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的優美散文

時間:2024-09-05 20:23:11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鄉愁的優美散文

  不論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有多少的高樓大廈,在我們的心目中,始終思念著家鄉。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鄉愁的優美散文,歡迎閱讀!

關于鄉愁的優美散文

  粽香里的鄉愁

  按照蘇南人的習俗,石榴花紅、梔子花開的農歷五月初五前,家家戶戶都是要包粽子的。除了藉以緬懷先賢,調劑家人口味才是真正的動因。

  心細如針的母親會提前買回生長于太湖邊翠綠清香又寬厚的原生態蘆葦葉,回家后分五六張一小把扎好,掛在陰涼處備用。包粽子前,先將粽葉拿到河埠去洗刷干凈,再放到大鍋內蒸煮,用清水漂洗后,置于大木盆里待用;糯米自然是要選用優質上品的,預先淘洗清爽,瀝干水即可使用;粽子的餡,那要根據家人的口味喜好,除了有用醬酒鹵好的塊肉,還有咸鴨蛋黃、紅棗、蠶豆瓣、紅豆、豌豆等。母親是個普通勞動婦女,在當時家庭經濟比較拮據的情況下,心靈手巧的她總是想方設法弄些各花式的粽子餡,窮盡心思也要為家人制造些驚喜。

  看母親包粽子,是件很享受的樂事。

  正因如此,每次我都會乖乖地搬個小凳子,靜靜地坐在母親身旁欣賞。偶爾幫著打打下手,倒倒茶或剪剪麻線什么的。只見母親用靈巧的雙手從盆里撈起兩片粽葉,夾于左手中指和食指間,在右手的幫襯下,凌空輕輕一旋,粽子的外殼霎時便成型了。細心專注地裝進糯米、餡心后,用另一片粽葉將開口處封嚴,母親便利索地拽來備好的麻線,一端用牙咬住,一端用手抓著在粽子上來回繞幾圈,扎實捆牢,打個活結,一只有棱有角硬邦邦的小腳粽子頃刻就誕生了。母親包粽子的手勢之靈巧、速度之迅捷、動作之精準,半點不亞于紡紗織女。母親包的小腳粽子,形態纖秀,堅緊飽滿,再怎么蒸煮也不會泄漏,可謂功夫不凡,實力深厚,每每都能贏得街坊鄰居和親朋好友的贊美。包的枕頭粽子、菱形粽子也有模有樣,不同形狀的粽子,主要是用來區別粽餡的,譬如紅豆、豌豆或豆瓣粽,肯定是包尖腳粽;而鮮肉粽,那必然是枕頭形的;至于咸鴨蛋黃與紅棗粽子,一般包成菱形的。

  家里人多,消耗量大,母親包的粽子肯定不能少,所以每回都要包上二三十斤糯米,通常情況在吃罷午飯便動手了,一直包到傍晚,整下午坐著累得腿麻背疼直不起腰,可母親總是笑呵呵、樂陶陶地操勞著,從未聽到過半句怨言牢騷。不善言辭的我,只能投以母親充滿感激之情的`眼神。

  粽子包好后,燒煮的任務就落到了父親的肩上。在此之前,父親早已備好許多曬干的樹枝、木棍等硬柴,整齊地堆碼在灶頭旁。燒粽子是項有技術含量的活,沒點功底是難以燒得好的。首要的是肉粽、蛋黃粽必須與其他粽子分開燒煮,以防串味;其次需勤觀察、常添水,始終保持鍋里的水位超出粽子,不使粽子露出水面而致米粒、餡心夾生。再之,便是火候的掌控。大火將鍋里的粽子燒開后,就得用不溫不火的文火慢燒細煮。燒一大鍋粽子,夠父親忙碌三四個鐘頭的。硬柴燒下來的炭火后勁十分大,即便熄火了余溫也很有力道,所以一般都會將鍋內加滿水讓粽子燜在鍋里,以充分利用熱能,將粽子煮透燒熟。焐到次日的粽子,晶瑩微黃的脂膏都已經流出來了,粽子外圍的米都已黏連在了一起,吃起來特別軟糯香酥。

  裊裊炊煙冉冉升起來了,千家萬戶燒粽子散發出來的馨香,彌漫在故鄉桃溪的大街小巷上空,一種莫名的興奮感會油然而生,壯觀而又誘人。

  在資源奇缺、物質匱乏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能品嘗到粽子絕對是令人羨慕的奢侈事情。所以當我清晨吃過粽子背起書包去上學時,渾身流溢著幸福之感,心情也像五月的天氣晴朗而透明。放學回到家后,放下書包,便急不可耐地拿起紅豆或豌豆粽子,蘸上些綿白糖,津津有味地啃著,心里像灌了蜜似的舒坦。

  后來,我離開故鄉,到外地讀書、工作,便很少吃到那浸透著親情、飽含著愛意的獨特滋味了。

  疼痛的鄉愁

  幾天來,與一起考取到同所大學的高中同學結伴,像一些歡快的馬駒,游走于省城的大街小巷、商店公園,被深埋在興奮和新鮮感里

  這個晚上,正是中秋節,系里特意在教學樓前的空地上準備了一個篝火晚會。火堆設在教學樓前的一片空闊地上,夜幕剛剛罩住蓊蓊郁郁的樹木的時候,火堆被點燃了。火苗一截截向高處躥,火光一點點明亮起來,映得許多陌生的面龐像是涂了細膩的油彩,比白天更為生動。正在這個時候,隔著細密的柳枝,我看到不遠處的樓頂托起一輪圓月。

  這輪圓月恰如烤熾通亮的烙鐵,“哧啦”一下就烙在我心上。從來沒有感受過想家的感覺會是疼的。其實,此前也沒有真正離開過家。現在隔著遙遠的距離,才覺得那個簡陋的`農家小院不只是自己的棲身之所,也是心靈的寄托之地。此時,想那小院應是沐在清亮的月輝里,一個蒼老的身影站在月光里,正是我的老父。

  我背著行李卷、手提小木箱走出那個小院的時候,已經是一只駛離港灣的小船了,只是我自己當時沒有意識到。我心里明白在這個校園也只是暫作停泊,對于前途自己無法預知,更無法把握,當再次起程向前時,是“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凄清孤寂,是“陰風怒號,濁浪排空”的驚駭險境,還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順風順水?

  此時,一個男聲從火堆旁傳來:“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有我可愛的故鄉”我的故鄉沒有桃花,浮現在我眼前的是夏天遍地金黃的麥浪,冬天雪白寂靜的田野;低矮的屋檐,高砌的石階;披著厚重棉襖的男人,頂戴花花綠綠頭巾的女人,光腳在水渠里玩水的孩子們;綠色草地上放牧著的靜靜羊群老父親佝僂身子扛著鐵锨從家里走出,小腳的母親背著草捆從細細的田埂上走過,兄長在大太陽下面弓著腰,從揚起輕塵的黃土上拔下已經成熟的麥子,小侄女如花初綻的笑靨

  原來,家在心里,心在疼處。

  何處覓鄉愁

  1687年,瑞士有一位叫約翰納斯·胡斐的醫生,撰文記述一名患了怪病的大學生。這名大學生因為非常想家而病入膏肓。醫生給他開了許多藥都不見效,只好建議他回家休養。沒想到,只是“回家”這個計劃,就令他振奮許多;在回鄉的路上,他竟然完全康復了!

  “鄉愁”是一種病,根源在于你的記憶,你對家鄉的記憶。

  對家鄉的認識,只有在你走出家鄉,看到了另一處地方時,方才開始。

  人們離開家鄉,或是因為對異地的向往,或是因為要向上奮斗,擺脫貧窮……但,當你千方百計登陸異地后,思鄉之情卻油然而生。

  記憶里,老家寬大的胡同口,遮天蔽日的大樹,鄉親們坐在樹下談笑風生。天空是綠色的,那是大樹的綠蔭暈染到天上的效果。

  老家的夜晚,天藍得發黑,滿天繁星又大又亮,像一顆顆鉆石閃耀光芒。當你輕輕入睡的時候,窗外草蟲啾唧,包圍著你的夢鄉——雖有萬千只蟲類歌手合唱,那卻是一晝夜中最靜謐的時刻。

  令我們深感失落的是,如今在都市的燈光污染下,我們都不太有心思去看星星、看月亮了。當你翻閱老照片的時候,總能夠回想起一些陳年往事。但,隨著將照相機嵌入手機這一天才設計的誕生,再也沒有那些發黃褪色的老照片了——人們都在忙著即拍即刪。

  回鄉是治療思鄉病的最好辦法,因此每逢春節,許多中國人總是不顧一切要回家過年,就像候鳥要遷徙一樣。

  但你所落腳的城市在巨變,你遠方的故鄉也在巨變。只不過,跟都市的日新月異相比,中國的鄉村越來越變得不像昔日的鄉村了。每次在農村看到那些用紅磚和預制板搭建的千篇一律的.房屋,心里都不太舒服。而今的鄉村建筑比城市建筑更無個性。這也不能怪農民,因為他們只能買到這樣的建筑材料,他們也請不起設計師。就算是村里的富戶,也不過把門樓造得更高些,瓷磚貼得更光鮮些罷了。

  那些承載你兒時記憶,那些你在異鄉魂牽夢繞的大樹小河、老屋池塘已然灰飛煙滅,無影無蹤。當你滿懷疲憊,眼里擱著酸楚的淚,揣著一腔鄉愁,滿心指望“那故鄉的風和故鄉的云”能為你“撫平創傷”時,忽然感覺自己好像又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故鄉變成了另一個異鄉……

  確實,有很多事情,只有在回憶中才仍然一直存在著。有時我們根本無法再回到最原始的回憶里去,因為我們無法再重建當初的情景,而鄉愁給你的回憶上了色,讓它變得更加縹緲虛幻,令人惆悵。

【鄉愁的優美散文】相關文章:

鄉愁的散文08-01

鄉愁散文詩歌09-09

清秋鎖鄉愁散文11-01

鄉愁的散文詩06-30

鄉愁優美詩歌10-20

有關鄉愁的詩歌散文08-23

月色下的鄉愁網絡散文11-20

投遞鄉愁散文詩10-01

我的鄉愁散文(精選11篇)05-22

幾多鄉愁扇不動散文08-1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五月天在线视频婷婷播放 | 亚洲国产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字在线看 | 亚洲色影在线网站 | 婷婷综合缴情综免费观看 | 亚洲欧洲精品天堂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