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軾《洞仙歌》全詞翻譯及賞析
蘇軾 《洞仙歌》
仆七歲時,見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歲。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譯文1:
冰一樣的肌膚玉一般的骨,自然遍身清涼,沒有熱汗。水上的清風送進宮室,伴隨著荷花的幽香一片。掀起繡簾,月光瀉進樓中,似乎想把佳人麗質窺視一番。但見人兒尚未入睡,正斜倚著繡枕,釵橫枕邊鬢發紛亂。
起身來拉著像美玉般的小手,走進悄無聲響的庭院。仰望夜空,銀河清澈、寂靜無嘩,時見一點流星掠過其間。嬌聲問道:夜已多深?夜已過了三更。看這月色澄輝已覺減明,北斗柄的玉繩星已經低垂。屈指盤算,夏盡秋來,金風送爽,還須等待多長時間?殊不知就在這盼望等待之際,時令在不知不覺地轉換,人生大好年華也就這樣流逝盡矣!
譯文2:
肌骨像冰玉般瑩潔、溫潤,本自清涼無汗。晚風來,水殿里絲絲暗香彌漫。繡簾撩開,明月一點,偷窺著佳人,佳人尚未入睡,倚在枕邊金釵橫墮鬢發亂。
牽著纖纖玉手,起來漫步在寂靜的庭院,時而可見稀疏的流星渡過銀河岸。試問夜色如何?三更已過,月波淡淡,玉繩星隨著北斗低旋。屈指掐算,秋風何時送寒,又不知不覺,流水年華在暗中偷偷轉換。
賞析:
這首詞作于元豐五年(1082),當時作者正謫居黃州。詞作附有一篇小序,敘述作者填寫此詞的緣由:根據后蜀國主孟昶余下的頭兩句,補足為一首完整的《洞仙歌》詞。從序文看,好像帶有游戲筆墨的味道,但文中突出交代九十老尼朱氏記詞經歷,謂“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已帶有人生易老、時光易逝的感慨。讀罷全詞,更能體味這是一篇作者有意寄懷之作。
《洞仙歌》,又名《羽仙歌》、《洞仙詞》等,原為唐教坊曲名。此調有令詞,有慢詞。蘇軾的這一首為令詞。“洞仙”,道家說神仙居住在名山洞府,故稱之。孟昶,五代時后蜀國君,知音律,能填詞。宋師伐蜀,兵敗投降。花蕊夫人,孟昶的貴妃,貌美,多才多藝,善詩文。其《述國亡詩》頗受人稱道:“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
句 解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冰一樣清瑩的肌膚,玉一般潤澤的身骨,即使在炎炎夏日,也自是遍身清涼,全無汗染之氣。《莊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作者化用其意,以夸張的手法,真實而生動地表現出花蕊夫人美麗的姿質。
據《能改齋漫錄》記載,花蕊夫人姓徐,因“花不足以擬其色”,故名為花蕊夫人。后改稱慧妃,“如其性也”。這是一個妙心慧質的女子,作者所要表現的不僅是她的容貌,更側重于她超凡脫俗的氣質。
水殿風來暗香滿
這一句寫花蕊夫人居住的環境:她住在清涼的水殿里,微風吹來,幽幽的清香飄滿宮室,氤氳不去。“水殿”,指摩訶池邊的宮殿。“摩訶”,梵語中是大的意思。摩訶池,建于隋代,在成都城內。
作者抓住水殿、風、香等景物特征,構成一種寧靜的意境,令人仿佛身臨其境。同時又給人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水殿是什么樣?暗香是什么香?居住在這里的主人又該是如何清雅不俗?
即此一句,便見作者文心筆力,何等不凡。清代沈祥龍《論詞隨筆》評價道:“詞韶麗處不在涂脂抹粉也。誦東坡‘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句,自覺口吻俱香。”
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清風徐來,繡簾微開,一線月光瀉進室內,像是在把美人窺探。美人尚未入睡,但見她斜靠繡枕,寶釵橫插,秀發微散,仿佛若有所思。作者借“明月窺人”寫花蕊夫人的情態,可謂別出心裁,仿佛她的美麗讓明月也忍不住動心。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
這是寫蜀主與花蕊夫人納涼的情景:起身來攜手漫步,夜已深,庭院中悄無聲息;仰望夜空,月明星稀,不時有流星閃爍,劃過銀河。
“庭戶無聲”,是說夜深人靜。“疏星渡河漢”, 則在悄無聲息中顯示出宇宙的變換運轉。這為下文女主人公的問話和思想活動作好了鋪墊。
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
請問現在該是什么時辰了?一定已經三更了,你看,月光漸漸暗淡,玉繩星也已低落。“金波”,指月光。“玉繩”,兩星名,在北斗七星中的第五星玉衡星的北面。“試問”,寫出了問話者的溫婉多思;而回答者語氣溫和舒緩,并耐心指點天空的變化。
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詞以女主人公的細思幽想結尾:屈指算算,秋天什么時候會來;而盼得秋來,卻不料年華似水,不知不覺中又已流逝。
人生不易,常常是在現實缺陷中追求想象中的美境;而美境縱來,情況又隨之有變了。作者借花蕊夫人嘆時光流逝、怕青春老去,實際上是抒發自己人生無常的悵惋之情。
評 解
這首詞說花蕊夫人故事,僅開頭二句為蜀主詞句,后面都是蘇軾所續。全詞“豪華婉逸,如出一手”,體現了作者高超的藝術創造力。蘇軾補足此詞,更主要的是借題發揮,用以抒發內心感慨。其成功之處,還在于創作了一篇很好的序文,與詞的內容相關照,但又不重復。
雖然是宮廷題材,但詞中自始至終沒有富麗堂皇的渲染。無論是花蕊夫人,還是她所處的環境,都清麗脫俗。整首詞清雅俊逸,空靈雋永,在優美的意境中,給人以哲理的啟示。
【蘇軾《洞仙歌》全詞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蘇軾《洞仙歌》原文翻譯賞析11-24
洞仙歌賞析 蘇軾08-06
《洞仙歌·詠柳》閱讀答案及全詞翻譯賞析10-25
洞仙歌蘇軾譯文及賞析10-12
蘇軾《臨江仙》全詞翻譯賞析05-17
洞仙歌蘇軾09-08
《洞仙歌》蘇軾詞作鑒賞08-23
臨江仙·風水洞作_蘇軾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06-16
《洞仙歌》蘇軾詩詞鑒賞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