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閱讀練習及答案

時間:2024-07-17 15:14:55 梓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閱讀練習及答案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我們經常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教師進行閱卷打分時的參考,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閱讀練習及答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閱讀練習及答案 篇1

  原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春,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1.本詩出自《王子安集》;作者是唐朝(朝代)的王勃(詩人),他和 駱賓王 盧照鄰 楊炯并稱為“初唐四杰”。

  2.說說千古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好在哪里?

  答:自古以來,寫離別的詩作大多情感悲傷,基調低沉,這首詩不同于其它送別詩,開辟了送別詩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別中悲苦纏綿之態,字里行間體現出了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高遠的志趣和曠達的胸懷,能給友人以安慰和鼓勵。

  3.此詩是一首送別詩,全詩表達了與知己的惜別之情,抒發了對朋友遠行的留戀慰勉之情,體現出作者高遠的志趣

  4“風煙”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卑濕荒遠,上任路途的艱險。“望”字將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聯系起來。

  5、頸聯蘊含了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縮短距離的哲理,真正的友誼是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的,既是永恒的,也是無所不在的。這一句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情厚的不朽名句。

  題目和答案

  1.誦讀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B  )

  A.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B.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C.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D.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2.賞析有誤的`一項是(C  )

  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被稱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點出了送別的地點,第二句則把讀者的視線引向了杜少府即將赴任之地。

  C.頷聯是說,詩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聯緊承頸聯而來,詩人勸慰杜少府,不要在臨別之時像兒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淚。

  3、這首濤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千古傳誦的句子,請說說它好在哪里。

  答:自古以來,寫離別的詩大多情感悲傷、基調低沉,而王勃的這兩句寫得昂揚樂觀,能給朋友以安慰和鼓勵,對待離別態度很積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閱讀練習及答案 篇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三秦護衛著巍峨的長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卻是一片風煙迷茫。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離別時,不由生出無限感慨,你我都是遠離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人世間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遠在天涯,也似在身邊。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不要在分手時徘徊憂傷,像多情的兒女一樣,任淚水打濕衣裳。

  題目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你認為首聯中哪些字用得好,為什么?

  首聯“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首句寫送別之地長安被遼闊的三秦地區所“輔”,突出了雄渾闊大的氣勢。第二句點出友人“之任”的處所――風煙迷蒙的'蜀地。詩人巧用一個“望”字,將秦蜀二地聯系起來,好似詩人站在三秦護衛下的長安,遙望千里之外的蜀地,這就暗寓了惜別的情意。“望”字不僅拓寬了詩的意境,使讀者的視野一下子鋪開,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兩地的距離,使人感覺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為離別而憂傷。這一開筆創造出雄渾壯闊的氣象,使人有一種天空寥廓、意境高遠的感受,為全詩鎖定了豪壯的感情基調。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頷聯中詩人是怎樣勸慰友人的?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詩人勸慰友人:我和你都是遠離故土、宦游他鄉的人,離別乃常事,何必悲傷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遠走天涯,舉目無親,更覺惆悵,作者在這里用兩人處境相同、感情一致來寬慰朋友,藉以減輕他的悲涼和孤獨之感。惜別之中顯現詩人胸襟的闊大。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千古名句,這兩句詩好在哪里?請作賞析。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把前面淡淡的傷離情緒一筆蕩開。詩人設想別后:只要我們聲息相通,即使遠隔天涯,也猶如近在咫尺。這與一般的送別詩情調不同,含義極為深刻,既表現了詩人樂觀寬廣的胸襟和對友人的真摯情誼,也道出了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界限的哲理,給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為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這首詩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千古名句請說說它好在哪里。

  自古以來,寫離別的詩作,大多感情悲傷,基調低沉,而王勃的這兩句詩則全無悲傷之情,寫得昂揚樂觀,能給朋友以安慰和鼓勵,這種對待離別的積極態度值得稱道。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怎樣理解尾聯?

  尾聯“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樣,為離別淚濕衣巾,而要心胸豁達,坦然面對。足見情深意長,同時,全詩氣氛變悲涼為豪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閱讀練習及答案 篇3

  原文

  王 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習題

  1.詩歌首聯寫景有什么作用?(3分)

  2.結合具體詩句,簡要分析這首詩在情感內容上不同于一般送別詩的地方。(3分)

  答案

  1.首聯寫長安和“五津”的景象,點明了送別和朋友將往的地點,作者遠眺五津的`視線為風煙所遮擋,暗含有傷別之意,為后面寫送別做了鋪墊。

  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掃一般送別詩給人的悲戚之感,抒發的情感樂觀豁達,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閱讀練習及答案 篇4

  (四)閱讀古詩,回答問題。(6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題目:

  2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請從煉字的角度,賞析首聯中的“輔”或“望”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1.①與友人的惜別之情;②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意思對即可。答對一點給1分,答對兩點給3分)

  22.“輔”示例:形象地寫出了三秦大地護衛著長安的`景象,氣象雄偉,使詩歌開篇意境開闊。“望”示例:將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聯系起來,表達了對友人的惜別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練習答案08-1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閱讀答案及解析04-3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04-1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學設計及閱讀練習04-1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文及賞析02-0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及鞏固練習04-1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及同步練習04-1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課后習題及答案04-1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說課稿06-0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在线看亚洲十八禁网站 | 亚洲国产永久免费播放片 | 婷婷免费在线视频 | 亚洲va中文字幕欧美va丝袜 | 亚洲福利欧美午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