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回眸散文隨筆
往事回眸 一.1958年的中秋節,我們通宵未眠.
不是為了賞月,而是為了完成偉大領袖提出的年產1070萬噸鋼的任務而奮斗。
那時,我在縣城中學上高中二年級。
一個一千多人的中學被全部動員起來。每班分成三個組,每組十六個人,全部集結在學校的東操場上。
東操場上,一座三米高的煉鋼爐正冒著烈焰。“一,二,加油!一,二,加油!”的口號聲響徹云宵!十六個同學跟著
口號,有節奏的推拉著旁邊的大風箱,奮力給煉鋼爐鼓風。
那時,小鎮上還沒有鼓風機,只好用人力驅動的風箱代替。推動大風箱很費勁,煉鋼又需要持續高溫,十六個人上去干兩分鐘,就要換另一批人。大嗓門的.體育老師擔任指揮,各個班的班主任臨場監督,我們上陣把吃奶的力氣都使了出來,真可稱得上是“輪番沖鋒”呵!
一輪皓月,掛在天上。絲絲白云,從月亮旁掠過,彷佛是高爐升騰的煙。后勤把月餅送到東操場上,我們每人都領到一個月餅。因為拉風箱體力消耗大,大家狼呑虎咽地吃著。一邊喝著開水,一邊用毛巾擦汗。又不時朝煉鋼爐的方向望去,期望煉鋼能夠成功。
記不清中秋那晚上陣拉過幾次風箱了,估計不下三十次吧?事后胳膊酸疼了好幾天呢。記得當時煉鋼用的原料是生鐵(蘇北地區無鐵礦石),為此,我把家里的鐵釘,秤鉈都交給學校了。還和同學們一起到老百姓家動員交出鐵鍋來煉鋼,理由是公社有食堂(那時,鎮上每個居委會都設立了食堂,各家都在食堂打飯吃),不需要自己開伙了。家里還要什么鐵鍋呢?砸碎了鐵鍋,上交作為練鋼的材料了。
奮戰了一個晚上,第二天終于出了“鋼”,我們跟著學校領導,抬著披著紅綢的,外面還看得見尚未融化的碎鍋片的“鋼錠”,敲鑼打鼓到縣政府去報喜。
【往事回眸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席慕容詩集回眸12-17
張愛玲的傾城往事02-23
青澀往事的散文02-15
往事成殤散文10-05
扶貧往事閱讀理解答案 扶貧往事侯德云12-13
賈平凹的往事06-17
冰心往事讀后感06-18
林清玄寫往事的文章02-13
有關鞋子的往事散文10-02
散文隨筆作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