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春節詩詞帶賞析

時間:2024-10-05 15:03:39 毅霖 詩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最新整理春節詩詞帶賞析

  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也稱元日,為一年的第一天。元旦還有許多別名,如元朔、元正、正旦、端日、歲首、新年、元春等等。元日,本意為吉日,從漢代張衡《東京賦》以來相沿以正月初一為元日。漢代以來,每逢元旦,都要舉行元會,朝廷舉行群臣百官以及外國使節朝會祝賀的禮儀。

最新整理春節詩詞帶賞析

  最新整理春節詩詞帶賞析 1

  南朝·梁蕭子云《介雅》(其三)云:

  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

  趨拜齊袞玉,鐘石變簫韶。

  日升等皇運,洪基邈且遙。

  寫出了元旦朝賀,眾臣趨拜,鐘石奏鳴的莊嚴肅穆的景象。

  唐宋因襲此風尚。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獻歲視元朔,萬方咸在庭”,是從接受朝拜的皇帝的視角記載元朔之日萬方在庭的場景;盛唐中唐之際的詩人盧綸等人,則是從朝拜者士大夫的角度記載百官朝賀的盛況:“萬戟凌霜布,森森瑞氣間。垂衣當曉日,上壽對南山。濟濟延多士,躚躚舞百蠻。小臣無事諫,空愧伴鳴環”(盧綸《元日早朝呈故省諸公》),“鳴珮隨鹓鷺,登階見冕旒”(盧綸《元日朝回中夜書情寄南宮二故人》),“天顏入曙千官拜,元日迎春萬物知”,“微臣愿獻堯人祝,壽酒年年太液池”(楊巨源《元日觀朝》),“丹鳳樓前歌九奏,金雞竿下鼓千聲”(楊巨源《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鳳樓門下宣赦相公稱賀二首·其一》)。這些詩句,描繪了百官于元旦早朝慶賀新年的場景:從萬戟森森的御前警衛中趨步前行,文武百官依照官階品位依次行禮稱賀,然后,在鼓樂歌舞中舉行酒會。

  元日是萬民慶祝的佳節。唐代詩人盧照鄰的《元日述懷》寫道:

  筮仕無中秋,歸耕有外臣。

  人歌小歲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徑,風光動風鄰。

  愿得長如此,年年物候新。

  此詩以人歌、花舞、歲酒、草色、風光等人事景物描繪出一派欣欣向榮的爛漫春色。“愿得長如此,年年物候新”,表達了詩人盼望民富國強,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望。

  唐代詩人孟浩然的《田家元日》,表現了農村新年的情形: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這首詩寫詩人的親身經歷,作于他去長安應試的那年春節。

  首聯的意思是: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轉向東方,今天早晨一年又開始了。斗:指北斗星。回北:指北斗星的斗柄從指向北方轉而指向東方。古人認為北斗星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指南,天下皆夏;指西,天下皆秋;指北,天下皆冬。頷聯說我已經四十歲了,雖然沒有官職但仍擔心農事。頸聯寫詩人靠近在種滿桑樹的田野里耕作的農夫,扛著鋤頭和牧童一起勞作。這兩聯敘寫了自已的隱居生活內容,表明自己關心農事,親近農民,也隱隱透露了作者不甘隱居躬耕的心情。尾聯寫農家人推測今年的收成,都說這一年是豐收年。反映了我國古代農民非常重視觀測天象,注意氣候、節令與農業生產的關系,其中雖有某種程度的迷信色彩,但更多的是從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有一定的科學價值。

  此詩筆調簡樸,卻形象生動地描寫出農家歡度春節,期望新年豐收的內心世界和過節的獨有特色。

  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元日示宗武》,寫出了作為父親的眷眷之情:

  汝啼吾手戰,吾笑汝身長。

  處處逢正月,迢迢滯遠方。

  飄零還柏酒,衰病只藜床。

  訓喻青衿子,名慚白首郎。

  賦詩猶落筆,獻壽更稱觴。

  不見江東弟,高歌淚數行。

  此詩是詩人在元日寫給小兒子宗武的,表現了父親對兒女的關愛之情:聽到兒子的哭聲自己的手就發抖,見到兒子身體長高了就高興得直笑。接著寫自己的艱難處境:四處漂泊,滯留遠方,連過年也不能回來。身體體弱多病,只好借酒澆愁。詩人告誡兒子,要從小努力奮發,不要像自己做“白首郎”。詩的結尾懷念漂泊在江東近無消息的五弟杜豐,高歌中不由得淚流滿面。整首詩寫道情真意切,充滿了人間真情。

  唐代詩人劉長卿的《新年作》,流露出了深沉的思鄉之情: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劉長卿進士及第只比王維晚三年,應當屬于盛唐詩人。但他的詩名著于上元、寶應年代以后,因此文學史上把他列為中唐詩人。他的詩屬于王、孟一派,五言詩最著名,也最自負,曾自以為“五言長城”,這是無人能夠超越的意思。他是一個剛正不阿、負責任事的人,因而使他在仕途上屢經蹉跌。據說在肅宗至德年間,他任轉運使判官的時候,得罪了上司鄂州觀察使吳仲儒(名將郭子儀的女婿)。吳仲儒誣告他貪贓二十萬貫,因而貶謫為嶺南南巴縣尉。這首風調凄清、意蘊深沉的思鄉之作,就是在這時寫成的。

  首聯點題,交代時間、地點。每逢佳節倍思親,詩人的思鄉之情自然更加迫切難抑了。“天畔”,天邊,這里指嶺南;“潸然”,淚流的樣子;獨處異鄉,又逢新年,思鄉情切的詩人怎能不黯然神傷,老淚縱橫呢?開篇的“切”和“獨”,奠定全詩孤苦悲凄的情感基調。

  頷聯承上抒發感喟:“老”、“居人下”是詩人自況;一個“至”字,滿含年老失時的辛酸和仕途失意的悲憤:剛正到老,卻落了個受人陷害、寄人籬下的下場!沉痛之情平淡道出,反而更顯沉痛;“客”,指詩人自己;“春歸”,春回大地、回故鄉,有擬人意;一個“先”字,既有羨慕:要是自己能像春天一樣,早早回到故鄉,那該多好啊!更有埋怨:我還在天涯漂泊,春天怎么就先行回歸了呢?年老失意,春歸己留,正是詩人“潸然”的原因。

  頸聯描寫身處的環境:“同”、“共”二字,寫盡了詩人孤獨無告、迷惘無依的凄苦情狀:謫居異鄉,只能同無情的動物為伍,只能與無感的植物結伴,嶺猿聲哀,江柳意迷,縱有萬般心事,又何處得說?自身遭遇的凄苦,前途未卜的迷惘,全在景中。

  尾聯用典自喻,以問作結:“長沙傅”,西漢賈誼曾為大臣所忌,貶為長沙王太傅。詩人以賈誼自比,大有“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表達了對自身遭遇的憤慨;“從今又幾年”,表達詩人對擺脫不幸、早歸故里的殷切期盼,與首聯的“切”呼應。異鄉新年的萬般愁情,至此得以明了:為什么詩人新年時還在天畔獨自潸然?為什么年老還位卑名微?為什么只能與嶺猿江柳為伴?為什么不能與春同歸?原來,都是因為詩人太像正直不阿的賈誼了,戚戚小人當道,謙謙君子豈能獨善乎?

  全詩雖題為《新年作》,但并不像一般作品那樣僅是表達新年懷鄉的愁緒,還融入了仕宦貶謫的悲憤,哀切深至;雖抒情多于寫景,但情景交融,情致悱惻。以此觀之,“五言長城”之謂,確非詩人自詡之辭也!

  北宋詩人王安石的《元日》,描寫新年景象,歡快動人: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詩人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

  此詩作于詩人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時。1067年宋神宗繼位,起用王安石為江寧知府,旋即詔為翰林學士兼侍講,為擺脫宋王朝所面臨的政治、經濟危機以及遼、西夏不斷侵擾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對”,王安石即上書主張變法。次年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見家家忙著準備過春節,聯想到變法伊始的新氣象,有感而創作了此詩。

  詩中描寫了春節除舊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聲送走了舊的一年,飲著醇美的屠蘇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家家門上的桃符都換成了新的。

  這是一首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間習俗,敏感地攝取老百姓過春節時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細節: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充分表現出年節的歡樂氣氛,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詩是人們的心聲。這首詩表現的意境和現實,還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義,這首詩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是因為詩人當時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他在任期間,正如眼前人們把新的桃符代替舊的一樣,革除舊政,施行新政。詩人對新政充滿信心,所以反映到詩中就分外開朗。這首詩,正是贊美新事物的誕生如同“春風送暖”那樣充滿生機;“曈曈日”照著“千門萬戶”,這不是平常的太陽,而是新生活的開始,變法帶給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結尾一句“總把新桃換舊符”,表現了詩人對變法勝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悅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總是要取代沒落事物的這一規律。

  這首詩用白描手法,極力渲染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同時又通過元日更新的習俗來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現得含而不露。

  再看北宋詞人毛滂的《玉樓春·元日》: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這是北宋詞人人毛滂所作的一首辭舊迎新的賀歲詞,詞意是:蓮花漏滴水送走了舊的一年。碧井里沉凍著冬天釀造、春天飲用的酴酥酒(即屠蘇酒)。在曉寒侵人之時,柳枝的苗條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氣息。雖有佳人歌女勸酒佐興,可詞人卻為早春的物候所驚喜,見到春神猶如見到了久別重逢的故舊好友。

  詞作既巧妙地寫出詞人過節時的情感,又詳細地描述民間過春節的一些習俗。春寒雖未消退,但詞人已滿懷如對故友般的期待,迎接即將到來的春天。全詞構思新穎,饒有情致。

  宋代詞人姜夔的《鷓鴣天·丁巳元日》,在新年里感受一份恬淡:

  柏綠椒紅事事新。隔籬燈影賀年人。

  三茅鐘動西窗曉,詩鬢無端又一春。

  慵對客,緩開門。梅花閑伴老來身。

  嬌兒學作人間字,郁壘神荼寫未真。

  這一年,白石43歲,在古人眼里,已算“老來”人了。詞一開始,寫新年到來,萬象更新,到處是恭賀新年的人。在迎春鐘聲里、雙鬢變白中又迎來新的一春。

  “慵對客,緩開門。梅花閑伴老來身”,詞人慵懶對客,緩慢開門,恬淡生活,梅花伴身。雖然仍存了幾許“隔籬燈影”的疏離,與“詩鬢無端又一春”的慨嘆。“嬌兒學作人間字,郁壘神荼寫未真”,寫嬌兒寫字作畫的天真可愛,形象地反映出民間在元日的早上,各家各戶都要把門上掛著的畫有門神神像的舊桃符取下來換上新的,以企求新年行好運的風俗習慣。

  這首詞不同于詞人以往的詞作,寫得十分恬淡。詞人半生羈旅,十年凄涼。葦桃在戶,椒柏稱觴。難得寸許光陰可享安平,卻又是詩鬢添春,生減歲華。

  梅花也閑,也恬淡,不是故人,是眼前人,老來做個伴。應酬也少,也不需去管,隔著籬,看著燈火,仿佛賀年與自己無關;有關的只是這新年帶給自己的寸許安然,比如梅花閑伴,比如稚子習書。

  明代詩人葉顥的《己酉新正》: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

  這是一首寫喜慶春節的五言律詩.。首聯從氣候角度寫春節期間的祥和:無風無霜,春意盎然。.頷聯寫日歷上又多了一歲,新春代替了舊年。春滿大地,山河舊貌換新顏。頸聯從樹木的角度寫春的到來,梅花、柳樹展現了新姿,顯得冬天不雕的松樹竹子有了些老態。尾聯寫春節中的人們,因為高興飲了過多的屠蘇酒,歡笑的聲音響徹了云霄。

  詩中表現了人們在新春佳節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之情。

  明代詩人文徵明《拜年》: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春節拜年,不求面見,只發個名片兒,早晨起來,寒舍里名片飛揚。詩人也隨俗,鋪紙研墨,書寫數張,人情雖簡,卻一點不虛。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即承放飛帖之用。《清波雜志》載:“元祐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仆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現代的賀年片、賀年卡,可以說是其遺風。

  此詩表現了明代新年拜年的習俗。

  清代戲曲家孔尚任《甲午元旦》: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1714年春節是農歷甲午年,時孔尚任已66歲,賦閑在家。詩里詞間,跳動著他的赤子童心,反映出脫離官場后平靜的心境。

  【其他關于春節的詩詞】

  《除夜》(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玉樓春》(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明)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

  《癸已除夕偶成》(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鳳城新年辭》(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最新整理春節詩詞帶賞析 2

  除夜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賞析:此詩作于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是文天祥平生度過的最后一個除夕夜。這一首詩,詩句沖淡、平和,沒有“天地有正氣”的豪邁,沒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現出大英雄欲與家人共聚一堂歡飲屠蘇酒過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一絲寂寞、悲愴的情緒。恰恰是在丹心如鐵男兒這一柔情的剎那,反襯出勃勃鋼鐵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實性,這種因親情牽扯萌發的“脆弱”,更讓我們深刻體味了偉大的人性和錚錚男兒的不朽人格。

  除夜作

  朝代:唐代

  作者: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賞析:“霜鬢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舊的一年又將“思”到新的一年,這漫漫無邊的思念之苦,又要為詩人增添新的'白發。清代沈德潛評價說:“作故鄉親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唐詩別裁》)之所以“愈有意味”,就是因為詩人巧妙地運用“對寫法”,把深摯的情思抒發得更為婉曲含蘊。這在古典詩歌中也是一種常見的表現手法,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詩中寫的是妻子思念丈夫,其實恰恰是詩人自己感情的折射。

  最新整理春節詩詞帶賞析 3

  屠蘇酒

  瞿佑

  紫俯仙人授寶方,新正先許少年嘗。

  八神奉命調金鼎,一氣回春滿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春風曉入九霞觴。

  便將鳳歷從頭數,日日持杯訪醉鄉。

  解釋:元日講喝屠蘇酒。這首詩告訴我們,酒是仙人的藥方調制的,事前用紅色囊袋裝好,浸泡在井下。元日這天清晨傾于杯中,由年最少者先開口品嘗,然后按年齡遞增依次喝下去。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解釋:這首詩說,宋代人的.春節一定要喝屠蘇酒,因為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二要及時在門兩旁貼上新桃符,以驅鬼辟邪。可見過年的意義在于對新的一年寄于美好的希望。

  除夜·旅館寒燈獨不眠

  作者: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解釋:詩人客居他鄉,油然而生孤寂的思鄉之情,但詩人撇開自己,從對方入手,想象故鄉親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這種反客為主的寫法,即為反襯手法。

  新年作

  作者: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解釋:詩人曾被貶南巴尉,身處異鄉,卻逢新年,傷感之情,油然而生。首聯寫情,新歲懷鄉;頷聯寫景寓情,感嘆春歸我先;頸聯即景生情,身處孤境悲愁;末聯借賈誼自況,抒發貶謫悲憤。全詩抒情多于寫景,無限離愁,躍然紙上。

  玉樓春·己卯歲元日

  作者: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沈凍酒。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醉鄉深處少相知,祗與東君偏故舊。

  解釋:蓮花滴水送走了舊的一年。在井懸凍酒,曉寒侵人之時,柳枝的苗條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氣息。雖有佳人歌女勸酒佐興,可詞人卻為早春的物候所驚,猶如見到了久別重逢的故舊。構思新穎,饒有情致。

  最新整理春節詩詞帶賞析 4

  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

  作者:孟浩然

  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

  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

  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

  客行隨處樂,不見度年年。

  欣賞:

  這年的除夕,孟浩然就是在樂成張少府(子容)的官邸度過的。孟浩然與張子容,既有同鄉之誼,又是通家之好,更加兩人年青時曾同隱鹿門山,晨夕相處,親密無間,此次孟浩然專程遠道來訪,張子容當然熱情接待。除夕之夜,張子容的官邸,燈火輝煌,畫燭高燒,筵備珍饈,酒斟柏葉。他們一邊品嘗著新釀的柏葉酒,一邊暢敘著別后離情,當時內心的快樂,是難以言喻的。席間還有盧氏歌女演唱《梅花》古曲,她的婉轉歌喉,更增添了兩位詩人的興會。

  中反應出一些流傳已久的習俗,另一方面也寫出了與張少府的深情厚誼。

  已酉新正

  作者: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

  欣賞:

  這是一首寫喜慶春節的五律詩。

  第一、二句,從氣候角度寫春節期間的祥和:無風無霜,春意盎然。

  第三、四句,日歷上又多了一歲,新春代替了舊年。

  第五、六句,從樹木的'角度寫春的到來,梅花、柳樹展現了新姿,顯得冬天不雕的松樹有了些老態。

  最后兩句,寫春節中的人,因為高興飲了過多的屠蘇酒,歡笑的聲音響徹了云霄。

  新年作

  作者: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賞析:

  詩人曾被貶南巴尉,身處異鄉,卻逢新年,傷感之情,油然而生。首聯寫情,新歲懷鄉;頷聯寫景寓情,感嘆春歸我先;頸聯即景生情,身處孤境悲愁;末聯借賈誼自況,抒發貶謫悲憤。全詩抒情多于寫景,無限離愁,躍然紙上。

【最新整理春節詩詞帶賞析】相關文章:

蝶戀花晏殊帶詩詞賞析10-13

春節對聯的賞析帶橫批01-20

小雪節氣詩詞整理11-25

春節詩詞及賞析10首03-22

春節古詩詞賞析03-13

愛國詩詞賞析03-07

韋應物經典詩詞賞析04-14

《秋思》的詩詞賞析09-15

曹操經典詩詞賞析04-10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停止 | 婷婷色五月在线看网站 | 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 日韩欧美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一伊香蕉久在播放线视频 | 亚洲女同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