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中有哪些成語

時間:2024-07-16 10:27:36 桃花源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桃花源記中有哪些成語

  《桃花源記》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這篇文章也是有著許多的成語的。下面大家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有哪些成語吧!

桃花源記中有哪些成語

  桃花源記成語

  一、世外桃源

  針言釋義: 原指與實際社會阻遏、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后也指情況幽靜生活清閑的地方。借指一種空想的離開實際妥協的優美天下。

  泉源: 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隔斷。

  二、落英繽紛

  針言釋義: 形容落花紛紛飄落的俏麗情景。

  原句:“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三、名頓開

  針言釋義: 豁然:形容開闊;開朗:開闊明亮。學習心得體會從暗中狹窄變得寬闊明亮。比喻突然意會了一個道理。

  原句: “極初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名頓開。”

  編輯本段譯文

  四、雞犬相聞

  針言釋義:指火食濃厚。桃花源記中的成語

  原句: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五、黃發垂髫

  針言釋義:黃發: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垂髫:古時單童子未冠者頭發下垂。指老人與兒童。

  寫作背景

  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主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里,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同時,東晉王朝承襲舊制,實行門閥制度,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像陶淵明這樣一個祖輩父輩僅做過一任太守一類官職,家境早已敗落的寒門之士,當然就“壯志難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污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義熙元年(405),他堅定而堅決地辭去了上任僅81天的彭澤縣令,與統治者最后決裂,長期歸隱田園,躬耕僻野。

  他雖“心遠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舊關心國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采取陰謀手段,用棉被悶死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愿干預這種現狀,只好借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內容評析

  1.第一段:寫漁人發現桃花林的經過和沿途所見的美景。

  第二段:總寫漁人的感受和桃花源的生活環境、社會風尚。

  第三段: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花源家里做客以及辭去的經過。

  第四段:寫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因迷路而不復得。

  第五段:寫桃花源沒有人再找到。

  2.作者的愿望: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

  3.中心思想:表達作者對沒有剝削、沒有動亂、和平生活的向往,對平等和諧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4.桃花源是理想社會的原因: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人人各盡所能的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友好。

【桃花源記中有哪些成語】相關文章:

《桃花源記》中有哪些詞語有古今義04-25

雨巷中有哪些意象04-24

出自桃花源記的成語07-11

與桃花源記相關的成語10-03

桃花源記有關的成語05-17

桃花源記中的經典成語08-10

桃花源記中的成語04-23

出自桃花源記的成語12-05

春天風的成語有哪些成語05-09

桃花源記濃縮成語06-1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在线视频国产欧美 | 中文精品亚洲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v欧美v国产ⅴ在线成 | 最新国产日韩AV线 | 亚洲国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