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鑒賞唐代思鄉詩?

時間:2024-10-11 22:17:46 思鄉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如何鑒賞唐代思鄉詩?

  思鄉,實際是思念家,思念家人,就是思念家鄉親人, 睹物思人。旅思鄉詩主要寫客居他鄉的游子漂泊凄涼孤寂的心境以及對家鄉、親人的思念。鄉思是古代詩歌最基本的精神母題之一。或為旅之愁;或為行役之苦;或為宦游之艱。總之,出門在外的客子總會為物所動,書寫他們內心的沉郁的鄉情。綜觀這些各言心聲的思鄉詩,抒情角度可以括為兩種——從己入筆和從對方入筆。下面結合具體詩歌作一淺談。

如何鑒賞唐代思鄉詩?

  一、從己如筆,抒寫切身感受,表達思鄉之情。 如李白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地頭思故鄉。

  詩人直接從自身寫起,表達無限的鄉思。無邊的月輝流水般瀉入室內,淌入詩人頗不寧靜的心田。于是如霜的皎潔便勾起了靜夜深思游子的迫切歸情。身姿俯仰之間,思緒早已箭般飛回了闊別的故鄉。全詩筆意輕淡,角度直接單純,而思緒綿長,如流如水,如泣如訴。

  再如杜甫的《春望》。此詩歷來被稱為感時憂國,思家念親之作。全詩八句,前四句感時憂國,后四句思親念家。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

  詩人同樣直接從己入筆,抒寫面對家書的感慨,雖未年高,但身心卻垂垂老矣的喟嘆。離情充溢,沉著蘊藉。家書的可貴,就在于它載著深情冒著烽火而來;出現在兵荒馬亂之際;報告著妻兒家小的平安。面隊這樣的家書,詩人怎會不欣喜萬分,歸心似箭呢?愈搔愈短的白發,誰又能說不是因思鄉而生呢?真可謂“白發不盡,只緣根在愁腸中”,或如謝詩云:“有情知望鄉,誰能不變”。總之,全詩從己入筆,描自身之態,抒寫思鄉之情,詩人對家人的眷眷思念躍然紙上。

  二、從對方落筆,想象對方情狀,表達思念之情。

  同為杜甫思鄉作的《月夜》,卻采用了與《春望》截然不同的抒情角度——從對方落筆。

  今日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詩人開篇從妻子兒女入筆,曲寫思情。想象妻子在此同樣月圓之夜,望酣睡兒女,卻輾轉難眠,孤身一人,凄然而立,眷念生死未卜的丈夫,不知他如今飄至何方。詩人以白描手法,清晰的勾畫了一幅《閨中望月思親圖》。而對妻子形象真切不爽的描繪,實際上達到了詩人自我情態毫發畢現之效,詩人最后以設想日后重逢之喜反射如今天各一方之苦,仍為曲傳相思之筆,曲寫思情。思緒纏綿,不絕如縷。

  再如:邊塞詩人高適的“故鄉今夜思千里,霜明朝又一年”也是從對方入筆,表達四鄉之情。真可謂思念之人必為至親至愛,身處異地而心幽靈犀,兩地相思,一樣深情。

  以上淺顯分了古代思鄉詩的兩種抒情角度。分開來談,實為方便。實際上這兩種抒情角度時常出現在一首詩中,雙“管”齊下,表達思情。例如王維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少一人。

  詩人前兩句從己入筆,描寫切身感受;后兩句改為從家鄉的兄弟入筆,表到思歸之情。前后兩句殊途同歸,珠聯璧合。

  了解古代思鄉詩的抒情角度,有助于我們對此類詩歌整體結構的探究,從而進一步了解詩歌的內涵。

【如何鑒賞唐代思鄉詩?】相關文章:

唐代思鄉詩精選10-23

思鄉詩的鑒賞10-12

思鄉詩鑒賞教案08-26

羈旅思鄉詩鑒賞08-25

羈旅思鄉詩鑒賞07-25

思鄉詩鑒賞方法10-06

羈旅思鄉詩鑒賞技巧09-23

古代羈旅思鄉詩鑒賞09-25

思鄉詩鑒賞學案指導08-24

羈旅思鄉詩鑒賞教案參考09-1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日韩r级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专区一 | 日本AⅤ碰碰碰视频 | 亚洲乱码中文字字幕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不卡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V日本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