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塞詩的鑒賞

時間:2024-09-06 07:05:53 詩詞 我要投稿

邊塞詩的鑒賞

  詩歌鑒賞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而邊塞詩,由于學生接觸較少,鑒賞起來更是有一定的難度,希望以下這篇文章能對我們鑒賞邊塞詩有一定的幫助。

  在唐朝,尤其是盛唐時代,由于國勢強盛,疆域廣闊,交通便利,國內外各民族之間經濟文化交往增多;守邊和擴邊的戰爭也較頻繁,不少邊帥能文能武并且喜歡延攬文士;知識分子視野開闊,精神振奮,不少人帶著建功立業的愿望,投筆從戎,赴邊求功。正如楊炯詩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王維詩句“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城。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岑參詩句“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這些因素,促成了唐代邊塞詩的繁榮,形成一個邊塞詩派。

  邊塞詩指的是那些以邊塞風光、軍旅生活為表現對象的詩,是唐代詩歌的主要題材,是唐詩當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豐富,藝術性最強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邊塞生活經歷和軍旅生活體驗的作家,以親歷的見聞來寫作;其創作貫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階段。其中,初、盛唐邊塞詩多昂揚奮發的格調,藝術性最強。初唐四杰之一的駱賓王就是初唐寫作邊塞詩較多的作家,此后其他著名詩人如楊炯、陳子昂、杜審言等人也創作邊塞詩。邊塞詩創作一時蔚為風氣。

  盛唐是邊塞詩創作的鼎盛時期,涌現了著名的邊塞詩派,代表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李頎、王維。除此之外,盛唐大詩人李白、杜甫都寫過邊塞詩,這些邊塞詩成為他們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關山月》、《塞下曲》六首、《戰城南》、《北風行》,杜甫的《兵車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詩人也有邊塞詩的名篇傳世,如王昌齡有《出塞》、《從軍行》,王之渙有《出塞》,王翰有《涼州詞》。盛唐成為邊塞詩創作的頂點,此后中晚唐并沒有出現邊塞詩的大家,但題材有所擴展。宋朝的范仲淹、賀鑄、陸游、辛棄疾等也有邊塞詩傳世,但影響遠不如盛唐時期。

  邊塞詩作為詩歌大家族中的一員,除了具有一般詩歌的特點,還有它的獨特之處,我們掌握了邊塞詩的這些特點之后,鑒賞起邊塞詩來就會變得更加得心應手一些,邊塞詩主要是結合雄偉、壯闊的邊塞景色的描寫,表現邊塞將士馳騁沙場、抗敵御侮的愛國思想和豪情壯志,風格奔放雄偉,豪邁悲壯。詩歌內容主要有:

  1、以詩歌來反映邊塞的山川景物和風土人情

  2、表現從軍邊塞、殺敵報國的意志

  3、謳歌邊塞將士不畏辛勞、保衛邊陲的戰斗精神

  4、抒發御敵建功的愿望和安邊定遠的思想

  5、描寫將士和親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

  6、諷刺并勸諫拓土開邊、窮兵黷武的統治者

  7、表現將士和人民厭戰怨征的情感

  列出了邊塞詩的內容之后,我們再把邊塞詩中經常出現的意象及鑒賞邊塞詩時常用的術語作一個歸納:

  從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書、戈、矛、劍、戟、斧、鉞、刀、鎩;

  從地名和民族名看:磧、西、輪臺、龜茲、安西、樓蘭、夜郎;胡、羌、羯、夷、單于;

  從景物看:大漠、烽煙、長城、黃沙、長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飛、鷹揚、箭飛、馬走;

  景物的特點:雄奇、奇麗、奇寒、遼闊、壯闊、廣闊;

  感情特點:豪邁、豪氣、豪情、報國之志、殺敵豪情、昂揚精神;

  美學風格:雄渾、磅礴、豪放、浪漫、悲壯、瑰麗、奔騰、峻偉;

  常用手法:比喻、夸張、用典、烘托。

  了解了邊塞詩的這些知識之后,如何更好的理解、鑒賞這類詩歌呢?我們認為,應該注意從以下幾個角度去掌握。

  ①了解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即把握時代特征。 邊塞詩是時代的產物,是最能體現國運興衰的作品,所以,如果能對作者所處的時代有所了解,對體會作品的內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幫助的。詩評家常稱賞“盛唐之音”,邊塞詩正是構成“盛唐之音”內容的一個基本方面。“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王維),“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誓不還”(王昌齡),豪邁,勇敢,一往無前,即使是艱苦戰爭,也壯麗無比;即使是出征遠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壯烈犧牲,也死而無悔。到了中晚唐,國勢開始衰微,雖然詩人們仍保持著昂揚向上的基調,但不免夾雜著多少悲壯,多少婉傷:“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陳陶)。

  到了宋代,國家在民族斗爭中一直處于劣勢,外侮不斷,國難當頭,在邊塞詩中流露出來的感情,就更多地體現在報國無門的憤懣(陸游“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更多地體現為歸家無望的哀痛(范仲淹“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盡管仍洋溢著一股愛國熱情,但和盛唐時代的邊塞詩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涼,更多一些惆悵。時代不同,邊塞詩的題材、主題基本類似,風格也差別不大,卻都分明展示了各自不同的時代特征。

  ②推敲作品中蘊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邊塞詩題材的興起,是與詩人們的生活范圍有所擴展緊密關聯的。從邊塞詩中,我們看到詩人的眼界開闊了,詩歌的境界拓展了,詩歌的內容更顯得異彩紛呈。有對建功立業的渴望:“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有報效國家的激情:“誓欲成名報國,羞將開口論勛”(張說)。

  不少詩人在塞外軍營生活多年,如高適、岑參、李益等,他們的邊塞詩中的內容幾乎涉及到了邊塞生活的各個方面:有的寫出征士兵的鄉愁和家中妻子的離恨(李益“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有的表現塞外生活的艱辛和連年征戰的殘酷(岑參“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有的反映對帝王黷武開邊的不滿和對將軍貪功啟釁的怨恨(高適“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 有的表現報國無門的憤懣和歸家無望的哀痛(陸游“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有的驚異于塞外絕域那種迥異于中原的風光(李益“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我們在閱讀這些詩歌時,要能夠區別每首詩作思想內容上的細微差別。比如岑參的邊塞詩,以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苦的樂觀精神為其基本特征,更多地描寫邊塞生活的豐富多彩。他也寫過一些在邊塞懷土思親的詩歌,如為后人傳誦的《逢入京使》:“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事情雖小,情意深厚。同時,我們還要體會到,躍動于邊塞詩中的種種矛盾:慷慨從戎和久戍思鄉的矛盾;衛國激情和艱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將和獻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③體會不同的藝術風格。 邊塞詩的藝術風格也是異彩紛呈。有的豪放曠達,如王翰的“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有的雄奇壯美,如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有的豪壯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有的委婉清麗,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只有通過對詩歌字句的細細體會,才能準確地領會到由于不同時代、不同內容、不同詩人的不同藝術素養、不同生活遭遇,反映在邊塞征戰詩這個大主題下異彩紛呈的藝術風格。

  以陳陶《隴西行》為例:”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這首詩思想內容有顯著特征:既以昂揚的愛國熱忱,歌頌了戍邊將士保家衛國,奮勇殺敵,不怕犧牲的精神,又毫不諱言戰爭的另一面,以沉痛的心情表現了戰爭所造成的家破人亡的慘痛悲劇。詩的前兩句寫戰事的慘烈,將士的奮勇。”誓掃“句從士氣以見戰爭的性質,”五千“句從犧牲之大來表現戰爭的壯烈和將士義無反顧的奮斗精神。后兩句宕開一筆:遠方戍人已成為無定河邊的尸骨,家鄉的妻子卻不知,夢見的仍然是音容栩栩的良人,仍然朝思暮想,守著、盼著他回來團聚的這一天,而他卻永遠也不能重回她的身邊。這兩句通過現實與夢境的對比,將悲劇意味表現得濃烈深長。

【邊塞詩的鑒賞】相關文章:

邊塞詩鑒賞08-10

邊塞詩鑒賞08-09

邊塞詩詞的鑒賞方法08-23

高適邊塞詩鑒賞08-25

王之渙的邊塞詩08-27

王之渙邊塞詩10-19

王昌齡的邊塞詩06-13

邊塞詩詞的特點09-28

什么是邊塞詩詞09-19

李白的邊塞詩11-0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韩 | 亚洲亚洲影院第一页 | 日韩乳水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产精品VA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