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來兮辭》原文作者:陶淵明

時間:2024-09-02 20:59:00 陶淵明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歸去來兮辭》原文作者:陶淵明

  引導語:陶淵明給后代留下了一百多首詩歌、一二十篇文章,在詩文里創造了桃花源境界,也創造了“采菊東籬下”的境界,與小編一起來學習他們的《歸去來兮辭》。

《歸去來兮辭》原文作者:陶淵明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胡:何,為什么。〕?既自以心為形役〔以心為形役:讓心靈被形體所驅使。意思是說,為了免于饑寒違背自己的意志去做官。行,形體,指身體。〕,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諫:止,挽救。來者:指未來的事情。追:來得及彌補。〕。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遙遙:漂蕩。飏(yáng揚):飄揚。形容船駛行輕快。〕,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瞻:望見。衡宇:猶衡門。衡,通“橫”。橫木為門,形容房屋簡陋。〕,載欣載奔〔載:語助詞,有“且”、“又”的意思。〕。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三徑:漢代蔣詡隱居后,在屋前竹下開了三條小路,只與隱士求仲、羊仲二人交往。〕,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眄(miǎn免):斜視。柯:樹枝。〕。倚南窗以寄傲〔寄傲:寄托傲世的情緒。〕,審容膝之易安〔審:明白,深知。容膝:形容居室狹小,僅能容膝。〕。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策:拄著。扶老:手杖。流:周游。〕,時矯首而遐觀〔矯首:抬頭。遐(xiá俠)觀:遠望。〕。云無心以出岫〔岫(xiù袖):山峰。〕,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景(yǐng):日光。翳(yì義)翳:陰暗的樣子。〕,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言:語助詞。焉求:何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疇(chóu愁):田地。〕。或命巾車〔巾車:有篷幕的車子。〕,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窈窕(yǎo tiǎo咬脁):山路深遠曲折。〕,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善:羨慕。〕,感吾生之行休〔行休:將要終止。指死亡。〕。

  已矣乎〔已矣乎:猶言算了吧。〕!寓形宇內復幾時〔寓形宇內:寄身于天地之間。〕,曷不委心任去留〔曷不:何不。委心:隨自己的心意。去留:指生死。〕?胡為乎遑遑欲何之〔遑遑:心神不定的樣子。何之:到哪里去。〕?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帝鄉:天帝之鄉。指仙境。〕。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植杖:把手杖放在旁邊。耘(yún云):田地里除草。耔(zǐ子):在苗根培土。〕。登東皋以舒嘯〔皋(gāo高):水邊高地。舒嘯:放聲長嘯。“嘯”是撮口發出長而清越的聲音。〕,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乘化:隨順著大自然的運轉變化。歸盡:歸向死亡〕,樂夫天命復奚疑!

  《歸去來兮辭》譯文如下:

  回去吧,田園快要荒蕪了,為什么還不回!既然自認為心志被形體所役使,又為什么惆悵而獨自傷悲?認識到過去的錯誤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來的事情尚可追回。實在是誤入迷途還不算太遠,已經覺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歸舟輕快地飄蕩前進,微風徐徐地吹動著上衣。向行人打聽前面的道路,恨晨光還是這樣微弱迷離。

  望見家鄉的陋屋,我高興得往前直奔。童仆歡喜地前來迎接,幼兒迎候在家門。庭院小路雖將荒蕪,卻喜園中松菊還存。我拉著幼兒走進內室,屋里擺著盛滿酒的酒樽。拿過酒壺酒杯來自斟自飲,看著庭院里的樹枝真使我開顏。靠著南窗寄托著我的傲世情懷,覺得身居陋室反而容易心安。天天在園子里散步自成樂趣,盡管設有園門卻常常閉關。拄著手杖或漫步或悠閑地隨處休息,不時地抬起頭來向遠處看看。云煙自然而然地從山洞飄出,鳥兒飛倦了也知道回還。日光漸暗太陽將快要下山,我撫摸著孤松而流連忘返。

  回去吧,我要斷絕與外人的交游。既然世俗與我乖違相悖,我還駕車出游有什么可求?親戚間說說知心話兒叫人心情歡悅,撫琴讀書可藉以解悶消愁。農人們告訴我春天已經來臨,我將要到西邊去耕耘田畝。有的人駕著篷布小車,有的人劃著一葉小舟。時而沿著婉蜒的溪水進入山谷,時而循著崎嶇的小路走過山丘。樹木長得欣欣向榮,泉水開始涓涓奔流。我羨慕物得逢天時,感嘆自己的一生行將罷休。

  算了吧!寄身于天地間還有多少時日!何不放下心來聽憑生死?為什么還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企求富貴不是我的心愿,尋覓仙境不可期冀。只盼好天氣我獨自外出,或者將手杖插在田邊去除草培苗。登上東邊的高崗放聲長嘯,面對清清的流水吟誦詩篇。姑且隨著大自然的變化走向生命的盡頭,樂天安命還有什么值得懷疑!

 

  關于陶淵明的介紹

  陶淵明(公元365—427年),生活在東晉至南朝宋朝初期,是著名的隱逸詩人、田園詩人,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詩人。陶淵明的祖上陶侃創立了輝煌的業績,到陶淵明生活的時候,家境已經破落。少年的陶淵明生活貧苦,但是志向遠大,學習勤奮。從二十九歲至四十一歲,陶淵明斷斷續續地奔走于仕途,最后在彭澤令任上,因不愿為五斗米折腰,毅然辭官歸田,從此不再出仕,并拒絕劉宋王朝的征召,直至六十三歲病逝。陶淵明的詩歌以及文章,主要創作于歸田后的二十多年間,這些作品反映了他的人格思想、詩歌藝術,對后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海外各國也有巨大的影響。

  陶淵明是一個偉大的思想者。他生活在東晉時期,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響。年輕時期,陶淵明渴望建功立業、大濟蒼生;但在亂世,他無從實現自己的理想,轉而退守田園,在貧窮的生活中堅守自己的節操,以立德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這些都體現了儒家的積極影響。陶淵明也受到道家的深刻影響。他委運任化、順從自然、追求人性的本真,這些都體現了道家的深刻影響。但是,陶淵明的偉大之處,更在于他超越了儒家與道家的局限,追求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塑造了體現這種理想的桃花源境界,體現了對人類生活的終極關懷,使他在儒家、道家之外,具有了獨特的思想價值,也產生了獨立的影響。

  歷史上習慣于把陶淵明稱為隱士、田園詩人,也習慣于把他回歸田園的行為看成是從現實中退卻的消極行為。這樣的理解是片面的。陶淵明并非純粹的隱士,他更是一個思想者,他為自己的理想生活付出了畢生的追求,因此他辭官歸隱,決非是做一個現實的逃兵,而是積極地追求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的田園生活,這種對理想的熱烈追求,體現了與黑暗現實對抗的精神力量,對無數后人追求理想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事實上,作為田園詩人的開創者,他的思想一直為后代的田園詩人所繼承;而層出不窮的田園詩在太平盛世作為理想生活的現實寫照,在污濁亂世又成不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的精神寫照。毛澤東說:“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就認為桃花源是太平繁榮的最好象征。

  陶淵明給后代留下了一百多首詩歌、一二十篇文章。他在詩文里創造了桃花源境界,也創造了“采菊東籬下”的境界,讓我們看到了人與自然的水乳交融,也看到了人與人的高度和諧;陶淵明在詩文中塑造了菊花、松樹等代表自己人格的意象,讓我們看到了他在亂世中堅持自己的理想、在貧寒中堅守自己節操的偉大人格,同時也看到他在與當時社會發生沖突的時候,所產生的孤獨、煎熬與痛苦。在歷史上,他一直作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人的開創者得到推崇,而他在思想、藝術方面所達到的深度與廣度,也令后來的景仰者感嘆不已。

  在歷史上,陶淵明不斷得到人們的贊美和研究。在唐朝時期,他的詩歌是山水田園詩人的模仿對象;在宋朝,他的人格為無數士人所尊崇。在日本,甚至有人把他譽為中國古代詩人之首。歷經一千多年,人們對陶淵明的興趣有增無減,這本身就說明了他的巨大價值,也促使我們突破各種思想的局限,對他做更加透徹的理解。

【《歸去來兮辭》原文作者:陶淵明】相關文章: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原文及譯文05-17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原文及翻譯10-09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原文賞析02-27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原文譯文與賞析05-19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原文和譯文03-14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原文和翻譯10-22

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10-05

歸去來兮辭并序陶淵明05-28

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簡介10-12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的全文08-1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在线黄免费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专区 | 日韩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 中文欧美一区不卡二卡 | 在线亚洲专区高清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精品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