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天末懷李白》唐詩鑒賞

時間:2024-07-30 02:38:29 海玲 唐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杜甫《天末懷李白》唐詩鑒賞

  賞析,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杜甫《天末懷李白》唐詩鑒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杜甫《天末懷李白》唐詩鑒賞

  杜甫《天末懷李白》唐詩鑒賞 篇1

  天末懷李白

  杜甫

  涼風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

  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

  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

  投詩贈汨羅。

  杜甫詩鑒賞

  這首詩的寫作,大致與《夢李白二首》同時。詩中設想李白已到汨羅江邊。

  前四句應題目中的天末,從自己方面寫,后四句應題目中的懷李白,從李白方面看。前四句明寫秋天(涼風、鴻雁、秋水),后四句明提文章(文章、投詩)及詩人屈原(冤魂、汨羅),不僅描寫有中心,就是取材也相當集中。

  涼風起天末, 詩人推己及人,想到了李白:

  我這里已是秋風颯颯,那么身為逐客的友人,在這悲涼的'秋日,究竟意如何呢?詩人無法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于是想到了惟一可以回答這一問題的書信。但是江湖秋水多,山高水闊,這一句中包含著對鴻雁幾時到的否定性回答。詩的前四句由涼風寫起,一環套一環,環環緊扣,最后歸結到江湖秋水多。這一句不僅說明對收到書信的不抱希望,而且以秋水多暗示李白前途坎坷,從而引出了以下四句。

  五、六句對李白橫遭不白之冤表示憤慨。文章憎命達所表達的是激憤,是不平;魑魅喜人過所表達的則是指斥,以及對友人的叮囑。七、八句中的冤魂、汨羅由文章、魑魅而來。屈原也是千古文豪,但最后的結局卻是放逐江湖,投水而死。屈原與李白的遭遇不正是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的最好說明嗎?共語、投詩反映了這兩位詩人的遭遇有極其相似之處。冤魂指屈原,投詩指李白。屈原已逝,不說憑吊,而說共語,不說賦詩祭汨羅而說投詩贈汨羅,這樣不僅把屈原寫活了,而且以屈原如果有知,應當同李白詩歌相交的假設,來加強李白遭遇的悲劇性質。

  杜甫《天末懷李白》唐詩鑒賞 篇2

  天末懷李白 杜甫

  涼風起天末①,君子②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③,魑魅喜人過④。

  應共冤魂語⑤,投詩贈汨羅⑥。

  【韻譯】:

  涼風習習來自天邊的夜郎,

  老朋友啊你心情可還舒暢。

  鴻雁何時能捎來你的.音信?

  江湖水深總有不平的風浪!

  有文才的人往往薄命遭忌,

  鬼怪正喜人經過可作食糧。

  你與屈原有共冤共語之處,

  請別忘了投詩祭奠汨羅江!

  【注釋】

  ①天末:猶天邊;

  ②君子:指李白。

  ③文章句:意謂有文才的人總是薄命遭忌。

  ④魑魅句:意謂山精水鬼在等著你經過,以便出而吞食,猶“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一憎一喜,遂令詩人無置身地。

  ⑤應共句:因屈原被讒含冤,投江而死,與李白之受枉竄身,有共通處,往夜郎又須經過汨羅,故也應有可以共語處。

  ⑥汨羅:汨羅江,屈原自沉處,在今湖南湘陰縣。

  【評析】

  李白于至德二載(757),因永王 之罪受牽連,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 還。杜甫于乾元二年(759)作此詩,眷懷李白,設想他當路經汨羅,因而以屈原 喻之。其實,此時李已遇赦,泛舟洞庭了。

  因涼風而念故友,望秋雁而懷思。文人相重,末路相親,躍然紙上。

【杜甫《天末懷李白》唐詩鑒賞】相關文章:

杜甫唐詩天末懷李白11-18

杜甫《天末懷李白》賞析03-16

杜甫《天末懷李白》講解11-14

杜甫《天末懷李白》譯文及注釋12-27

天末懷李白賞析12-27

唐詩三百首之《天末懷李白》賞析03-30

天末懷李白賞析9篇12-27

天末懷李白賞析(9篇)12-28

天末懷李白賞析(精選9篇)12-29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男人女人热热 | 日本无吗无卡v免费清高清 亚洲女人自熨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午夜福利 | 一级a一片久久久精品网 |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巨乱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