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頭吹來夏季風散文

時間:2024-07-13 19:47:38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迎頭吹來夏季風散文

  誰會在意鄉村這樣一個夏天。太陽早早就升起了,云朵兒綿羊似的懶散在天空,在太陽的照看下溫溫馴馴。

迎頭吹來夏季風散文

  然而太陽雖然這樣猛烈,我卻進行了一次鄉村之旅,無非是想遠離喧囂和浮躁,尋一點心靈的慰藉。

  城鎮化的鄉村,拉近了與樓房的距離。鄉村的氣味,越來越難找得到了。現在,能保持原生態的地方不多,人們慣于趨利避害,有利可圖的事搶著干,能開發、可利用的地方都開發利用了,比如開發房產,建工廠,往小河小溝傾倒垃圾、淤泥……其余的,往往容易被忽略和淡忘。

  特別是城市化的邊緣,鄉村已變得支離破碎,難得有一塊凈土了。

  我自幼在農村長大,寧靜和淳樸的鄉村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心中的鄉土情結卻濃得化不開。我喜歡一年四季不同的季節到鄉下漫步,品味不同的季節情調。長日無事,我開始尋找一個季節的記憶和心靈的依托,感受一份山野的沉寂。

  夏季的陽光總是那么好,那么敞亮,陽光照耀著熱氣騰騰的土地。我漫步走上了河堤,河堤上長滿了艾蒿,迎頭吹來了夏季的風,這風帶著那五月艾特有的氣味在空中彌散。河堤遠離村莊,一望是大片大片的農田,讓人體會到田野的遼遠。我情不自禁地呼吸一口不帶污染的空氣,好好洗一洗被塵煙充滿的肺。

  田野走進了我的視野,遠山近水自成體系。正午時分,四野無人,觸目處蔥蘢翠綠。我感覺自己胸腔充滿了野性,于是敞開喉嚨大吼幾聲,卻驚飛了在田塍上覓食的鳥兒,田野給了我幾聲脆弱的回應。夏季是植物生長最旺季的周期,經過了春的滋潤,它們開始走向了成熟。

  河水貼著村莊、田野縈繞,一路延綿。它彎彎曲曲,轉了一個又一個彎。在河的岸邊細細的河沙上,長滿了矢車菊、馬齒莧、鐵芒箕之類的野花野草。在河堤的另一面,有一排相思樹,花開得正盛,黃燦燦,粉嘟嘟的,如此奪目,如此曼妙。風一吹來,滿世界都是花粉的香味,幾只鳥兒飛到對岸去,也會帶著濃烈的花香飄過河岸去。

  我貪婪地吸了幾口,那香氣直沁心底。

  蟬在枝頭起勁地唱著歌,沒完沒了,不知停歇。蟬鳴蛙噪,遠遠近近,起起落落。組成一曲大自然的交響樂。蟬的生命比較短促,長不過一個夏季。在它短短的生命里,它以朝露為飲,對風迎月而歌。想不到生命如此卑微的蟬,卻是如此地執著于生命的絢麗。

  當喧鬧變成了習慣,寧靜就成了可遇不可求。當下的蟬聲,反倒愈顯其靜,蟬鳴山愈靜,想必就是這種意境了。

  蟬聲,勾起我遙遠的記憶。小時候粘蟬,拿塊石頭到河西餅干廠宿舍前的橡樹狠命一鑿,只見樹上流下乳汁一樣的橡膠來,把橡膠往手臂上一抹,當手臂的橡膠干了以后,用手一搓,就有鴿蛋大小的一團,將它放在一個玻璃瓶里,泡上點煤油,第二天,瓶子里就是粘粘的一瓶膠水,用條又長又細的竹竿,在頂端蘸上點橡膠去粘蟬,蟬一旦被粘住,就“吱吱”亂叫、亂跳,逃也逃不掉。像這種游戲,我樂此不疲。

  想想那時也真單純,像粘蟬,摘個蜂窩之類的小玩意也能樂上半天。那時的游戲挺簡單,就算是一片樹葉,在我唇邊也能吹出動聽的音樂。

  想到這,我彎腰摘了一片草葉,輕輕地含在嘴里,想模仿鳥雀“啾啾”的叫聲,結果吹出來的曲調異常沉悶,像放屁一樣軟綿無力。我想,如果葉子是有記性的,它肯定失望。要知道小時候,我能摘一片草葉吹出幾可亂真的鳥叫聲,是那樣的清脆,嘹亮,連鳥兒也駐足傾聽,它們肯定妒嫉得雙眼發紅。

  仿佛拋掉那找不回的歲月一樣,我拋掉葉子,在河邊排灌站歇息片刻。排灌站邊有一棵高大的鳳凰樹,劈出了一大片蔭涼,鳳凰花開得正艷,一片緋紅,紅得耀眼。我伸展一下四肢,在樹蔭底下享受那習習蔭涼。這原始荒蕪而永恒的河風,清爽得讓人愜意,城里的空調,任你怎么調也調不出這種適意來。

  如果沒有風,也許這個夏季是枯燥無味的,這風制造清涼,成了我額外的獎賞。我擰開帶來的礦泉水,很恣意很舒心地喝了一口。涼風撲面,這里的空氣充滿著田野的清新。我真想這樣一直坐著,甚至融入到這棵樹去,充當一片安靜的葉子。

  在河堤那排相思樹下,有一頭牛正低著頭啃草,它正輕晃著尾巴,狀甚悠閑。一個小牧童,坐在相思樹下,正低著頭翻著一本書,看得入神。

  小時候,自己在野外放牛時,也總是揣一本小人書,低著頭看得津津有味。我家的牛看似老實,實則狡猾,瞅我不在意時,悄悄躥到禾田,啃起青苗來。等我發現,田邊的禾苗已短了一截。

  記憶閘門一旦打開,這些事仿佛就在眼前。

  于是興致頗高地沿著河邊走去,心情也在不知不覺間澄明恬靜起來。這種美妙的享受,我一刻也不想失去。

  河邊的修竹郁郁蓊蓊,青翠欲滴。當輕風拂過竹林時,竹林響起了“沙沙”聲,恰如天籟。這片竹林以毛竹、篁竹、簕竹居多,也有箭竹。這些竹子不慕繁花,每群居而自守。我對竹的喜愛大概是緣于竹子的清香和那脫俗的身影。竹與俗絕然對立,有道是:“吟松頌竹,身即脫俗”。蘇東坡更說過:“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可見,對竹的喜愛不乏其人。

  轉過竹林,在河的轉彎處,有一個人在捉魚。他手撐著一桿竹篙,撐著竹排悠悠地在河面上滑行,竹排前頭站著幾只鸕鶿,他把網下了一圈,然后讓鸕鶿下水捉魚,他一邊用竹篙拍打著水面,一邊嘴里不停地吆喝著,雙腿還不住地踩著竹排,竹排有節奏地“啪啪”打得脆響,那聲音傳得很遠,驚慌的魚在水中胡蹦亂躥,一條條被鸕鶿叼在嘴里。由于漁人早在鸕鶿脖子上套了一個圈,大條的魚鸕鶿吞不下,都被這個圈子阻住了,漁人卸下大魚丟進了魚簍里,卻異常吝嗇地將一條小魚丟進鸕鶿的嘴里。鸕鶿居然心滿意足地游走了,頭一擺,“嗖”地又鉆進水里。

  巧取豪奪歷來就是人類的本性,在這種場面更是表露無遺。我不由得替鸕鶿叫屈,不過轉念一想,便即釋然。我想鸕鶿是知足的吧,所以它才格外遵循著這種游戲規則。

  鄉野之地雖然沒有歌聲,卻也沒有喧鬧,雖然簡陋,又別有風情,在這里,我快趨麻木的聽覺和感觀神經得到了稍許停歇。

  我獨個兒在田間佇立,領略著鄉村之美。田地是農民生存的根脈,田野上流動著清新的空氣。這時,我聞到了夏風吹來的稻花香。稻田里的稻禾正在揚花,一縷一縷地滿含著誘人的香氣。稻在田里浪一樣地起伏,那股濃濃的稻香隨風四散,瞬間溢滿了整個田野。稻花香氣彌散開來,使整個田野清異常。天上飄著潔白的云朵,有一群飛來飛往的鳥雀,在田野間還有農民忙碌的背影,田野的景色不錯。這時,我真想在這遠離塵囂之地筑屋而居。

  河邊通往村里有一條水泥路,彎彎曲曲,卻拉得很長很長,一些地方,蝸牛在上面爬過了,留下黏稠樣的黏液,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有一只蜥蜴在凌亂的雜草叢中快速通過,它高昂著頭回顧來時的路,有點忐忑,又有點好奇。

  這是一個傍河而居的小村子,這些民居都是古老而素樸的,雖則比例不同,而結構卻是一模一樣。村外有綠樹環繞,有斜坡、土丘,于是樹便有了層次,與村舍融合參差,呈現出參差錯落之美。

  農舍盡管簡陋,我們卻沒法輕慢。

  以前,我父母每次走進家門前,總要拂一拂衣襟,拍打一下,抖落滿身的塵土,這才邁進家門。如今,鄉村已不復當年模樣,村已是城中村,地面也變成了街道或拔地而起的樓房。而我的父母,依舊故土難離。

  我的父親是個工人,母親在鄉下務農,小時候我一直跟母親在鄉下住。過的是黃泥小屋,一燈如豆的生活。后來進城了,生活有了質的變化,于是想接父母進城里住,也好享享清福。城里的生活多彩的,小販爭吵也能讓人駐足半天。可母親卻不想進城,說她離不開鄉下。其實,現在的鄉下,實質上已經被城市包圍了,完全失卻了鄉村的意味,鄉村的概念其實已是名存實亡,但她依然固執己見。

  她的固執這讓人感到難堪,唯一能做的,就是經常抽空回家探望父母。不過,每次探望父母,總會勾起我對當年在農村生活細節的點點滴滴。而所謂的鄉村,已經落入了記憶的那片天空里。

  村莊就在遠遠不經意的凝望里,過了河邊小村,上游有一座寬闊而堅固的石橋,以一種坦然的姿勢橫跨兩岸,往來汽車的聲音依稀清晰可聞。比之城市里各種噪音震耳欲聾,人流比肩接踵,這種聲音只是稍稍有些寬泛。

  正午的時候,來到了另一個村莊,就是通過那座石橋走過來的。路的兩旁,有不少農家小院,它們自成一統,但又各具特色,都有自己的小院,太陽直射進來,把小院照得透亮,雖然都起了小樓房,但仍保留著農村小院特有的本色。農家小院很質樸,有豆棚瓜架,絲瓜樁和豆莢樁,客人來了即摘即炒。在樹蔭底下有石凳和水泥茶幾,親友鄰里可以在這里把盞品茶,細話家常。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云朵在天空中緩緩地滑動著,我也一如天上的云朵一般優悠。并非生活真的很寫意,有時為了生活而追逐,奔忙,丟棄了許多生活本真的東西,少了許多閑情逸致。對于鄉野,一般人少有這樣的雅興。然而說不清為什么,我卻對鄉野一往情深。鄉間、曠野,雖然沒有什么秘密,且鄉下獨有的風景也不驚艷,有時還難以讓人全部讀懂它們。可在我眼里,它有如未經雕琢的樸玉渾金,具有天然的美姿,最能讓人們閱讀出純真樸實的鄉村之韻。莊子說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想,鄉村、山野也同樣這樣,雖沒有“遺篇妙字”,倒有不少天成之趣。

  但村民不會有那種感覺,他們讀不懂這些,原因是他們在這種環境世世代代地生活,已經習以為常了。他們手握的鋤把,雖然粗礪,卻磨得異常光滑,有一層油油的汗漬;他們的手,有一層厚厚的老繭,遇到荊棘也不為意;他們的牙也許不白,可笑起來卻最自然;他們端起碗吃飯,挽起袖干活;城市人則不然,他們皮細肉白,嫩嫩的手經不起磨礪,稍加勞動,就起了水泡;城里人對生活的態度也不一樣,他們洞悉天道玄機,甚至放大了的生活艱難,稍不如意,就統統都成為了發泄的借口,或者干脆轉換成另一種方式逃避。

  其實,人不刻意去追求什么,才活得自然。正因為如此,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鄉村的純樸。

  我對鄉村有種近乎固執的喜愛,每次無所事事時,我放下俗事的羈絆,走近鄉村來過濾自己的心情,從而尋得心靈上的休憩。每次都是一個人出行,一個人獨處,更能體味到靜的好處,內心也多了一份純粹,心境也歸于平和,總覺得天很高很藍,每一次的鄉野之旅,無疑是心靈放逐的旅程。借用我的老師陳喬先先生書齋——濾心齋的一副對聯來最恰當不過了:濾去七分俗濁,留存一點清明。

  人,因為有了精神而高貴,精神的差異往往是學識所造成的。有人以吃肉喝酒,杯盤狼藉之后摸著飽脹的肚皮謂之享受;有人以美女在懷,衾枕之間極盡綢繆為享受;有人以日進斗金,視積聚財富為享受……醉心于物質享受的人,不太注重生命的底色,難有高雅清逸的心境,與甘于淡泊的人相比,于精神層面上,卻是萬不及一。

  我流連鄉間的景致,鄉村的景致意味悠長。就比如習慣了熙攘紛擾,就會對寧靜充滿渴望。有一次,隨朋友到鄉下農村走了一趟,那純鄉村的感覺,格調異常悠遠,一下子占據了我的心。那泥土的氣息、草根的味道,又一次喚醒了我遙遠的鄉村記憶。那一刻,我昄依了鄉村。

  夕陽西下,鳥雀歸家,它們展開飛翔的翅膀和輕盈的身姿,消失在暮色中;茂密的崗稔樹叢,傳來了鷓鴣一聲聲:“不如歸去”的叫喚,側耳細聽,那聲音異常久遠,又相當熟悉。田野呼吸開始濃烈,霧氣張揚,一只只蜻蜓開始飛到了田野上。眼見天色不早了,我便開始踏上了歸程。

  牧童也開始牽牛回家了,一路遠去,仿佛踏進了夕陽里,遠看牛背上的夕陽,殘紅如血;歸巢的鳥擦著夕陽飛過,那景象又美到了極處。隱在翠竹里的農舍,幾縷炊煙裊裊升起,在夕陽的映襯下,仿如洇染的水墨畫,把鄉村浸染、氤氳著。眼前,落日是這樣的美,是那樣的清亮、瑰麗,眩目的鄉村景色一下子把我迷得癡醉。

  風吹來,云也卷過,帶來了夏日一絲絲清爽。這個夏季風在田野間穿行,如奔涌山泉一般流淌。我想抓住這稍縱即逝的夏季風,它卻在我指縫間從容溜走了。這風吹來不僅是涼爽,還夾雜著鄉村清新的氣息,這迎面吹來的夏季風,它會讓人記住整整一個夏天。

【迎頭吹來夏季風散文】相關文章:

溫馨的夏散文范文07-27

優秀散文:淺夏09-28

夏的音韻散文鑒賞08-18

夏時閑情-散文10-20

夏經典散文(精選25篇)06-29

中學優秀散文:灼夏08-29

夏風有脾氣散文07-10

游記散文《夏都西寧》08-19

梁衡《夏感》散文賞析06-24

夏末經典散文(通用21篇)10-3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午夜精品福利波多野结衣 | 在线观看日本亚欧视频 | 特级国产午夜理论不卡 |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级亚洲一级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看片一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