們分組分角色朗讀課文,看哪組能把文中的人物讀活。(分旁白、孫權、魯肅、呂蒙)

  (二)全班分角色朗讀課文

  幸運總是愛給有準備之人的,智慧之花會落入誰家呢?

  (三)備選題目。

  由學生自選人物。點擊后直接鏈接到備選題目中的某一道題。

  然后教師給小組打分。

  張弛有度,緊張過后我們一起來思考。

  (四)思考討論

  1.概括課文主要情節。(板書)勸-學-贊

  2.課文在情節詳略處理上有什么特點?引申出文章重點在勸及側面描寫的作用。

  如果我把后兩個情節改一下: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蒙侃侃而談。你看如何?

  3.如果把課文的題目換成“刮目相待”怎么樣,說說你的意見。

  預設:本文重點寫的是勸,比較有特色的也是勸。看來勸中有深意。

  從學生的回答中導出本課重點及難點:體味人物語言的情味。

  揣摩并想象人物的語氣、神態和心理,擴寫其中的某個片段或某句話。

  設置意圖:為了讓學生體驗本課主要內容和寫作特點,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如果把課文的題目換成“刮目相待”怎么樣,說說你的意見。然后從學生的回答中導出本課重點及難點:本文重點寫的是勸,比較有特色的也是勸。看來勸中有深意。為了讓學生體味人物語言的情味。

  我一改以往的'直接提問:你從對話中感受想像到了人物的何種心理和神態。因為這樣,學生不能真正切實感受到人物的語言情味。

  對這個重點和難點我是這樣處理的:

  教師先做示范:

  然后,我鼓勵學生超越范例進行寫作練習。下面就是課堂片段:學生練習。

  陳思宇:呂蒙暗自高興,想:魯肅既然如此說我,想必我的進步真是不小。當初聽孫權的話真是對了。現在我已文武雙全,由此看來,讀書真是受益不淺呀。想到這,不由自主道:“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聶藝菲:孫權心想:“呂蒙這個人物有的是勇氣,缺少的是智謀。如果多讀書,就會彌補這些不足的。那樣我身邊就會多了一位文武雙全的好將軍了。那樣,我何愁難以創建大業呢。想到這,孫權便苦口婆心地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政掌權,可不能不學習呀!”

  孫海清:魯肅面容可掬,心里想道:“這個呂蒙,如今不僅武功高強,居然也知兵法,懂謀略。與以往的那個呂蒙比起來,真是煥然一新,真讓人大吃一驚。說道:“你現在的才略,不再是當初的那個不讀書的阿蒙了。”又想:這回我應該與他結為兄弟,以后對我也有幫助,否則,豈不可惜了。于是結為好友而別。

  四、當堂訓練,內化所學

  還記得我的那個難題嗎。司馬光老先生教了我們這么多勸的藝術,你們也一定會是個優秀勸解員了吧。那就幫我勸勸他們吧。

  設置勸學語言情境,進行對話描寫訓練(見課件)。

  楊勝男:“學無止境,以后的日子還長者呢!現在苦點累點,以后就會苦盡甘來的。你現在的問題是不會合理安排時間,改進學習方法后,你會更棒的!”

  趙倩:其實學習方法和心態很重要。有了好的學習方法并能合理地安排時間,學起來就不費勁了。一個人如果沒有正確的學習態度,那么學什么都是白學,因為他根本就沒用心學。如果把學習當成樂趣,不也是很好嗎?

  徐德漩:爸爸,您還是需要學習的。學無止境,如果把知識比作海洋,您學到的只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所以只有不斷的學習,才會彌補我們的不足。那樣您就更受別人尊重了。

  王雪:爸爸,社會在進步,不能因為學歷高就不學。還有許多的新鮮知識等著你去學,有許多新的事物等你去發現呢。不學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

  李丹:不要找客觀理由,我是領導,但現在還得學習呢!咱們倆現在有可比性嗎?沒聽過:“活到老,學到老。”嗎?學習對工作也有幫助呀!現在還有老年大學呢!再說了,工作干好了,還能加工資呢,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王藝學:爸爸,知識永遠是新鮮的,即使對老人也是。一個八十歲的老人還學會了好幾門外語呢!所以你也應該學習,再說,你如果博學些,您的下屬不是會更欽佩您嗎?你工作不就更好做了嗎?咱們倆一起學吧。

  王彬:學習是你的唯一出路啊。只有好好學習,才能日后回報社會,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你看我,以前不學習,成績倒數。現在我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用心學了,也從中體會到了樂趣。你也試一試吧。

  五、反思總結,質疑求學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它文質兼美。生動的述說、形象的描繪、深刻的內涵都會啟迪著我們。

  從這個故事中你得到怎樣的啟示?

  學貴在反思和質疑。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或疑問嗎?

  你能用一句話總結一下嗎?

  六、分層作業,異步達標

  必做題:用成語“刮目相待”和“吳下阿蒙”造句。

  把你揣摩并想象人物的語氣、神態和心理,擴寫其中的某個片段或某句話。

  選做題: 仔細閱讀課文,想想呂蒙變化對你有什么啟示,請用300字以上的文字談談自己的感受?

  后記:

  我們學校所進行的“創建新課堂、構建初中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中要求課前展示教學目標,我要求學生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體會本課學習目標。這樣學生通過學習體驗能主動有意識地掌握學習重點。

  從我的教學實踐中就可以感受到讓學生先體驗,他們就會有一個生動具體的感知,這樣才會觸發他們擁有探索的欲望,求知的渴望。并且探索后的收獲會讓學生欣喜不已從而銘記在心。

  實踐證明我的教學設計既讓學生切實感受到人物的語言情味又能在體會理解課文的重點和特色時得以寫作上的訓練。

  從課后學生的作業中也能看出學生文學素養在提高,有的還能熟練地運用古文去擴寫。

  例如,附學生作業舉例:

  周鴻基:受到輔導后,他的成績突飛猛進,真應對他刮目相待了。

  佟佳:幾天前,他還是個淘氣包,現在,他懂事了,知道用功學習了。真可謂“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了”

  崔浩然:你現在知識如此豐富,再也不是當初的吳下阿蒙了。

  邵丹:他以前什么都不知道,現在卻宛如一位學者,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了。

  從課后作業中能看出大多數同學都能感受到每個人物的心理,揣摩出人物的神態。

  徐德漩:肅想:蒙不過是個只知弄兵器的武夫,才疏學淺。我難為難為他,也好讓他知道打仗不能只靠硬拼。于是開始談論兵法,沒想到,呂蒙的回答竟很有見解。他十分驚訝地說:“你今天的才干不再是當初的那個阿蒙了。

  王翹楚:當魯肅尋陽時,呂蒙與他大談破魏、蜀之道,講的精妙之極。魯肅大驚道:“以你現在的才能和謀略,已不再是以前的那個吳下阿蒙了。

  張燦宇:蒙談了一會軍機大事,也想趁機嘲諷一下呂蒙的才疏學淺。不想,待魯肅講完后,呂蒙就事論事,侃侃而談,借古喻今,頭頭是道,直說的魯肅張口結舌、目瞪口呆。驚呼道:“呂大人今日的才干和謀略,再也不是當日的吳下阿蒙了。

  姜楠:你今天的才學已在我之上,你過去武藝過人,英勇善戰,今又文才非凡、真是文武雙全,再不是原來的吳下阿蒙了。我東吳又添一人才啊!

  王迪峰:初,孤令卿當涂掌事、,乃因卿有治軍軍平戰之勇。而卿之智術淺短,誠不可做大事。孤拒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欲內修政務,卿不可不學!

  汪瀾:肅與蒙論議,知蒙羞于兵法,厭讀兵書。故,初欲使蒙難堪。奈何!今日之蒙,非復吳下阿蒙。實乃一博學將才。遂嘆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肅思之,吾應與之交好,此乃真博學矣!

孫權勸學 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能理解課文內容大意,并背誦全文。

  2、在感知語句大意的基礎上,揣摩重點詞語的含義。

  3、品味人物對話并說出通過對話表現人物特點的作用。

  4、領悟讀書有益于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學重點】

  品味對話并說出其中表現人物形象特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設計】

  1、導入:

  同學們喜歡看《三國演義》嗎?知道孫權、呂蒙、魯肅是怎樣的人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資治通鑒》里的一則關于品蒙讀書的故事。(板書課題)

  2、學生自讀題解,畫出其中介紹《資治通鑒》和司馬光的文字。

  3、翻譯課文:

  ⑴ 齊讀課文。

  ⑵ 對照注解,自行翻譯課文。

  ⑶ 根據你對下列詞語所處的上下文內容大意(語境)的理解,揣摩其含義(板書)。

  初 謂 豈 邪 掌 但 耳 熟若 就 遂

  ① 四人合作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

  ② 全班討論翻譯課文

  5、分角色朗讀:

  ① 先同桌練習

  ② 再請三位同學朗讀

  ③ 討論

  孫權:善勸,又可以感到他對呂蒙的親近、親心、期望,語重心長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魯肅:情不自禁的贊嘆,十分驚奇的神態。

  呂蒙:頗為自得的神態,以當之無愧的坦然態度,表明自己才略長進之快之大。

  6、小結:

  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魯、呂的話則有調侃的意味,他們一唱一和,互相打趣,顯示了兩人的真實性情和融洽關系,表明在孫權勸說下呂蒙就學的結果,從側面表現了呂蒙的學有所成,筆墨十分生動,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處。

  7、質疑問難

  8、鞏固拓展:

  ① 試背課文(比賽)

  ② 呂蒙讀書迅速長進對你有什么啟示?

  全班討論

  9、作業

【孫權勸學 教案】相關文章:

《孫權勸學》教案10-28

《孫權勸學》的教案08-18

孫權勸學教案07-03

孫權勸學教案08-15

《孫權勸學》優秀教案07-15

孫權勸學教學教案08-19

孫權勸學教案范文08-03

《孫權勸學》精品教案10-19

關于孫權勸學教案08-14

關于《孫權勸學》教案06-1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天堂在线怕怕视频 | 亚洲天啪视频在线 | 欧美成αⅴ人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 日本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