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散文
聽著媳婦與兒子通電話時,提醒孩子那百般叮嚀的話語,又讓我回想起兒時母親的嘮叨,類似的情景依稀發生在昨天。
母親今年68歲了,在我的印象里,從我懂事的那一天起,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母親在操持著,父親在外地工作,母親不能依賴父親什么,只能一個人忙里忙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曾有過任何怨言。
記得小時候,我們生活的小縣城環境很差,常常塵土飛揚,而又經常無故的停電,家里點著煤油燈,常常在晚上或者陰雨天,我們兄妹三人都圍著母親,聽母親講有意思的故事。聽故事居然都盼著哪天天氣再變!因母親平時工作很忙,也只有這個時候,我們才能有大塊時間享受母親講動聽故事……母親給了我們無私的愛,也給了兒女博大的胸懷,亦給了我們一個美麗的世界!
現在,我明顯地感覺到母親在一天天老去,頭發白了一多半,臉上的皺紋也多了許多。母親因腰椎盤突出病常壓迫腿部神經,折磨她已經十幾年了,站久了或坐久了,都會腿疼,就是外出走動,也是走走歇歇,難受的程度只有母親知道;她不再喜歡吃那些青脆的水果和硬脆的食物,總喜歡吃些稀飯和一些很松軟的東西。母親真得老了,然而她的心卻不老,始終把對子女的愛融進了她如歌的歲月里……
小時侯家里沒有暖氣,只要天氣好,母親就會把被褥拿到院子里曬,被太陽曬過的被子總是軟綿綿、溫乎乎的,散發出一種特別的.味道。記得上小學的一個寒假里,我因貪玩天都黑了還沒有回家,母親急了,連曬熱的被褥都沒顧上收就到處找我,數小時領我回家后,被褥卻涼了,以至于我們當晚睡覺都沒有脫衣服......那一刻的母親,不是埋怨我貪玩,而是一味的責怪自己粗心……寫至此,淚水又一次打濕了我的眼睛。在這樣的家庭境況下,小小的我懂得了感受,學會了用眼睛和心靈感悟人生。母親的愛無聲,卻勝似有聲。
母親,在所有人眼里,都是慈愛、無私且偉大。我的母親也如此,有一件事給我的印象很深,記得小弟還在十一二歲時,一次從外邊拿回來六、七只雞,全部藏在院里的菜窖里,弟鬼鬼祟祟的行為引起了母親的注意。當發現那些雞時,母親并沒有打他,而是問清來龍去脈,讓我弟把那幾個偷雞的孩子全部叫到我家,對他們耐心說服教育,殺了只自家的公雞招待他們吃后,讓他們把那些偷來的雞都送了回去,這是對我們從小就驚醒品德的教育……諸如這些,都是我成長中經歷過的,在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里,母親做過多少不為我們所知的努力,是無法用情感的砝碼去稱量的!
人再大,不管你多大歲數,在母親眼里始終都是孩子。周末的一個早晨,家里的電話驚醒了夢中的我,拿起電話得知是母親打來的:“兒子,你媳婦的病最近好些沒有?我沒什么事,很久沒有見到你們啦,只是想聽聽你的聲音。”我的心被一種溫馨觸動了一下。我以為平淡如水的日子,沒有必要常向老人請安,卻忽略了人世間最寶貴的情感——親情的牽掛。我們每一個人,不管你多么忙,別忘記抽個空閑打個電話,報個平安,說聲問候,給親愛的母親。
說起母親,相信我們每個人的話題都很多,都會通過成長中的點點滴滴來感受母親的偉大,感動母愛的溫馨。在母愛寧靜的港灣里,總能撫慰我們那顆疲憊受傷的心,她的情愛,時刻鼓舞著我們,她對兒女的期盼永遠都是我們人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母親的心里,永遠升騰著一盞明燈,時刻點亮我們的心靈,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正如歌中所唱“母愛里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帶著我們飛到更廣闊的天地”!
我的母親,他和世界上千千萬萬的母親一樣,是兒女們前進的路上的一座燈塔!母親老了,作為兒女,我不知道怎樣才能報答母親的深恩!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散文】相關文章:
汪曾祺散文有何特點07-05
梁實秋晚年散文之情更濃12-10
易經:無所在無所不在10-15
梁實秋先生晚年散文情更濃09-04
梁實秋晚年散文的情更濃08-25
閃光的母愛散文10-06
余光中散文語言有何特點07-15
人生—成熟散文06-24
關于母愛的散文550字12-03
元稹《何滿子歌》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