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的煩心事散文

時間:2020-07-21 15:21:44 散文 我要投稿

四爺的煩心事散文

  一

四爺的煩心事散文

  四爺今年八十多歲了。按常理說,這個年齡至少已是四世同堂,但四爺卻依然形單影只,孤獨地一個人生活,唯一的光棍兒子大寶也離家在外四處飄蕩,很少回家看望他,所以四爺稱得上是個名副其實的留守老人。

  農歷三月的鄉下,正是一年當中繁忙的開始,麥田里噴藥,菜地里間苗,活兒多的忙不過來。四爺佝僂著背,黑瘦的臉上泛著幽幽的光,溫暖的陽光將他臉上溝壑縱橫的皺紋渲染的愈加充滿滄桑感,他略顯笨拙地忙碌在田間,不時地抬起手臂用袖子擦拭臉上冒出的細密汗珠。四爺的目光是平靜的,土地是他的命根子,兒子看不見摸不著,很久也不回家看他一次,至少還有土地與他相依為命,土地永遠不會嫌棄他,不會抱怨他,也不會與他怒目相向。

  家里的五間大堂屋以及帶東西廂房的大院子,是好多年前四爺一手張羅著建起來的,為了給大寶娶媳婦兒,他把積攢多年的積蓄都用上了,就為了兒子能順順利利地說上一門親。可是這么多年過去了,那原本嶄新的房屋變得不再嶄新,就像歲月被蒙上了一層風霜一樣,泛著陳舊的蒼涼。房屋和院子依然空空,沒有經歷過娶親的喜慶,更沒有隔輩親的天倫之樂,就連唯一的兒子也如無根的浮萍般浪跡天涯。四爺每次想起這些的時候就暗自落淚,他不知道自己上輩子犯了什么錯,上天要在這個年紀還不停的懲罰他。

  四爺是我爺爺最小的弟弟,因了我們家祖上傳下的書香之氣,爺爺弟兄四個雖都生活在農村,卻也都是兼具儒雅氣質的有文化之人,爺爺做了一輩子會計,而四爺一生從教。四爺的脾氣很倔,個性耿直,而且遇事有點一意孤行,不計后果,在我們當地管這叫做“愚脾氣”。四爺一生有過兩次婚姻,第一位四奶奶不知是婆媳關系相處不融洽,還是夫妻之間有隔閡,總之,這段婚姻只維持了不長的時間就解體了。對于離婚率不斷攀升的現在而言,這事或許不足為奇,可對于半個世紀以前的六十年代末期來說,這無疑是個勇敢而又特立獨行的行為。

  孑然一身的四爺后來又重組了家庭,第二位四奶奶為四爺生了兒子大寶。大寶長到四五歲的時候,倔強而又一意孤行的四爺不顧家人的反對,執意帶著大寶從四奶奶家里搬了出來,從此,第二次放棄婚姻的四爺,帶著唯一的兒子過起了獨居的生活。

  大寶雖然是我的小叔,但卻與我同齡,我們一起長大,又是小學同學,所以彼此間非常了解。當我早早地幫父母承擔家務,既享受家庭溫暖又開心玩耍的時候,大寶卻在走東家串西家地吃百家飯長大。我們家族人丁興旺,大寶每天輪流往返在三個大爺和幾個堂兄的家里,走到哪蹭到哪,吃喝不愁。那時我甚至羨慕他的沒人管教和自由自在,長大后才知道,其實這份童年時代看似幸福的自由和無拘正是他不同于我們常人的地方,因為,他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

  二

  四爺把大寶像寶貝一樣地溺愛著,極力滿足他的所有要求,家族里的長輩出于憐惜也盡力善待嬌慣他,久而久之形成了他東游西逛,好吃懶做的壞習慣,且在生活道路上逐漸形成的人生觀也偏離了正常軌道。青春飛揚的年紀,我們在為理想和未來奮斗著現實的每一天,臉上有汗水,心中有夢想,腳下有征途,而大寶擁有的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和好高騖遠的美夢,總幻想著舒服地躺在家里就有金元寶和餡餅砸中他,從此過上體面而又衣食無憂的日子。他的思想始終是在云端飄著的,殘酷的現實一次次將他海市蜃樓般的美夢擊碎,工作、生活、婚姻都在他不堪一擊的心態里變成了飄搖而去的氣泡。

  歲月無情,轉眼間人至中年,習慣了游手好閑的大寶,依然像一棵無根的浮萍,飄蕩在城市的邊緣,幽靈一樣地在光怪陸離的現實世界里扮演著無所事事的角色。工作和婚姻的無著落加劇了他的挫敗感,為人處世方面的欠缺也讓他倍感失落。于是,抱怨和厭世的情緒充斥在他的言行當中,話語間所帶出的負能量每每讓人的心仿佛跟隨他走入了黑暗的地獄。他怨世俗的不公,怨親友的漠視,怨老爹的無能,甚至希望這個世界就此毀滅。所有的這些情緒里面,唯獨沒有對自身因素的反思和檢討。其實貧窮并不可怕,草根也并不丟人,可怕的是不用勞動去創造賴以生存的物質財富,不用雙手去打拼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而是將所有的失敗歸結于自身之外的人和事。

  很多思想觀念和生活習慣的形成來自于生活中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經歷。四爺的溺愛,家人的縱容,自身的不求上進,讓大寶的人生從兒時開始就埋下了悲劇的種子。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離異帶來的情感失衡,使人的思想和性格潛移默化間發生了不可逆轉的改變,可以說,大寶的人生是不成功的人生,同時他的經歷又值得我們深思。

  四十年里父子倆相依為命,倔強的四爺養育了比他還倔強的大寶,兩人的“愚脾氣”撞到一起的時候,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加之不學無術在村里帶來的壞評價,于是,大寶選擇了逃離。

  四爺一生勤儉,耿直認真,無論是教書還是種地,都有著一股子家族性的憨厚和樸實。四爺的脾氣“愚”,但四爺有骨氣,自己能做的事從不輕易求人,直到如今八十多歲了,家里地里的所有事情都是他一人在忙碌。大寶比四爺還倔,骨子里其實也有著家族遺傳的善良,但做人最基本的吃苦耐勞的品質他是嚴重缺失的,四爺給了大寶養尊處優、呵護寵溺的童年生活,卻忽視了教育的本質其實是給他生活的技能和搏擊風雨的能力。時光遠去,再也不會回頭,所有的習慣也早已根深蒂固。四爺一生辛苦,將所有的愛和包容都無所保留地給了他的兒子,甚至忍受他的'不羈和頂撞,包容他所有的不敬與疏離。

  好在四爺比較注重養生,八十多歲了耳不聾眼不花,身板還算硬朗,說話也是談笑風生,所流露出的神情讓我想起了二十年前的四爺。時光荏苒,四爺雖然蒼老了很多,生活雖然也并不富裕,但他的精神狀態始終是飽滿的,并且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家有健康的老人,對天下做兒女的來說是一種福分。但對于大寶來說,耄耋之年的老父親仍是他經濟困頓時的依賴,就此,我不知道是該感到欣慰還是替他感到汗顏。四爺的希望支撐著所有生活的不順所帶來的悲情與沮喪,默默承受著所有人生的苦難和壓力,他簡單的內心里只有一個樸素的愿望,就是用他尚且健康的身體,多為家干點活,多攢點錢,最好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大寶成個家,能過上安穩幸福的日子,這樣自己百年之后也就無所牽掛了。

  三

  人到了這個歲數,活得也就非常透徹明白了,所有的一切不過都只是浮云,過去的無論對與錯,永遠不可能重新來過,就像四爺一生走過來的路,孰是孰非誰來評說?或許上天永遠不可能讓世事完美,總有這樣那樣的遺憾讓人在劫難逃。四爺用自己的方式,在滄桑的塵世間過著自己認同的生活,不完滿,不精彩,甚至還有著家庭教育方面的失敗,但作為一個父親,作為一個為生活辛勤打拼,為孩子付出所有的老人,四爺還是讓我多了一份深深的同情與祝福。

  無疑,大寶的個人問題永遠是四爺的心結,誰不盼兒孫滿堂,誰不想天倫盡享?可路是自己走出來的,生活的債要也用時間去償還。對于大寶來說,轉眼間蹉跎半生,最好的年華早已在庸庸碌碌中消磨殆盡,如果醒悟,浪子回頭不算晚,如果繼續好高騖遠、游手好閑,生活的路還有幾程容得下如此蹉跎?人活在世間,若沒有為一個目標奮斗過,若沒有為了生存而進取過,那么這樣的人生該是何等的蒼白。

  四爺已是風燭殘年的老人,是最樸實無私的父愛支撐著他的精神世界,即使是在孤獨的留守時光里,他依然認真打理著屬于父子二人的家和那些賴以生存的土地,用一雙長滿老繭的手積攢著血汗錢,為大寶未來的生活,也為自己的養老問題默默地做著準備。本來這個年齡的老人,應是安享晚年,兒孫承歡膝下的時候,可四爺每日要面對的卻是生活的柴米油鹽瑣事和那個空蕩蕩的家。四爺也想開了,兒孫自有兒孫福,雖然這個兒子不成器,但自己的路自己走,總還不至于餓死。自己歲數大了,管不了那么多了,還是多關心關心自己,把身體鍛煉的棒棒的,沒病沒災的,也算是給大寶減輕了一份負擔。

  每個老人的傳統觀念都是一心為子女著想,哪怕過份的關心和溺愛削弱了他們飛翔的翅膀,哪怕這份愛為孩子的一生平添沉重的枷鎖,都無怨無悔。只是,當時間的腳步走進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從小注重孩子生活能力和思想素質的培養,生活就是一個大熔爐,接受足夠的鍛煉才能使人脫胎換骨。

  得過且過的大寶逃離家鄉的紛擾,離開他年邁的父親,獨自在外游蕩,日子也并不好過,饑一頓飽一頓的生活,讓他產生了很多極端的想法。其實只要行動起來,踏踏實實地找一份工作,認認真真地做事,開開心心地生活,付出點汗水,享受點快樂,生活一定會慢慢好起來的。但是,這非常淺顯的道理,大寶會明白并做到嗎?

  四爺的心態也還算好,拋開這一輩子難改的愚脾氣,以及對兒子有些寵溺的愛,他這一生也是嘗盡了悲歡,品足了苦累,但四爺的樂觀和隱忍又讓我心生敬意,一個耄耋之年的老人,對世事已然參透,對生命卻熱愛如故。他用自己的雙手種出各種各樣的土特產,并堅持勞動和養生鍛煉,遇事大度,不斤斤計較。唯一的煩心事就是他的大寶還一個人在外飄著,他多么希望那個好久也不回家看他的兒子,有朝一日幡然醒悟,能夠認真地活一次,能夠坐下來和他嘮嘮家常,能夠說一句體貼知心的話,或者只是常回來看看他,那他也已經很滿足了……

【四爺的煩心事散文】相關文章:

林清玄散文集的經典散文05-22

林清玄散文集里的散文01-05

美好的散文08-23

青春的散文08-20

星空的散文08-20

老屋的散文08-19

錯愛的散文11-14

晨光的散文11-10

成長的散文11-07

別師的散文10-3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 先锋影音资源国产性爱教学 | 中文字幕日本有码视频在线 | 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