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列傳原文及翻譯

時間:2024-09-23 21:59:23 蘇軾 我要投稿

蘇軾列傳原文及翻譯

  蘇軾的詩大都抒寫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現(xiàn)實(shí)黑暗之作。詩風(fēng)豪邁清新,尤長于比喻。與黃庭堅并稱"蘇黃"。下面請看小編帶來的蘇軾列傳原文及翻譯!

  【原】道過金陵,見王安石,曰:“大兵大獄,漢、唐滅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連年不解,東南數(shù)起大獄,公獨(dú)無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惠卿啟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軾曰:“在朝則言,在外則不言,事君之常禮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禮,公所以待上者,豈可以常禮乎?”安石厲聲曰:“安石須說。”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須是知行一不義,殺一不辜,得天下弗為,乃可。”軾戲曰:“今之君子,爭減半年磨勘,雖殺人亦為之。”安石笑而不言。

  【譯】蘇軾路過金陵,見到王安石,說:“大的軍事行動和大刑獄,是漢、唐滅亡的預(yù)兆。祖宗用仁厚治理天下,正要改變這些。現(xiàn)在對夏用兵,連年不停,東南又多次興起大獄,你沒有一句話去補(bǔ)救嗎?”王安石說:“兩件事都是呂惠卿發(fā)動的,我王安石在外地,怎么敢說?”蘇軾說:“在朝廷就說話,在外地就不說,這是服事君王的禮節(jié)。皇上對待你不是通常的禮節(jié),你對待皇上,難道可以用常禮?”王安石厲聲說:“我王安石要講。”又說:“話出在我王安石的口,進(jìn)了你蘇子瞻的耳朵。”又說:“人必須知道做一件不義的事,殺一個無罪的人,即使得到天下也不能這樣做,終可以算是好人。”蘇軾開玩笑說:“現(xiàn)在的君子們,爭著減少半年的磨勘期,即使殺人也能做出來。”王安石笑著不說話。

  【原】至常,神宗崩,哲宗立,復(fù)朝奉郎、知登州,召為禮部郎中。軾舊善司馬光、章敦。時光為門下侍郎,敦知樞密院,二人不相合,敦每以謔侮困光,光苦之。軾謂敦曰:“司馬君實(shí)時望甚重。昔許靖以虛名無實(shí),見鄙于蜀先主,法正曰:‘靖之浮譽(yù),播流四海,若不加禮,必以賤賢為累’。先主納之,乃以靖為司徒。許靖且不可慢,況君實(shí)乎?”敦以為然,光賴以少安。

  【譯】蘇軾到常州,神宗去世,哲宗即位,授朝奉郎、登州知州,召他做禮部郎中。蘇軾以前和司馬光、章敦友善。當(dāng)時司馬光任門下侍郎,章敦任樞密使,兩個人意見不合,章敦常常用戲弄侮辱來為難司馬光,司馬光為此苦惱。蘇軾對章敦說:“司馬君實(shí)在當(dāng)前名望很重。從前許靖因虛名而無實(shí)用,被蜀先主所鄙視,法正說:‘許靖的虛名,傳播天下,如果不加禮遇,必然會被當(dāng)作看輕賢人。’先主接納了,于是讓許靖做了司徒。許靖尚且不可慢待,何況司馬君實(shí)呢?” 章敦認(rèn)為對,司馬光靠這稍得安寧。

  【原】遷起居舍人。軾起于憂患,不欲驟履要地,辭于宰相蔡確。確曰:“公徊翔久矣,朝中無出公右者。”軾曰:“昔林希同在館中,年且長。”確曰:“希固當(dāng)先公耶?”卒不許。元佑元年,軾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賜銀緋,遷中書舍人。

  【譯】升為起居舍人。蘇軾從憂患中被起用,不想驟然間登上要職,向宰相蔡確推辭。蔡確說:“你徘徊不進(jìn)已經(jīng)很久了,朝廷中沒有比你更合適的。”蘇軾說:“從前林希和我同在館里,而且他年紀(jì)大。”蔡確說:“林希真應(yīng)當(dāng)比你先起用嗎?”終于沒有答應(yīng)。元佑元年,蘇軾以七品官服入侍皇帝于延和殿,賜他銀緋,升為中書舍人。

  拓展:《宋史·蘇軾列傳》閱讀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12題。

  蘇軾生十年,父洵游學(xué)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程氏讀東漢《范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日:“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比冠,博通經(jīng)史。嘉祜二年,試禮部。以《春秋》對義居第一。后以書見歐陽修,修語梅圣俞曰:“吾當(dāng)避此人出一頭地。”

  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攻城。”驅(qū)使復(fù)入。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當(dāng)效命。”雨日夜不止,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道過金陵,見王安石,曰:“大兵大獄,漢、唐滅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連年不解,東南數(shù)起大獄,公獨(dú)無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呂)惠卿啟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軾日:“在朝則言,在外則不言,事君之常禮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禮,公所以待上者,豈可以常禮乎?”安石厲聲曰:“安石須說。”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須是知行一不義,殺一不辜,得天下弗為,乃可。”軾戲曰:“今之君子,爭減半年磨勘①,雖殺人亦為之。”安石笑而不言。

  仁宗初讀軾、轍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為子孫得兩宰相矣。”神宗尤愛其文,宮中讀之,膳進(jìn)忘食,稱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選自《宋史·蘇軾列傳》,有刪改)

  【注】①磨勘:唐宋定期勘驗官員政績,以定升遷。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比冠,博通經(jīng)史。 比:等到

  B.知徐州 知:擔(dān)任知州

  C.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 詣:下令

  D.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 廬:建房

  11.下列各句中,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B.雖禁軍且為我盡力 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C.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D.神宗尤愛其文,宮中讀之,膳進(jìn)忘食 其孰能譏之乎

  1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蘇軾“才學(xué)高”的一組是(3分)

  ①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 ②以《春秋》對義居第一

  ③吾當(dāng)避此人出一頭地 ④吾在是,水決不能攻城

  ⑤在朝則言,在外則不言 ⑥神宗尤愛其文,宮中讀之,膳進(jìn)忘食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3.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分)

  (1)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4分)

  (2)今西方用兵,連年不解,東南數(shù)起大獄,公獨(dú)無一言以救之乎?(4分)

  (3)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禮,公所以待上者,豈可以常禮乎?(4分)

  答案:

  10.C(詣:到,去。)

  11.B(A代詞;主謂之間,取獨(dú)B替,介詞C修飾或承接或表目的;因為,介詞D代詞;表反問,難道)

  12.A(③⑥均是從側(cè)面表現(xiàn)蘇軾的才學(xué),②是直接表現(xiàn),①是說蘇軾的品行的,⑤是王安石的話,④是蘇軾守城的決心。)

  13.(1)母親程氏親自拿書本上的學(xué)問教他(或“親自教他讀書”)。(蘇軾)聽到有關(guān)古今成敗的事,就能馬上說出它們的要點(diǎn)。(“授以書”1分,“輒”1分,“其”1分,句意1分)

  (2)如今西邊正在打仗,多年都不見停戰(zhàn),東南地區(qū)發(fā)生多起刑獄事件,您難道就不說一句話來解決這種局面嗎?(“用兵”1分,“數(shù)”1分,“獨(dú)……乎”1分,句意1分)

  (3)皇帝用來對待您的是非同尋常的禮數(shù),您用來對待皇上的,難道可以用尋常禮數(shù)嗎?(“上”“所以”“非常”各1分,句意1分)

【蘇軾列傳原文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宋史蘇軾列傳原文及翻譯07-27

宋史《蘇軾列傳》原文及翻譯08-11

《宋史·蘇軾列傳》原文及翻譯08-13

蘇軾抗洪原文及翻譯_蘇軾《蓋公堂記》原文及翻譯05-02

宋史蘇軾列傳文言文翻譯09-22

[精選]蘇軾《浣溪沙》原文及翻譯賞析09-19

水調(diào)歌頭蘇軾原文翻譯及賞析07-12

《宋史·蘇軾傳》原文及翻譯10-30

蘇軾《浣溪沙》原文及翻譯賞析10-09

宋史·蘇軾列傳04-2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精品在线 | 性色a∨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中文精品欧美无线码一区 中文字幕乱偷电影 | 日本亚洲中文字幕网 | 亚洲一区精品人人爽人人躁 | 亚洲欧美卡通在线一区 | 一区二三区日韩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