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教案
教學重點:
一:讀懂、背誦這首詞。
二:聯想力和想象力的訓練。
教學難點: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及其曠達胸襟在詞中的體現。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我們傳統意識中,每年農歷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圓最亮的。不知道同學們在往年看中秋圓月時有何感受?今天,我們不妨來欣賞宋朝著名詩人蘇軾的詠月名篇《水調歌頭》。看看他的感受如何。
二 、欣賞《水調歌頭》
1、 對照小序部分簡介詞作背景,讓學生了解創作時間及創作原因。
2、初讀全詩,感知內容。
(1) 學生讀書下注釋。
(2) 由學生迅速自讀課文。
(3) 點一生朗讀(學生點評后,教師總結點評)
(4) 全班齊讀
3、 疏通全文
(1) 學生對照全文,自主疏通全文,并記下讀不懂、有問題的地方。
(2) 小小組交流問題
(能小組內解決的自主解決,不能解決的有組長整理提出)
(3) 全班交流、解決問題
(4) 打出全文注釋,學生自主整理在課本上。
(5) 問:對照注釋你認為詞的上下闋主要寫了什么?兩者聯系何在?
(上闋——望月寫景;下闋——懷人抒情。兩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問:詞中哪些是實景?哪些是虛景?
(6) 作者對人生的感悟體現在哪些詞句上?你如何理解?
4、 能力訓練
(1) 什么是聯想?什么是想象?
(2) 文中哪處是聯想?哪處是想象?
(3) 看圖一,發揮聯想,你能聯想到什么?
(4) 看圖二,發揮想象,你能想象到什么?
5、 問:比較《十五夜望月》,你喜歡哪一篇?講講理由。
6、音樂欣賞
(1) 播放王菲的 《水調歌頭》
(2) 第二遍播放,學生輕聲跟唱
7、 學生總結
(1) 一生總結本課教學思路
(2) 由學生總結學習本課的收獲
三、 布置作業
1、背誦這首詞
2、小作文:根據下文開頭,發揮豐富想象和聯想,續寫文章。
金秋十月,夕陽西下。一老農坐在自家的田埂上,一邊抽著煙,一邊浮想聯翩……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教案】相關文章: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教案+反思09-23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05-31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考題06-06
蘇軾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11-05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說課稿06-15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01-20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原文07-28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鑒賞08-13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教案2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