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州罷吟寄同舍》唐詩原文及注釋

時間:2023-06-12 08:56:50 唐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梓州罷吟寄同舍》唐詩原文及注釋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梓州罷吟寄同舍》唐詩原文及注釋,歡迎大家分享。

《梓州罷吟寄同舍》唐詩原文及注釋

  【作品介紹】

  《梓州罷吟寄同舍》的作者是李商隱,被選入《全唐詩》的第540卷第117首。

  【原文】

  梓州罷吟寄同舍

  作者:唐·李商隱

  不揀花朝與雪朝,五年從事霍嫖姚。

  君緣接座交珠履,我為分行近翠翹。

  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濱臥病竟無憀。

  長吟遠下燕臺去,惟有衣香染未銷。

  【注釋】

  ①大中九年十一月,柳仲郢罷東川節度使,內調為吏部侍郎。這是作者罷幕職時寄贈幕府同僚之作。

  ②不揀:不論。

  ③霍嫖姚:漢霍去病曾為嫖姚校尉。此借指柳仲郢。從事:擔任幕僚。

  ④君:指同舍。接座:座席相連。珠履:此指上客。戰國時楚春申君黃歇有客三千馀人,其上客均穿珠履。行:指酒筵前舞行。翠翹:婦女首飾,此指舞妓。“接座”“分行”均承上“從事”而來。兩句互文。

  ⑤楚雨:用《高唐賦序》“旦為朝云,暮為行雨”。皆有托:謂自己與同舍如楚女含情,五年間均有所托。

  ⑥漳濱臥病:用劉禎詩“余嬰沉痼疾。竄身清漳濱”意。這句指自己。

  ⑦燕臺:燕昭王黃金臺,指幕府。

  ⑧衣香:用荀彧事。

  【作者介紹】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祖輩遷至滎陽(今河南鄭州)。擅長駢文寫作,詩作文學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

  據《新唐書》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詩》三卷,《賦》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古詩簡介

  《梓州罷吟寄同舍》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首聯概述詩人五年的幕僚生活,點明工作的勤懇;頷聯記述幕府的歌舞宴樂之事,暗含得到幕主的優遇;頸聯表明心態,以喻托的手法寫罷幕的凄涼心境,此后無依以及終生的抱憾;尾聯抒發惆悵依戀之情,暗含對幕主柳仲郢的感激和不忘恩情之意。全詩對梓州生活作了總的回顧,表現了詩人凄愴悲涼之感,章法嚴密,情意深含,具有蘊藉典重之美。

  譯文

  不論是春天百花飄香,還是寒冬雪花飛揚,我們都在幕府供職,度過了五年難忘的時光。

  你們為了公務接待貴賓,在客人中間穿梭繁忙;我也要組織歌舞演出,讓客人心情舒暢。

  多虧了幕府主人使我們有所依托,我們才能在一起共同生活。而我卻常常有病在身,時常感到無聊寂寞。

  今日以后我們就要分手,離別的失落令人心中惆悵。昔日的相聚豈能遺忘,夢中常聞到諸君的衣香。

  注釋

  ①梓(zǐ)州:即今四川省三臺縣,為當時東川節度使柳仲郢治所所在地。罷吟:即吟罷。同舍:指同僚。

  ②不揀:不擇。花朝:花事繁盛之春日。舊以夏歷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稱為花朝。雪朝:雪天,指冬日。

  ③霍嫖姚:即霍去病,嘗隨衛青出征抗擊匈奴。《漢書·霍去病傳》:“為嫖姚校尉。”這里用以比柳仲郢。

  ④緣:因。接座:接近府主的席位而坐,以示特蒙禮遇。交珠履(lǚ):謂結交達官貴客。珠履,指貴客。《史記·春申君傳》“其上客皆躡珠履。”

  ⑤分行(háng):謂筵席中歌舞的分行。翠翹:一種形似翡翠鳥羽毛的女子首飾,此處以物代人,指歌妓。

  ⑥楚雨:比喻男女之間的艷情。源于宋玉《高唐賦》中楚王夢遇巫山神女事,神女“旦為朝云,暮為行雨”。這里指企盼賞識。

  ⑦漳(zhāng)濱(bīn)多病: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四首》:“余嬰沉痼疾。竄身清漳濱。”詩意為抱病隱居,這里以劉楨多病自比。無憀(liáo):百無聊賴。

  ⑧燕臺:戰國時燕昭王筑臺,置千金于其上,以招覽天下賢才。后稱黃金臺或稱燕昭臺。此指柳仲郢幕。

  ⑨衣香:借用漢代荀彧事。習鑿齒《襄陽記》:“茍令君至人家,坐處三日香。”后指風采高雅為“衣香”,這里指柳仲郢厚待的恩德。

  創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五年(851),李商年隱受東川節度使柳仲郢的征聘,遠離京華,前往柳仲郢鈺職的梓州幕府,在這里度過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幕僚生活。柳仲郢器重李商隱的才華,曾兩次委以重要使命;柳仲郢關懷李商隱喪妻后的孤寂,曾準備以樂妓相贈。大中九年(855),柳仲郢被征入朝,梓州幕府解散,李商隱也就結束了他為時五年的梓州幕僚生涯而北歸,同時寫了這首詩寄贈他的梓州同僚。

  賞析/鑒賞

  首聯概括地記述詩人五年的幕僚生活。這里以“霍嫖姚”代指柳仲郢,自然包蘊了稱頌,但決非阿諛溢美之辭。因為柳仲郢在晚唐官員中是一位正直的較有作為的官員。而“花朝”“雪朝”也就不是自然美景的描繪,而也含有稱美柳幕生活的意味。

  頷聯則具體描述參與幕府中宴樂歌舞之事。“君”“我”領起的這兩句互文見義,由于幕府公務需要,彼此既得結交珠履上客,亦常接近歌妓舞女,這兩種人貴賤懸遠,卻都要予以交接,殊為不倫,然既從事幕職,便不得不周旋在這些人之間。這一聯似乎未免塵俗,但它是幕僚生活的實況,更重要的由此“近翠翹”引出了下一聯。

  頸聯上句承上聯之“近翠翹”謂詩人曾接近官妓,詩涉“楚兩”,貌似“含情”,而其實質乃皆“有托”者。中國古代先秦時期屈原就以美人香草喻君臣之遇合,此處“楚雨含情”之句也正是喻托著詩人終生企盼的得到賞識積極用世的理想。然而現實對詩人卻始終是無情而殘酷的,于是這聯下句寫自己的實境。“漳濱多病”中的“病”當是雙關,一是實指詩人贏弱多病之軀,一是虛指詩人命途之多舛。羸弱多病固然難當重托,而命途之多舛則更是難有所托。這一聯從詩題“寄同舍”說,固然是向同僚表明心態,而從“罷吟”來說,則更是以喻托的手法既寫出罷幕時自己的凄涼心境,又寫出自己終生難以彌補的抱憾。詩人返回京都兩年后即與世長辭,這一聯詩句也不妨看作是他對自已悲劇一生中幕僚生計的總結。

  尾聯集中到離開梓州幕府的悵悵依戀之情。詩人連用“燕臺”“衣香”典故,意為自己在慢聲長吟中遠離梓州幕府而去,只有暮主柳仲郢的恩情永駐心間。“衣香”者,是指府主的恩義,也兼指同舍之間彼此之友誼。這些“衣香”猶未能忘懷,正可見五年的同舍生活將是一段彌足珍貴的回憶,詩篇就在這綿長微婉的情意中結束。

  這首詩抒發詩人與同僚、府主的情誼,以及自己體弱多病、年華虛度的感慨。從結構上看,這首詩章法嚴密,因寄同舍而處處不離幕府生活與雙方關系。從氣勢上看,一氣之下,而又有抑揚頓挫的節奏。寫五年幕府生活本免不了要敘事,而全以抒情出之,筆致婉轉,有感嘆不盡的藝術效果。從詩的語言上看,梓州幕罷,與離梓北歸之事不含景與物,然詩人借助相關的具體物象,將記事抒懷化為具有視覺形象可感知的畫面,具有秀美典麗之感。以“花朝”“雪朝”取代四季的抽象概念,顯示其自然之美。“珠履”“翠翹”之絢麗華貴,取代貴客官妓身份概念,顯示物象之美。“楚雨”“漳濱”,則化直為隱,化俗為雅,顯示含蓄高雅之美,充分表現了李商隱詩歌“婉轉綺麗”的風格。

  名家點評

  清·姚培謙《李義山詩集箋注》:此因罷職歸去,而訴知心者之難也。前半首作一氣讀,言五年從事以來,無日不接席分行于珠履翠翹間也。首聯是倒裝法,次聯是互文法。相聚既久,吟詠自多,雖有流連風景之作,無異《離騷》美人之思。自今以后,則老病侵尋,唯有歸臥漳濱而已。長吟遠別,衣香未銷,五年間朋游曲宴,恍如一夢,竟成何事!

  清·屈復《玉谿生詩意》:五年共事,珠履相交,翠翹相近,皆非有意。五,詩有寄托;六,病甚無聊。結言終不及亂也。詳詩意,似同舍有議近翠翹者。

  清·馮浩《玉谿生詩箋注》:此因同舍有所戀戀,故調之。(五六句)言同舍各有所歡,我獨以病無樛,觀辭張懿仙事可見矣。解者乃日自為《無題》注腳,非也。

  清·紀昀《紀河間詩話》:起手斗入有力。結語感嘆不盡。又云:“楚雨含情皆有托”句,則借夫婦以喻君臣,固嘗自道。

【《梓州罷吟寄同舍》唐詩原文及注釋】相關文章:

《送梓州李使君》王維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4-12

王維《送梓州李使君》譯文及注釋02-14

《假日》唐詩原文及注釋03-09

《亂石》唐詩原文及注釋09-06

《游子吟》唐詩原文12-01

《槿花》唐詩原文與注釋04-24

《淮陽路》唐詩原文及注釋10-25

《天津西望》李商隱唐詩原文及注釋03-27

李商隱《覽古》唐詩原文及注釋04-25

《游子吟》孟郊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4-1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精品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 婷婷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婷之综合在线 | 尹人香蕉99久久综合网站 | 尤物yw193国产在线观看不卡 | 日韩精品92午夜福利免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