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羔裘》原文翻譯及賞析
《詩經·羔裘》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豈無他人?維子之故。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豈無他人?維子之好。
譯文
你身著羔皮禮服豹紋袖飾,竟然對我們如此大模大樣。難道你就這樣目中無人嗎?我們可是看在老交情份上。
你身著羔皮禮服豹紋袖飾,竟對我們一副傲慢的模樣。難道你就這樣目中無人嗎?我們可是看在老朋友份上。
注釋
羔裘:羊皮襖。羔:羊之小者。
袪(qū):袖口,豹祛即鑲著豹皮的袖口。
自我人:對我們。自,對;我人,我等人。居(jù)居:即“倨倨”,傲慢無禮。
維:惟,只。子:你。故:指愛。或作故舊,也通。
褎(xiù):同“袖”,衣袖口。
究究:心懷惡意不可親近的樣子,指態度傲慢。
賞析:
此詩兩章,脈絡極清楚,每章的前二句極寫卿大夫的服飾之威和對故舊的侮慢之態;后二句則通過自問自答,表現了原為友人的那位先生的怨憤不平的情緒,而詩句的語氣顯得“怨而不怒”,很能體現“溫柔敦厚”的詩教。
此詩一開頭,描述了卿大夫的`服飾,可見,這位卿大夫是一位政治新秀,剛剛步入了從政的圈子。但他很不低調,以為自己了不起了,一種強烈的優越感立馬就顯出來了:“自我人居居。”活畫出衣服傲慢無禮的神情。但他的故舊老友,雖然沒有他的官階高,但一點也不氣餒,顯示出很強的個性。
從結構上來看,此詩顯得十分簡單,藝術上也沒有太多的特色,比較明顯的也就是反復吟詠、反復唱嘆、回環往復的手法。這種手法實際上在《詩經》中已相當普遍,有著民歌民謠的風味,從這也正說明了《詩經》與民歌之間的密切關系。
此外,該詩中所用的設問和作答的形式,在《詩經》中也時而可見。這種修辭方法作為諷刺或表現一種強烈的情緒是很合適的。
《詩經·羔裘》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羔裘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
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豹飾,孔武有力。
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
彼其之子,邦之彥兮。
譯文:
穿著潤澤羔皮襖,為人正直又美好。就是這樣一個人,不怕犧牲為君勞。
穿著豹飾羔皮襖,高大有力為人豪。就是這樣一個人,國家司直當得好。
羊羔皮襖真光鮮,素絲裝飾更燦爛。就是這樣一個人,國家杰出的人選。
注釋:
1.羔裘:羔羊皮裘,古大夫的朝服。
2.濡(rú):潤澤,形容羔裘柔軟而有光澤。
3.洵(xún):信,誠然,的確。侯:美。
4.其:語助詞。
5.舍命:舍棄生命。渝:改變。
6.豹飾:用豹皮裝飾皮襖的袖口。
7.孔武:特別勇武。孔,甚;很。
8.司直:負責正人過失的官吏。
9.晏:鮮艷或鮮明的樣子。
10.三英:裝飾袖口的三道豹皮鑲邊。粲(càn):光耀。
11.彥(yàn):美士,指賢能之人。
賞析:
羔裘是古代卿大夫上朝時穿的官服。《詩經》中通過描寫羔裘來刻畫官員形象的詩有好幾首,如《召南·羔羊》《唐風·羔裘》《檜風·羔裘》等,命意都不一樣。
《鄭風·羔裘》這首詩,起筆描述羔裘的外在美,作者具體而微地描寫了羊皮袍子的皮毛質地是如何的潤澤光滑,袍子上的豹皮裝飾是如何的鮮艷漂亮。然后才贊美穿此羔裘的人的內在美,寫外在美的目的是通過對羊皮袍子的仔細形容,和對其中寓意的深刻揭示,借以贊美穿羊皮袍子的'官員有正直美好能舍命為公的氣節,有威武勇毅能支持正義的品格。總而言之,人衣相配,美德畢現,這位官員才德出眾,不愧是國家的賢俊。外在美、氣質美和品行美、形象美高度統一。這樣理解符合認為此詩主旨為贊美優秀官吏的說法。
如果說此詩有諷刺意味,那就是說,在詩中,禮服的高貴華麗襯托著君子的美德形象,服飾的華美同時也象征著君子高貴的人品。在作者看來,古代的卿大夫確實是這么回事;但是,一聯系鄭國當時的現實,滿朝穿著漂亮官服的是些什么人——一句話,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可以說,都不稱其服。這樣,作者贊古諷今的作詩命意就凸現出來了。因為衣裳總是人穿的,從衣裳聯想到人品,再自然不過了。至于一個人的品質、德性要說得很生動、形象,就不那么容易,而此詩作者的聰明之處,也在這里。他用看得見的衣服的外表,來比喻看不見、感得到的較為抽象的品行德性,手法是極為高明的。比如,從皮袍子上的豹皮裝飾,聯想到穿這件衣服的人的威武有力就十分貼切,極為形象。但如果當作一首諷刺詩來說,有些過于含蓄,以至千百年來聚訟不已。
【《詩經·羔裘》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詩經·羔裘》原文翻譯古詩詞賞析07-18
詩經《國風·檜風·羔裘》原文賞析11-15
詩經·關雎原文、翻譯、賞析09-09
詩經《文王》原文翻譯及賞析08-08
詩經江漢的原文及翻譯賞析07-26
《詩經敬之》原文翻譯賞析08-04
《詩經:酌》原文翻譯及賞析10-09
詩經·大雅原文賞析及翻譯08-18
詩經采薇原文賞析 詩經采薇原文及翻譯04-15
《詩經·氓》原文、翻譯、注釋與賞析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