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課后題答案

時間:2023-09-27 09:08:02 賽賽 蜀道難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蜀道難》課后題答案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最少不了的就是練習題了,多做練習方可真正記牢知識點,明確知識點則做練習效果事半功倍,必須雙管齊下。什么樣的習題才是好習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蜀道難》課后題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蜀道難》課后題答案

  《蜀道難》課后題答案 1

  一、這是一首樂府詩,以七言為主,卻有不少雜言句,節奏多變化,與散文句法相似。試給下面的詩句劃分節奏,朗讀幾遍,說說它們對本詩的風格起什么作用。

  1.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2.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3.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4.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解題指導

  這首詩較長,且內容有一定難度所以先設計此題,目的是使你初步適應這首詩節奏的變化。在完成本題時你一定要朗讀幾遍,讀出一點韻味來。但要注意:不要把這些句子讀成散文,這對領會詩人熾烈奔放的感情和飄逸的風格極為必要。這是一首雜言體詩,但跟其他詩人的這類體裁作品和李白的另一些這類體裁作品(如《將進酒》《梁甫吟》《廬山謠寄盧待御虛舟》等)相比,都有顯著的不同。這不同就在于:其中的某些句子,如練習中所列舉的,如果孤立地看,確屬散文句。但我們不這樣稱它們,因為它們畢竟是詩的整體中的一部分,只能說它們是散文化的詩句,或句法與散文近似。這當然不能隨意而為,沒有李白那樣的氣概,那樣的英才,是駕馭不了的。

  參考答案

  這些詩句都仿佛是詩人在熾烈感情的驅動下,不能自已,脫口而出,生動地表現了詩人奔放豪邁的風格。

  二、“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這句詩有什么含義?它重復出現三次,有什么作用?

  解題指導

  這道題是為鑒賞詩的內容設計的。重點是前一問,后一問是對前一問的補充,意思是可以從形式入手鑒賞詩的內容。因此在完成本題時,你可以先思考后一問,然后分析“蜀道之難”一句的含義。此題有一定的難度,你最好先理清課文的結構層次并了解詩的大意,在此基礎上完成本題。李白善于從民歌中吸取養料。這首詩中“一詠三嘆”的寫法,明顯地是對《詩經》中復沓形式的繼承,同時又有很大的發展。這一特點同你已學過的《君子于役》《無衣》等相同。

  參考答案

  詩人創造性地繼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見的復沓形式(又稱反復),主旨句凡三見:開頭、中間、結尾各出現一次。這并非簡單的`重復,因為它每出現一次都給讀者帶來新的啟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貫穿始終、內容層層深入的格局,使人產生一嘆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嘆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三、回答下面的問題,體會詩人熱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飄逸的藝術風格。

  1.詩的開頭分幾層敘述蜀道的來歷?引用五丁開山的傳說有什么作用?

  2.細讀“上有六龍回日……坐長嘆”這幾句,說說詩人用了哪些寫法來表現蜀道的雄奇險峻。

  3.詩人給這個“畏途”營造了怎樣的氣氛?

  4.寫劍閣的那一段包含哪些內容?聯系當時的背景說說詩人這樣寫的意圖。

  解題指導

  這道題共含四小題:前三小題用于鑒賞詩的藝術特色,是按照課文段落順序命題的,完成本題時,你可以就詩論詩。其中第一題涉及詩人的夸張敘述和運用民間傳說的寫法,重點是第二問;第二題涉及點面結合的寫法和夸張的運用,也表現了詩人想象的豐富和奇特;第三題涉及細節的運用和夸張寫法;第四題涉及詩的寓意,應當聯系全篇內容和時代背景進行分析。

  答案

  (1.第一問:分三層:第一層敘述蜀國長期閉塞的狀況,已寓高山阻隔之意,“四萬八千歲”為夸張敘述;第二層描述秦蜀之間重山疊嶺的地貌,“有鳥道”寓無人行之意。第三層敘述蜀道來由。第二問:表現人和自然間的斗爭以及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強烈愿望,贊揚了神力和開路者的勇力。

  (2.①“上有”四句寫的是面即蜀道的整體形象;“青泥”四句寫的是“點”,即青泥嶺的情況,這是點面結合。②“六龍回日”“捫參歷井”是詩人的想象。

  (3.“但見”四句渲染了凄清的氣氛;“連峰”四句渲染了驚險的氣氛。

  (4.這一段再現劍閣的險要景象,表明其易守難攻的特點。詩人這樣寫的意圖是告誡西游的人:劍閣既為蜀之門戶,形勢又如此險要,自然易生軍事叛亂,決不可久居蜀地。)

  四、背誦這首詩

  解題指導

  背誦這首詩首先要分析清楚其內容、結構。認真朗讀后,你會發現:第一段作者先感嘆蜀道高而難行,繼而介紹蜀道開鑿之艱難,最后極寫其高峻。第二段再嘆其險,先后從側面的景物凄清,與正面的山水險惡描寫來突出其可畏。第三段從戰爭的角度慨嘆其險,從劍閣的險要,寫到殺人的慘景。最后再現主旨句,實有申戒之意。

  《蜀道難》課后題答案 2

  一、閱讀《蜀道難》第一段,完成1~4題。

  1.作者在這一段中寫“爾來四萬八千歲”這一時間概念,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寫時間是為了說明古蜀國歷史久遠,這么長時間不與秦塞相通,足見蜀道之難。這樣寫時空雜糅,烘托蜀道的艱險。

  2.作者開篇即慨嘆蜀道“危乎高哉”,對下面行文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這樣感嘆一句,是為引出下文寫太白鳥道、天梯石棧、高標回川、捫參歷井。

  3.“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兩句運用的表現手法是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運用了夸張手法、襯托手法。詩人緊扣“高”“危”,用夸張手法把崇山峻嶺峭壁巉巖間的蜀道寫得驚心動魄、令人望而生畏:山高得連黃鶴也飛不過,猿猴也愁于攀援。同時又借“鶴”“猿”來側面襯托,暗寫人行走之難。

  4.本段分幾層敘述蜀道的來歷?引用五丁開山的傳說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一問注意結合原詩進行分析。第二問注意神話本身的意義及作者的用意。

  答案:分三層:第一層敘述蜀國長期閉塞狀況,已寓高山阻隔之意,“四萬八千歲”為夸張敘述;第二層描述秦蜀之間重山疊嶺的地貌,“有鳥道”寓無人行之意;第三層敘述蜀道來由。

  作用:表現人和自然間的斗爭以及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強烈愿望,贊揚了神力和開路者的勇力。

  二、閱讀《蜀道難》中的詩句,完成5~8題。

  5.李白運用豐富和奇特的想像,充分表現蜀道的雄奇險峻。請結合選文的詩句,分析詩人是怎樣運用點面結合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有……攀援”四句寫的是“面”,即蜀道的整體形象;“青泥……長嘆”四句寫的'是“點”,即青泥嶺的情況,這是點面結合。

  6.詩人給“畏途”營造了凄清、驚險的氣氛,請對此作簡單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但見”四句渲染了凄清的氣氛;“連峰”四句渲染了驚險的氣氛。

  7.結合選段,概括古老蜀道的特點。(不超過10個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逶迤千里,崢嶸高峻。

  8.結合所選的兩段,分析《蜀道難》的語言特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奔放、散文化的語句。使用設問句、感嘆句和排比句式,語勢參差,錯落有致,又極其酣暢。

  三、(2009萊蕪檢測)在下面句子的橫線處另選兩個人物,并化用其作品(不必完全引用),補寫兩個句子,做到內容連貫,句式一致。

  是中國人,就有權利向上帝要一座山。杜甫需要一座泰山,讓他領略“一覽眾山小”的豪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需要一座井岡山,讓他胸有“凌云志”,奪取建立新中國的勝利。

  答案(示例):李白需要一座天姥山讓他追求“日月照耀金銀臺”的光明與自由蘇軾需要一座廬山讓他認識“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哲理

【《蜀道難》課后題答案】相關文章:

課文雪兒的課后題答案02-11

《蜀道難》課后練習及參考答案08-01

春課文的課后題參考答案09-04

《魚我所欲也》課后題及答案11-15

《魚我所欲也》課后題答案08-08

課文中國石拱橋課后題練習答案11-24

初二語文楊絳的《老王》課文課后題含答案。03-15

《蜀道難》理解性默寫答案11-07

《蜀道難》理解性默寫題03-17

《觀潮》課后練習及答案09-2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激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 中文字幕免费乱码欧美 | 夜色福利院在线看 | 日本在线精品视频免费 | 亚洲人77777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