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慢·征埃成陣詩詞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4-08-15 19:45:06 詩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聲聲慢·征埃成陣詩詞翻譯及賞析

  《聲聲慢·征埃成陣》作者為宋朝詩人辛棄疾。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聲聲慢·征埃成陣詩詞翻譯及賞析,歡迎大家收藏和閱讀。

聲聲慢·征埃成陣詩詞翻譯及賞析

  原文

  征埃成陣,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層樓。指點檐牙高處,浪擁云浮。今年太平萬里,罷長淮、千騎臨秋。憑欄望,有東南佳氣,西北神州。

  千古懷嵩人去,應笑我、身在楚尾吳頭?慈」叮吧宪囻R如流。從今賞心樂事,剩安排、酒令詩籌。華胥夢,愿年年、人似舊游。

  【前言】

  《聲聲慢·征埃成陣》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的作品,作于乾道八年(1172年),辛棄疾時年三十三歲,在知滁州任上。這首詞抒發登樓之感,詞人登高遠望,胸懷天下,所不能忘懷的,仍然是淪陷于金人手中的中原大地,但是作者仍然對未來充滿希望。表現出作者憂國憂民,報效祖國的感情。全詩語言含蓄深沉,也有著辛棄疾一貫的豪邁風格。

  【注釋】

  (1)征埃:行路人走起來的塵埃。

 。2)幻出:虛構的意思。

 。3)檐牙:古代建筑屋檐上翹的叫飛檐,沿著屋檐的邊沿下垂的叫檐牙。

  (4)長淮:指淮河之長;春釉闯龊幽贤┌厣剑瑬|經河南、安徽,注入江蘇的洪澤湖而入長江。全長約二千公里。金兵侵略時,宋室南逃,雙方議定,以淮河為界!傲T長淮”,就是不承認以淮河為界。

  (5)千騎:辛棄疾在滁州建立了一支地方武裝。農忙時生產,閑時訓練,戰時打仗。

 。6)憑欄:倚著欄干。

  (7)佳氣:吉祥的氣象。

 。8)神州:泛指中國。

  (9)懷嵩:懷嵩樓。懷嵩樓即今北樓,唐李德裕貶滁州,作此樓,取懷嵩洛之意。(《輿地紀勝·滁州景物下》)

  (10)楚尾吳頭:滁州為古代楚吳交界之地。,故可稱“楚尾吳頭”。

 。11)陌上:田野小道。

 。12)華胥(xū):人名。傳說是伏羲氏的母親。﹝黃帝﹞晝寢,而夢游于華胥氏之國。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臺州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黃帝既寤,怡然自得。

  【翻譯】

  路上行人,踏起的陣陣塵埃四處飛揚,行客相逢的時候,都交口稱道:這座大樓像幻覺中出現的奇景。他們指點著最高處的檐牙,稱贊它建筑的奇異雄偉,像波浪起涌,浮云飄動。今年這一帶有萬里長的地方,金兵沒有來侵犯,人們過著太平的日子。但是,這還不夠,還要廢除長淮的界限,恢復原來宋朝的版圖。我們要建立一支有千騎的地方軍,用以保衛地方上的安寧。登上高樓,憑靠著欄干觀望,東南臨安的上空,有一股吉祥的氣象,這可能是皇帝下決心要發兵打過長淮去,收復西北的神州。有很長的時間了,懷念嵩洛的李德裕早已去世了;有人笑我,為什么在這個楚尾吳頭的地方不走?看吧!像刀弓一樣的田中小道上,往來的車馬像流水似的連綿不斷。從現在起,我們要盡情地享受這賞心樂事的快樂,要盡快安排酒令詩籌等娛樂器具,以供應人們來這里飲酒賦詩的時候用,我們要把這里建設成華胥國,雖然這是個夢,但是,我們祝愿人們年年來這里象舊地重游一樣。

  【賞析】

  辛棄疾的這首詞由登樓而有感,登高遠望,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作者胸懷天下,仍不能忘懷的是還在淪陷的中原大地,但作者同樣對失地的收復充滿希望。

  上片描寫奠枕樓的宏偉氣勢以及登高遠眺的所見所感,“征埃成陣,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層樓。指點檐牙高處,浪擁云浮!蔽寰湟詠硗腥说目谖莵砻枋龈邩堑臍鈩荩皇堑煺順墙ㄔO速度之快,如同一夜之間拔地而起;二是奠枕樓高聳入云,氣勢非凡!罢靼3申嚒,“今年太平萬里”是人民安樂的根本條件,點出了行客如云,市場繁茂,以前的饑荒凄涼的景象,已經絕跡。接下來寫的是登上樓以后的感受。首先,作者感到欣喜,因為金兵沒有來侵擾,老百姓今年獲得了一個安定豐收的好年景。作者的思路沿著滁州這一個地區擴展到全國,步步深入,一環扣一環,最后把矛頭直接刺向南宋當朝:“東南佳所,西北神州!惫赌吧,車馬如流是作者把思路從廣闊的視野又收回到奠枕樓周圍的實景中去。在樓上遠眺,一是寄希望于南宋朝廷,二是面對中原感到痛心不已,東南雖然可以茍安一時,但是不可以忘記了北伐中原的大業。

  下片頭三句“千古懷嵩人去,還笑我、身在楚尾吳頭”是由古人聯想到自己。當年李德裕在滁州修建了懷嵩樓,最后終于回到故鄉嵩山。但是作者自己處于這個南北分裂的時代,祖國不能統一,故土難回,肯定會讓李德裕笑話自己。這里已經道出了詞人心中的悲痛,但看著樓下人來人往的繁榮景象,作者又有了信心。辛棄疾初到滁州,見到的人民是:“方苦于饑,商旅不行,市場翔貴,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風作,惴惴然不自安”。(見《鉛刀編·滁州奠枕樓記》)而現在完全換了另一種景象,這是他初現身手的政績,也是他的驕傲。“從今賞心樂事,剩安排、酒令詩籌。華胥夢,愿年年、人似舊游。”作者無法抑制自己喜悅的心情,感到自己即將有所作為,一定能夠讓滁州百姓的生活像黃帝夢中華胥國那樣寧靜和平。

  這首詞豪放雄偉,起伏跌宕,層次分明,步步深入,是辛棄疾南渡后,在抗金前哨的一首重要的詞作。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乾道八年(1172年),辛棄疾時年三十三歲,在知滁州任上。辛棄疾到滁州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經過一番努力,不到半年的時間,各方面都取得好的效果。為了與人民同享歡樂,建了這座奠枕樓。樓成后,他懷著喜悅的心情,與友人李清宇同游奠枕樓,興之所至,寫了這首詞以和李清宇。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辛棄疾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聲聲慢·征埃成陣詩詞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李清照聲聲慢翻譯及賞析09-08

春日偶成原文翻譯及古詩詞賞析03-22

李清照《聲聲慢》詩詞賞析09-15

杜甫詩詞《北征》的詩意賞析08-29

《行宮》元稹詩詞翻譯及賞析03-07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原文及翻譯賞析04-15

《臨高臺·高臺迢遞絕浮埃》古詩詞賞析03-05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08-03

《宿云夢館》詩詞翻譯及賞析08-29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04-2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另类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二页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视频 |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视频重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