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篁嶺油菜花散文
三月的一個周末,應朋友盛情邀請,自駕小車從德興出發不到兩個小時,就來到了婺源的篁嶺村山腳下。這里山巒綿延,溪澗橫斜,山坡上成片的金黃。我們來這里之前,已經有很多游客了,熱鬧的游客與絢麗的油菜花交相輝映,成為篁嶺一道亮麗的風景。隨后,我們乘坐綠色的纜車從山下直達篁嶺古村,極目遠眺,遠處青山云海壯觀,隨處可見參天古木,數十棟古老徽派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嶺谷錯落排布,村子周邊萬畝梯田簇擁,梯田內一行行青青的油菜眨著金黃的眼睛,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璀燦盛開,掩映在層層梯田之中。
篁嶺古村,屬典型山居村落。如果說婺源古村是中國古建筑的大觀園,篁嶺無疑是一朵雅致動人的奇葩。掛在山崖上的篁嶺古村,地無三尺平,村民早已習慣用平和的心態與崎嶇的地形“交流”。家家門前植樹,高低有致的土院落擺滿了不知名的小花。屋后翠竹亭亭,古樟、紅楓林立,戶戶門前溪水潺潺,青石池內,游弋著五顏六色的原生態魚。兩旁徽式商鋪林立,前店后坊,茶坊、酒吧、書場、硯莊、篾鋪等等,充滿了古老而時尚的氣息。幾只麻雀自由地飛翔,在枝頭或飛進曬場啄食幾粒稻谷。它是鳥類中的“平民”,即使是人類最卑微的鄰居,我們也難得見到了。它們的淳樸和生氣,只有在篁嶺古村里,才可以自由飛翔,繁衍不息。
數百年來,篁嶺的村民們恪守自身經年,由于地勢復雜,村莊平地極少,村民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自家窗戶鑿窗采光,支架曬物,在屋頂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每年的收獲季節,房屋間成了曬簟的世界,村民們用眺窗為畫板,支架為畫筆,曬匾為調色盤,曬滿了紅辣椒、稻谷、黃豆等等。五顏六色的農作物與黑色屋頂之間重重疊疊,點線面構成的天然美景,讓人猶如進入童話世界,不由得從心里驚嘆:篁嶺真是造物主遺落在人間的一塊美玉。
得天獨厚的天然環境造就了篁嶺的山水。雖然有點落后,但是山水絕美。她像一本線裝的古書,書頁被上蒼之手打開,靜謐而俏皮地攤在小橋流水間。那書頁上發生在村里村外的悲歡離合,隨歲月隱隱約約而動,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回響。
在我童年的記憶里,家鄉的油菜花留給我最初的印象。那是在上世紀70年代初的鄉村,物質貧乏,唯有土地一年又一年為我們奉獻糧食,來養活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村里人。田野是我們的游樂場,在有太陽的冬天,袒露著肚皮曬太陽。春天來了,甲殼蟲從隱秘的卵里鉆出來,在空中快樂地飛來飛去。寂寞了一個冬天的孩子們,追逐著它們的影子,在田野里跑來跑去,常常鉆進那油菜花里。偶爾有一只鳥兒無聲息地劃過,飽食之后,深藏在綠樹叢中,婉轉地唱起了歌。這些花朵單一時是薄弱的,微不足道,甚至毫不起眼;在廣袤的田野里,那么稀疏,那么弱不經風,仿佛風一吹就要散架似的?墒,當它們聚集在一起,卻是那么波瀾壯闊,絲毫不被其他絢麗的色彩抑制。相反卻是如此驚心動魄,掠奪了我們的眼眸和靈魂。
三月篁嶺的梯田上,油菜花集中開放好像粉墨油畫。與桃花、梨花、杜鵑花等交相輝映,美不勝收。篁嶺人為進一步延展花卉主題,突破季節限制,在梯田上種植四季花卉,并以兩個月為周期更換主題,營造花海景觀、大地藝術。游客每次到訪都能欣賞到不同的景觀,體驗到別樣的感受。篁嶺被網友評為“全球十大最美梯田”。油菜花成為“中國最美鄉村”的特色景觀,曾獲得“中國十大花海”、“中國美麗田園”等殊榮。
離開了篁嶺,一路上還見到不少的車子驅使進來。是啊,無論是誰都會陶醉在篁嶺燦爛的油菜花里。此時此刻,篁嶺金黃的油菜花隨著春風舞動,像一張厚實的地毯,色彩清新地鋪在篁嶺的大地上,散發著勃勃的生機。再見了篁嶺的油菜花!相信來年你一定會開得更加璀璨,更加耀眼,因為你是篁嶺的希望。
【觀篁嶺油菜花散文】相關文章:
在幽幽的竹篁下散文10-22
嶺上行的經典散文08-25
洋槐樹嶺散文09-28
油菜花的散文08-07
獨行黃沙嶺古道散文07-12
油菜花經典散文08-30
篁碧,一方未染塵埃的凈土散文09-06
優秀散文:七嶺寨游記08-28
酒的分水嶺現代散文08-22
興安嶺的雪舞散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