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你是人間四月天-林徽因詩歌賞析
導讀:把林徽因定為作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基于她的創作,雖然文學對于林徽因來說,并非主業,著述數量不多,卻不為小格局所困,其造詣并不亞于現代文壇的諸多名手,而她作為建筑師的特殊素養和身份,以及頗受追捧的秀外慧中的才女氣質,也奠定了其在現代文壇的獨特地位和價值。下面是由文學網小編J.L為您整理的《人間四月天》詩歌,更多雜文閱讀歡迎訪問文學網。
不朽的詩篇,永恒的懷念——林徽因詩歌賞析
摘要:她是中國第一代女性建筑學家,被譽為中國一代才女。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的參與者,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者之一,是傳統景泰藍工藝的拯救者。她是一個聰慧的女子,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梁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岳霖默默地記掛了一生,更讓世間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她,就是林徽因。
林徽因簡介:
林徽因(1904—1955),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建筑學家。生于浙江杭州的一個書香世家。
在中國現代歷史上,有幾位才女是經常被人們提及的,比如張愛玲,比如蕭紅,比如林徽因,前兩位是不折不扣的作家,成就斐然,而林徽因的墓碑上寫的,卻是“建筑師林徽因之墓”。
的確,將林徽因列入作家行列尚不多見,然而林徽因與中國現代文學的不解之緣,卻是人所共知的。除了那一段與詩人徐志摩理不清的情感傳奇,她自身溫婉清麗的文學天賦,也把她與中國現代文壇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因此,我們不妨從一個作家的角度,去重新理解、認識林徽因。把林徽因定為作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基于她的創作。雖然文學對于林徽因來說,并非主業,著述數量不多,卻不為小格局所困,其造詣并不亞于現代文壇的諸多名手,而她作為建筑師的特殊素養和身份,以及頗受追捧的秀外慧中的才女氣質,也奠定了其在現代文壇的獨特地位和價值。
把林徽因定為作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基于她的創作,雖然文學對于林徽因來說,并非主業,著述數量不多,卻不為小格局所困,其造詣并不亞于現代文壇的諸多名手,而她作為建筑師的特殊素養和身份,以及頗受追捧的秀外慧中的才女氣質,也奠定了其在現代文壇的獨特地位和價值。
林徽因名作賞析 :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
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
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鮮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
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后那片鵝黃,你像;新鮮
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
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賞析:
這首詩發表于1934年的《學文》上,具體的寫作時間不詳。關于這首詩,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為悼念徐志摩而作,借以表示對摯友的懷念;一說是為兒子粱從誡的出生而作,以表達心中對兒子的希望和兒子出生帶來的喜悅。我們完全可以放下這些爭論,因為,這首詩確實是一篇極為優秀的作品。它的價值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東西來支撐。
這首詩的魅力和優秀并不僅僅在于意境的優美和內容的純凈,還在于形式的純熟和語言的華美。詩中采用重重疊疊的比喻,意象美麗而絲毫無雕飾之嫌,反而愈加襯出詩中的意境和純凈——在華美的修飾中更見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在形式上,詩歌采用新月詩派的詩美 原則:講求格律的和諧、語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樂感。這首詩可以說是這一原則的完美體現,詞語的跳躍和韻律的和諧幾乎達到了極致。
*《你是人間四月天》將林徽因創作的詩歌、散文、小說擇精匯編成集,形成純粹的文學讀本,集中體現了林徽因的創作成就和文學才華。
林徽因的詩歌:
蓮燈微光里的夢 林徽因是20世紀30年代升起在詩壇上的一顆新星,雖然她與文化界早有往來,但個人開始創作卻是在1931年在香山養病期間。這時正逢新月派后期,大多數新月詩人已經厭倦了前期純抒情的創作,紛紛轉向以理智挾制情感,而林徽因卻繼承了新月前期的浪漫抒情筆調,保持至終,其中不乏受徐志摩的影響。林徽因的詩美麗清新,浪漫典雅,有些詩歌是大膽抒發個人情懷,有些詩歌是理智敘寫人生感悟,但無論是哪個主題,細細品味其中都不乏淡淡的哀愁透著些許的悲涼。
在林徽因的詩歌中,愛情詩占了很大的比例,在這些詩中,讀者可以體會到一個少女在戀愛時的各種心態:對愛情的憧憬、渴望、嬌羞、勇敢、懷疑、回憶,但是結局往往都指向一個-拒絕。”對永恒愛情的無望讓詩人雖然心底微動但是含蓄的以沉默來表明自己的態度。
如果說美麗憂傷的愛情詩是林徽因詩歌中的婉轉曲折的小溪,那么對人生的透視,對生命的感悟詩就是深沉的河水,澄清而靜默。睿智的詩人本就看透生活的變幻,加上一些至親好友的離世更讓她得出人生無常,生命無常的悲涼結論。
林徽因悲涼詩風的成因:
經歷過父親和知己突然去世打擊的林徽因還剛剛二十七歲,正是人生的夏季,然而經過與死亡的直視她對生命的意義更加澄澈,更加恬淡豁達,卻也更加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無奈,人生的苦短。在社會中任何人不管地位多么高貴,仍然很難主宰自己的命運,無法控制未來的不可知的意外,一如她在《蓮燈》中描繪的,生命“像一葉輕舸駛出了江河——宛轉它漂隨命運的波涌”,人生“也就是個美麗的夢”。
試析林徽因詩歌的美學意蘊 :
在中國現代詩歌史上,林徽因是個獨特的存在。她曾被譽為“一代才女”,是“新月派”為數不多的女作家之一,同時還是一位建筑學家。她的作品精致玲瓏,獨具韻味,在現代詩歌史上形成了一道閃爍著靈性和智慧之光的藝術風景。林徽因的詩具有多重美學意蘊:真純的生命感悟、哲理性的思考和多種藝術影響下的具有“現代性”的詩歌構建,顯示了較高的詩性品格。林徽因詩歌兼有“新月派”和“現代派”的風格,是其間過渡型的一位詩人,她的這種開放性和綜合性,也正體現了其詩歌的現代性。
一、真純之美
詩歌的本質在于抒情,對一位女詩人來說,她也一定會在詩歌里表露她情感世界里的浪波漣漪。林徽因的愛情詩在她全部的作品中是最華彩的樂章,也最能體現真純之美。
二、哲理之思
走進林徽因的詩歌世界,還有一種質素不容忽視,那就是哲理性的思考。林徽因是個敏銳、善于思考且富有創造性的人。因此,對于生命本體的思考是林徽因哲理性詩歌的主題。
三、現代性構建
林徽因極富靈性和創造性,她的詩整體上呈現出“現代性”的審美特征。應該說,是她身上東西方文化背景和多種藝術才華點亮了她的詩藝。
迄今最唯美、最詩意、最精致的林徽因傳記 建筑學家,詩人,學者,美術家,翻譯家,我們很難定位她確切的身份,但我們只要記。核仟氁粺o二的林徽因。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走完了她短暫而傳奇的一生,為她終身未娶的哲學家金岳霖和她的另外一位友人鄧以蟄為她合撰挽聯:
一身詩意千尋瀑,
萬古人間四月天。
名人看徽因
金岳霖用“極贊欲何詞”一語作為對林徽因的評價。
——《金岳霖憶林徽因》
眼里的林徽因,除了是徐志摩的追求對象和梁思成的定局情人,更多是個聰慧的中學生,年幼小妹妹。
——《民國女子:此情可待成追憶》
卞之琳說,她天生是詩人氣質、酷愛戲劇,也專學過舞臺設計,卻是她的丈夫建筑學和中國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不過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協助者,實際卻是他靈感的源泉。 ——《窗子內外—憶林徽因》
【你是人間四月天-林徽因詩歌賞析】相關文章:
你是人間四月天詩歌賞析12-05
林徽因《你是人間四月天》04-14
林徽因詩歌《你是人間四月天》中英譯本04-11
你是人間四月天經典詩歌(精選10首)04-14
最美人間四月天詩歌(通用13首)04-03
林徽因的經典詩歌03-27
林徽因經典詩歌(精選16首)03-15
人間五月天詩歌(精選11首)05-24
2023林徽因經典詩歌(精選15首)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