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書法
引導語: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寫得昂揚樂觀,能給朋友以安慰和鼓勵,對待離別態度很積極。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這首詩的書法作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題
這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京城長安送別一位姓杜的朋友到蜀地任縣令時所作的抒情詩。朋友即將上任,詩人勸慰他不要為遠別而悲傷:雖然遠隔天涯,但友誼不會因為距離的遙遠而淡薄,他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
雖為送別詩,但全詩卻無傷感之情,詩人的胸襟開朗,語句豪放清新,委婉親切,表現了友人間真摯深厚的友情。
頸聯賞析
頸聯(三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先看第一句。“海內”四海之內,指全天下,即全國。“存知己”,有知心的朋友存在。第二句。“天涯”,天邊。指很遠的地方。“若”,好象。“比鄰”,近鄰。
把這一聯兩句詩連起來翻譯:只要四海之內有知心的朋友存在的話,即使遠在天涯海角也如就在近鄰一樣。
賞析:
這一聯,是在承接第二聯“同是宦游人”的基礎上,來了個奇峰突起,又以兩個斬釘截鐵的工對句,把調子再一次高高提起,從眼前的離別,講到對別后的思考,是全詩的詩眼,富于浪漫主義地掀起全詩的高潮,點明了本詩的主旨:要做官就應該有“志在四海”的宏遠抱負,不能只顧及朋友的長相聚首。真正的知己,因為心心相印,情相連通。
所以,即使遠在天涯海角,也就如住在近鄰一樣。這一聯乃全詩畫龍點睛的詩句,是由三國曹植《贈白馬王彪》里“丈夫志四海,萬里若比鄰”演化而來,二者同是膾炙(kuàizhì)人口的名句。詩人在這里指出:長安、蜀川,遠隔千山萬水,此一別再相見的確是遙遙無期的事情。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這一生)當以同懷(永結同心)視之。”(魯迅贈瞿秋白語)空間的距離,對知己朋友來說絕不是一個問題。因為我們的心是相連的,情是相通的,所以,即使遠隔千山萬水,因為還在同一日月的照耀下,在同一個天地間生活,為同一個朝廷效力,因此仍然可以攜手并肩,共建宏偉大業。
因此,知己者,要不以離別為意,不為離別所苦。這是對好朋友勉勵的話,有大丈夫的豪邁氣魄,乃高唱友誼的贊歌,傳達出火一般的激情。一反過去贈別詩“卿卿(qīng)我我、幽憂怨怨“的消沉氣勢,催人奮進。對友誼的推崇,唯此詩為最。其眼光高瞻遠矚,其胸懷博大宏深。
這二句寫得自然通俗,但凝煉而精警,語義深長,把情誼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如果說曹植與白馬王彪的分別,是因為統治階級內部斗爭險惡,因無助而無奈的話,而王勃在這里卻自覺自發地唱出了昂揚、奮發的時代最強音。這里絕不只是刻意模仿,而是自鑄偉詞,語言更加凝練,對仗更加工整,與上一聯的散調舒緩結合得更加精巧,詩歌的節奏更加靈活多變,把純真的友誼表達得更加淋漓盡致,感情更加充沛,氣勢更加恢弘,并能賦出新意,表現了處在社會上升時期有志青年的精神風貌,有革故鼎新的文壇領袖的風范。使這首詩成了富有哲理,千古不朽的絕唱,是對曹詩傳統的繼承,但旗幟舉得更高,更是曹詩精神的發揚光大,凸顯了王勃更加深厚的藝術造詣和功底。因此后人簡直有點只知王勃而忘掉曹子建了。從而為末聯的吟唱搭起了一座通達的橋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書法】相關文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07-2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08-1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詩06-1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ppt06-2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改寫11-2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修辭10-0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解釋07-2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推薦10-2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賞析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