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古詩詞

時間:2024-06-11 04:00:35 賽賽 詩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春雪古詩詞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雪古詩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雪古詩詞

  古詩原文

  飛雪帶春風,徘徊亂繞空。

  君看似花處,偏在洛城中。

  譯文翻譯

  春風卷著漫天大雪,飄來飄去,落得到處都是。

  你看那欣賞雪景的人們,原都是居住在洛陽城中的富貴人家啊!

  注釋解釋

  徘徊:來回地行走。詩中指雪花飛來飛去。

  君:相當于“你”,有尊敬的意思。

  似花處:指雪花落在樹枝上,如盛開的梨花一般。

  洛城:即洛陽;洛城中:即“洛城東”,當時豪貴宅第之所在。

  詩文賞析

  “飛雪帶春風,徘徊亂繞空”,是寫景;第三句“君看似花處”,有承有轉,過渡句,使詩文由景轉情。第四句“洛城中”,一作“洛城東”,這里指富貴人家居住之地。聯系詩題來看這兩句,那意思是說冬天已經結束,突然來了一場春雪,這在那些無饑寒之慮的富貴人心中,不由得產生了一種難得又見的滿足和喜悅,于是這熟悉而又新鮮的飛雪,在他們的眼中便成了飛花舞空的美景。但是,對于“洛城外”的窮人來說,他們好不容易在饑寒交迫中熬過了大雪紛飛的隆冬,盼來了春回大地,誰知又來一場大雪,這逝而復回的威脅和災難,所帶來的艱難與怨恨是不難想見的。這首詩的得力之處正在尾句,尾句之中又得力于一個“偏”字,是它構成了虛實兩個空間,兩種境界,兩種生活,兩種感情的對比,而詩人的愛與恨,同情與憎惡,也都融入這個對比之中。通過對比所展現的不同狀況,及其所孕育的主題等,都留在了詩外,為讀者開拓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此詩通過描寫一場突如其來的春雪,側面寫出了富人們在屋內賞雪以美酒相伴,窮人們卻在雪天流落街頭,形成鮮明對比。詩人用曲折的筆法,諷刺了那班達官貴人只圖自己享樂,忘了廣大地區人民的貧困。

  創作背景

  劉方平生于洛陽,于天寶(742年—756年)前期曾應進士試,又欲從軍,均未如意,從此隱居于從此隱居潁水、汝河之濱。且劉方平不是定居一地的隱者,而是順著汝潁河流動的一個隱者。《春雪》即是詩人離開故土洛陽而東南遷移時所作。

  鑒賞

  這首詩詠春雪,但作者并不著意賞雪,他只是默默地仰望遠眺,看雪舞空中,雪落人間,覺得天公何嘗有意布景而人間自是苦樂異趣,不禁嘲諷地發出了感慨。

  雪因風飛,首句不說春風吹雪,卻道是飛雪“帶”春風。“帶”字很普通,但用得突兀而精勁。飛雪先行,春風隨后,可知是嚴冬剛過,春風初度,余寒猶厲的季節。第二句具寫飛雪情狀,字字都與寫風糅合。“徘徊”寫出雪片在風里輕緩地旋舞,又似乎冬寒還戀戀不肯即逝;“繞空”顯出氣流回蕩中雪的整體動態,再用一個“亂”字,更給人紛繁迷茫之感,顯然這初春的風雪也并不存心要給人間裝點什么美景吧。從畫面看詩情,作者此際沒有沉浸于自然美的享受,心情似乎是低回、悵惘而煩亂的。

  三、四句以“君看”一轉,著筆于洛陽城東的雪景。作者只用“似花”一語狀美。用花擬雪或用雪擬花,詩中常見,春雪尤其容易引起人們對春花的聯想和期待,韓愈的同名詩篇中就有“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的好句。但作者此時卻無意于“似花”之美,而專注于似花之“處”。與其說他產生了“似花”的美感,更不如說他是按審美經驗設想著他人的賞雪快感——洛陽城東的闊人們正在把春雪當春花觀賞作樂哩!兩句寫景是虛,抒感是實。用“君看”這個呼語力轉,也正為此“君看”和“君不見”在舊體詩中常用來引起人們注某一含有深意的事物或景象,起提醒和強調的作用。如“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李白《丁都護歌》),“君看一葉舟,出入風波里”(范仲淹《上漁者》)。劉方平所觸目動心之處的“洛城東”,是唐代東都洛陽貴族豪門的第宅園林集中的所在。初唐詩人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里“公子王孫芳樹下”的賞花典型環境就是“洛城東”。春雪只有在這樣的大片園林亭榭才能裝點出奇艷的景觀,也只有權豪貴眷才能金爐香獸,華筵美酒,無虞春寒,盡情觀賞。第四句中一個“偏”字就著力點到了這種特殊條件和特有的興致。“偏”字又與第二句的“亂”字關合:春雪本自亂繞亂落于人間,也竟如同專為豪貴作美,正是特殊的社會地位使他們得以偏享,長期隱居,“不樂仕進”的劉方平,以他較多的平民意識頗觸著了人間不平的深處。

  然而《春雪》又不同于一般的憫寒詩或諷諭詩。詩中既無“長安有貧者”(羅隱《雪》)那種直呼,也不作朱門白屋的對比,詩人只就自己特殊的觀照角度,從寫景中微示暗諷,發人深思。

  作者簡介

  劉方平(生卒年不詳),字、號均不詳,唐玄宗天寶年間詩人,洛陽(今河南洛陽)人,生平事跡不詳。約公元七五八年前后在世,匈奴族。天寶前期曾應進士試,又欲從軍,均未如意,從此隱居潁水、汝河之濱,終生未仕。與皇甫冉、元德秀、李頎、嚴武為詩友,為薪穎士賞識。工詩,善畫山水。其詩多詠物寫景之作,尤擅絕句,其詩多寫閨情、鄉思,思想內容較貧弱,但藝術性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蘊無窮。其《月夜(一作夜月)》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他的作品。

  詩文評價

  劉方平為盛唐詩人,不很出名,存詩也不多,但這首詩卻寫得清麗、細膩、新穎、雋永,堪稱當時一絕。

  詩的一、二句頗有畫意。夜半更深,朦朧的斜月映照著千家萬戶,庭院的一半沉浸在默默如水的月光下,另一半籠罩在夜的黑暗中。這明暗對比越發襯出了月夜的靜謐,庭院的空寂。天上,北斗星,南斗星都已橫斜。這不僅更進一步從視覺上點出了“更深”,而且把讀者的視野由地上人家引向遼闊的天空,讓人感到那碧海青天也籠罩著一片夜的靜寂,只有一輪斜和默默無言的北斗星、南斗星在暗示著時間的流逝。

  詩的更高妙之處在于三、四句,作者向讀者展示了一個獨特的、很少人寫過的境界。

  更深人靜,月夜散發著絲絲寒意,可敏感的蟲兒卻首先感到春天的信息,感到了春天的暖意。從而情不自禁的鳴唱不已,那鳴唱聲又穿透窗紗讓不眠人(詩人)聽到,從而透露著的不眠人(詩人)的驚喜。詩人就是從“新透綠窗紗”中感到春天的來臨。這構思不僅新穎別致,不落俗套,而且顯示了詩人敏銳、細膩的感受能力。作者著一“新”字意蘊頗豐,不僅蘊含著久盼寒去春來的人們當聽到第一個報春信息時的那種新鮮感、歡愉感,而且和上句的“今夜”“偏知”緊相呼應。“綠”字則進一步襯出“春氣暖”,讓人從這與生命連結在一起的“綠色”上感受到春的氣息、春的生機。這些地方都可見詩人用筆的細膩。

  無獨有偶,詩作者的這獨特的詩意體驗,幾百年后被另一大家宋代蘇軾在《惠崇春江晚景》中表現出:“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牙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雖然“英雄所見略同”,但無論從古人還是今人的感悟上看,春暖是“鴨先知”還是蟲“偏知”(先知)不言自明,足見唐人劉方平高人之處。

  從藝術手法上看,這首詩采用了以靜襯動法,在一、二句作者極力渲染一幅空寂的靜景,意為反襯下文的動景,蟲聲“新透”先聲奪人,顯示了作者獨特的駕馭語言和造境的能力。

【春雪古詩詞】相關文章:

《春雪》韓愈06-26

春雪韓愈原文03-29

唐詩《春雪》賞析02-10

春雪韓愈賞析03-16

春雪韓愈譯文01-16

韓愈春雪古詩12-15

沁園春雪課件11-29

沁園春雪翻譯05-23

《沁園春雪》解讀04-1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在线看片日本高清 | 亚洲天堂第一页 | 欧美理论一级在线免费看 |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日本第一页 | 亚洲中文字幕另类 | 日韩精品成人动漫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