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張孝祥《水調歌頭·聞采石磯戰勝》原文賞析
水調歌頭是詞牌名,大家學習過這類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張孝祥的《水調歌頭·聞采石磯戰勝》原文以及相關的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雪洗虜塵靜,風約楚云窗。何人為寫悲壯?吹角古城樓。湖海平生豪氣,關塞如今風景,剪燭看吳鉤。剩喜燃犀處,駭浪與天浮。 憶當年,周與謝,富春秋。小喬初嫁,香囊未解,勛業故優游。赤壁磯頭落照,淝水橋邊衰草,渺渺喚人愁。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
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虞允文在采石磯大勝金兵,當時張孝祥正任撫州知州,捷報傳來,他欣喜欲狂,當即寫了這首《水調歌頭》。
從題目《聞采石磯戰勝》可以想見詞人激動的心情,同時也說明了寫作本詞的緣由,點明了本詞的主旨。
“雪洗虜塵靜”,首句對這次勝利給以高度評價,他說,這次擊敗金兵,把侵略者帶來的污垢塵埃“雪”洗得干干凈凈了。“風約楚云留”,“風”,暗喻朝廷,云,暗喻自己有官職在身。因為江西撫州在古代屬楚國,所以說“楚云”。這句是說,由于朝廷的約束,地方官的責任又迫使我留在這兒,致使我未能參加這次令人鼓舞的戰斗。對這一點,他深感遺憾,所以接下去才說:“何人為寫悲壯?吹角古城樓。”前句說,誰為這次的勝利譜寫悲壯的頌歌呢?表現了詞人對前線的記掛;后句說,他命令軍士在撫州古城的城樓吹起號角,大張旗鼓地慶祝這次勝利。
“湖海平生豪氣”,《三國志陳登傳》:“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這一句化用《三國志》評論陳登的話,說明自己平生具有湖海那樣寬闊豪邁的志氣;“關塞如今風景”,是說采石磯打了勝仗,邊塞的形勢如今和過去不同了,言外之意是說過去敵人威脅我們,如今我們又占了上風;“剪燭看吳鉤”是說自己聽到喜訊興奮得詞人在夜間挑亮燈燭,檢查自己的武器,準備和敵人拼搏一場。這三句話充分說明了張孝祥報效祖國的豪情壯志和決心。前方勝利的消息使他深受鼓舞,他磨拳擦掌、嚴陣以待,隨時準備為恢復中原獻身效力。“剩喜燃犀處,駭浪與天浮。”剩,盡量;“燃犀”,《晉書溫嶠傳》:“燃犀角而照之”,后人用“燃犀”作照妖魔的意思,“燃犀處”,也就是消滅敵人的地方,這里指采石磯。“駭浪與天浮”是說采石磯一帶的江水掀起了驚濤駭浪,波浪浮到天一般高。這兩句描寫采石磯戰斗激烈,場面宏偉,光照妖魔,要干凈利落地把金兵全部消滅。
下片由回憶古代兩位北抗強敵的英雄寫起,進而說明自己要效法前人,做驅逐金兵恢復中原的英雄。
“憶當年,周與謝,富春秋!”這三句點明他回憶的兩個古人。周,指三國時東吳的周瑜;謝,指晉朝的謝玄。周瑜曾經大敗曹操,謝玄曾經大破來自北方的前秦入侵軍隊。“富春秋”,是說他們建功立業的時候,正值他們年富力強的青壯年時代。“小喬初嫁,香囊未解,勛業故優游。”這三句說,當時周瑜剛娶“小喬”為妻,謝玄還是佩帶香囊的少年,他們就從容不迫地創建了不朽的功業。周瑜和小喬結婚的時候只有二十四歲;《晉書謝玄傳》記載,謝玄少年時“好佩紫香囊”;“優游”,從容不迫的樣子,意同蘇軾《念奴嬌》詞說周瑜“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不過蘇詞寫的更為形象。這三句表現了詞人對周瑜和謝玄的欽佩與向往。
“赤壁磯頭落照,淝水橋邊衰草,渺渺喚人愁。”這三句是對前邊追述兩個歷史人物后的小結。當年周瑜戰勝強敵的“赤壁磯”那兒,只能看到夕陽西下的殘景,即“落照”;謝玄揮戈的淝水橋邊只有破敗的衰草。“渺渺”,渺茫曠遠,第三句說,回憶他們,只能喚起人們遙遠無際的憂愁。
“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結尾二句,巧用兩個典故,表達自己恢復中原、報效國家的宏偉志向,與上片“湖海平生豪氣”相呼應,更突出了他的愛國主義思想。“乘風”,《南史宗慤傳》記載,宗慤少有大志,曾對他的叔父宗炳說:“愿乘長風破萬里浪。”“擊楫”句化用《晉書祖逖傳》化用祖逖“中流擊楫而誓”句意。
本詞主題博大,氣魄宏偉,作者熾熱的愛國主義思想洋溢于字里行間。全詞格調激昂慷慨,悲壯宏偉,用典貼切自然,是思想性強,藝術水平高的名作。
拓展:水調歌頭·聞采石戰勝閱讀理解
水調歌頭 聞采石戰勝①
張孝祥
雪洗虜塵靜,風約楚云留。何人為寫悲壯,吹角古城樓?湖海平生豪氣,關塞如今風景②,剪燭看吳鉤。剩喜③然犀處④,駭浪與天浮。
憶當年,周與謝,富春秋。小喬初嫁,香囊⑤未解,勛業故優游。赤壁磯頭落照,肥水橋邊衰草,渺渺喚人愁。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
[注] ①《宋史·高宗本紀》:“紹興三十一年十一月,虞允文督建康諸軍以舟師據金主(完顏)亮于東采石,戰勝卻之。”②風景:《世說新語》中有“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句。③剩喜:甚喜。④然犀處:指采石磯。⑤香囊:《晉書·謝玄傳》中有謝玄“少年時好佩羅香囊”之句。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句“雪洗”二字顯詩人聞勝之喜,接下來“約”“留”二字則寫出作者身處后方未能參戰之憾。
B.作者胸懷豪壯,熱烈歌頌采石之戰的大勝,又想象采石之戰的雄偉場面,表達殺敵建功的迫切愿望。
C.下“憶當年”六句,借周瑜與謝玄贊美此戰指揮官,既寫出其功業卓著,又寫出其生活風流灑脫。
D.下“赤壁”三句,用“落照”與“衰草”之景寫愁情,作者心念北方失地,大捷雖喜卻未解全憂。
16.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加以概括。(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兩句,以景結情,用聲聲鷓鴣鳴叫,呼喚詞人勿忘南歸的理想抱負。
(2)在《子路、曾哲、冉有、公西華侍坐》一文中,孔子點評了幾位弟子的志向,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了他對公西華才能的高度肯定。
(3)古人多有借“雁”傳情的詩句,如《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 ”一句,傳達音訊全無、相思無著落之意;李清照在《聲聲慢》中,愛人遠逝,雁過傷心之余,認出與它們“____________”,卻無處傳書,表達痛失愛人的感傷與悲痛。
答案
15.C(“又寫出其生活風流灑脫”有誤)
16.(6分)
⑴“雪洗虜塵靜”表達聞戰事大捷而欣喜之情。
⑵“剪燭看吳鉤”“憶當年”抒發渴望建功立業從戎報國之情。
⑶借赤壁之戰典故觸景生悲借古諷今表達憂國憂民之情。
(每點2分,每點感情、分析各1分,意對即可)
17.(6分)
⑴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⑵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⑶鴻雁長飛光不度/卻是舊時相識
【張孝祥《水調歌頭·聞采石磯戰勝》原文賞析】相關文章:
水調歌頭·聞采石戰勝閱讀答案-張孝祥11-08
水調歌頭·泛湘江張孝祥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06-16
水調歌頭·聞采石戰勝賞析06-24
《水調歌頭·聞采石戰勝》賞析11-14
張孝祥《浣溪沙》賞析06-22
《浣溪沙》張孝祥宋詞賞析06-11
關于張孝祥《浣溪沙·洞庭》賞析11-11
張孝祥水調歌頭·和龐佑父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宋代04-22
水調歌頭·聞采石戰勝閱讀答案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