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石頭開出芬芳的花散文
“廣西作家半河池,河池作家半都安”,帶著對這句話的景仰和崇敬,我與家人驅車來到了都安瑤族自治縣的石頭開花景區。
景區位于都港大道旁的澄江鄉紅渡村長壽山上,距縣城約八公里。一路說笑,道平路暢,很快就到了。
長壽山很不起眼。在山腰停車場所見除了一個壽星公模樣的巨石,就是刻有“長壽山”幾個紅色大字的黑石提醒著游客——石頭開花景區到了。既無奇花,也無異草,云水無蹤,童山濯濯,一普通山爾。
沿石步梯順山勢前行,道路漸窄,草木稀疏。大片大片的黑色小峰林,好像煙火熏染了一般,嚴肅地,冷峻地散發出森然的氣息。它們既不答話,也無生氣,只用一種嘲弄玩味的表情歡迎著我們,表情是凝固的,神態卻是多樣的,好似從泥土中鉆出的萬千世界,被急驟噴發的維蘇威火山覆蓋,千萬年后,在風雨地發掘下,閃耀出另一個可詠嘆的龐貝。
箭豬護林,多寶魚,牛羊相會,龜蛇同壽,海枯石爛,瑤家臘肉,白云出岫,大地之母,天馬行空,瑤家山神……神似的,抽象的,意會的,比附的,都有那么一個名頭,真是群英薈萃——蘿卜開會!喧鬧的聲浪在寂靜的山頭無聲地傳播。
其實這樣的石頭王國在我的家鄉貴州也隨處可見。在貴陽市修文縣有個大石鄉,鄉政府駐地就是大石村大石板,那塊大石板有個籃球場那么大,大石鄉因而得名。全鄉約五十平方公里的面積,只有一萬多畝耕地,石漠化嚴重。相當長的時間里,玉米、番薯是主食,人畜的飲水和出行都相當艱難,喀斯特地形主導了這里的生態。在游人的眼中那千姿百態、千奇百怪的石頭們卻是以當地老百姓的艱苦生活作背書的,也無怪大石鄉是貴州省的一百個一類重點貧困鄉鎮之一了。
村民們沒有等、靠、要,政府也有計劃地指導和幫扶。他們在石旮旯里播撒下希望的種子,獼猴桃、丹參、核桃,各種經濟類作物的花朵綻放在石叢中,散發出迷人的清香。特別是獼猴桃產業,經過多年精心培育,已形成品牌優勢,修文獼猴桃遠近聞名,極大地提升了地方經濟,改善著當地百姓的生活。
一邊走一邊賞一邊比較著,不覺已至山道盡頭。
這里是一片圓弧形的山間洼地,建有一座木制亭閣,“石頭開花”的標牌赫然在立。哪有花?花在哪?游目四顧,還是那千瘡的山石,探出扭曲的面孔吸住逃逸的空氣,用力地鼓吹著,發出嗚嗚嗚地語鳴,好像在對我們訴說:在這呢!在這呢!打起了節拍,譜好樂曲,為花兒的舞蹈伴奏呢。
真是,那一朵又一朵的黑色玫瑰花形態各異,大小不一,在石板上,石罅隙中,石窩里這里一朵,那里一串,熱烈而又謹慎地開放著。有的完全舒展開放,花瓣已漸凋;有的嬌顏初露,羞澀難當;又有的正值青春勃發,裂石穿云,枯敗的松針雜葉飄染在四周,竟引來一只小昆蟲,在花蕊里進進出出,嗡嗡找蜜。
不知道都安籍的作家們到此采風時,將會以什么樣的文字來描繪它們的精彩,思緒飄揚,詞已窮盡。
在網上搜索都安旅游景點時我曾看到一則報道:河池市都安縣擁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十人,廣西作協會員五十余人,大批的文學愛好者活躍在社會的各行各業。這是讓人驚訝敬佩的一個群體,他們中有農民,有工人,有老師,有門衛,文學創作幫助他們走出大山,走出物質貧困,開辟精神的樂土。“都安作家群”聲名鵲起,成為喀斯特山區一股流淌的清泉,一團綿綿細致溫潤心田的行云。他們,是開在貧脊山地的精神之花!
站在百花園中,俯看著遠近次弟開放的石花,澎湃的心潮在山風中涌動。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只要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勞作,因地制宜,不放棄對生命本質的熱愛和追求,就是頑石,也能在荒漠的土地上綻放出屬于自己的那分美!
二零xx年二月二十一日
【石頭開出芬芳的花散文】相關文章:
塵埃中開出寂寞的花散文11-06
愛是心底開出的花散文隨筆11-06
那樣芬芳散文08-18
最好的生活是從柴火堆里開出玫瑰花網絡散文08-08
石頭贊散文09-27
蠻橫的石頭散文10-04
被遺落的石頭經典散文06-24
肋骨上開出了花詩歌10-21
池城芬芳萬千的散文07-24
詩歌草原上的芬芳散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