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與酒的詩

時間:2024-10-24 08:33:25 陶淵明 我要投稿

陶淵明與酒有關的詩

  引導語:陶淵明的詩不追求強烈的刺激,沒有濃重的色彩,沒有曲折的結構,純是自然流露,但因其人格清高超逸,生活體驗真切深刻,所以只要原原本本地寫出來就有感染力。下文是他的與酒有關的詩,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陶淵明與酒有關的詩

  1.《飲酒 十一》

  年代: 魏晉 作者: 陶淵明

  顏生稱為仁,榮公言有道。

  屢空不獲年,長饑至于老,

  雖留身後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稱心固為好,

  客養千金軀,臨化消其寶,

  裸葬何必惡,人當解意表。

  2.《飲酒 十二》

  年代: 魏晉 作者: 陶淵明

  長公曾一仕,壯節忽失時;

  杜門不復出,終身與世辭。

  仲理歸大澤,高風始在茲。

  一往便當已,何為復狐疑!

  去去當奚道,世俗久相欺。

  擺落悠悠談,請從余所之。

  3.《飲酒 十三》

  年代: 魏晉 作者: 陶淵明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異境。

  一士常獨醉,一夫終年醒,

  醒醉還相笑,發言各不領。

  規規一何愚,兀傲差若穎。

  寄言酣中客,日沒燭當秉。

  4.《飲酒 十四》

  年代: 魏晉 作者: 陶淵明

  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

  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

  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

  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5.《飲酒 十五》

  年代: 魏晉 作者: 陶淵明

  貧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鳥,寂寂無行跡。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歲月相催逼,鬢邊早已白。

  若不委窮達,素抱深可惜。

  6.《飲酒 十六》

  年代: 魏晉 作者: 陶淵明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

  竟抱固窮節,饑寒飽所更。

  敝廬交悲風,荒草沒前庭。

  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

  孟公不在茲,終以翳吾情。

  7.《飲酒 十七》

  年代: 魏晉 作者: 陶淵明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遷,鳥盡廢良弓。

  8.《飲酒 十八》

  年代: 魏晉 作者: 陶淵明

  子云性嗜酒,家貧無由得,

  時賴好事人,載醪祛所惑。

  觴來為之盡,是諮無不塞。

  有時不肯言,豈不在伐國。

  仁者用其心,何嘗失顯默。

  9.《飲酒 十九》

  年代: 魏晉 作者: 陶淵明

  疇昔苦長饑,投耒去學仕。

  將養不得節,凍餒固纏己。

  是時向立年,志意多所恥。

  遂盡介然分,拂衣歸田里,

  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

  世路廓悠悠,楊朱所以止。

  雖無揮金事,濁酒聊可恃。

  10.《飲酒 二十》

  年代: 魏晉 作者: 陶淵明

  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

  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

  洙泗輟微響,漂流逮狂秦。

  詩書復何罪?一朝成灰塵。

  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

  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

  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酒味詩人:陶淵明的酒與詩

  酒總能與詩人結下不解之緣。好酒的詩人,陶淵明之前,有“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的建安才子曹植;陶淵明之后,又有號稱“斗酒詩百篇”的盛唐大詩人李白。陶淵明一生愛酒,詩也沾上了醇厚悠長的酒味。

  陶淵明愛酒,在他的《五柳先生傳》中說得很清楚。《五柳先生傳》是陶淵明一篇帶自傳性質的短文,篇幅雖短,卻詳細開列了他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家庭情況等方面內容。就拿他的興趣愛好這一點來說,文中說自己除了愛讀書、愛寫作之外,還有另一大愛好:“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好酒是那個時代的風氣,陶淵明也不例外,喝完了、喝醉了,就起身走人,更是在酒醉里透出一絲灑脫與真率。

  陶淵明一生幾乎都與酒為伴,又愛與好酒者為鄰。相關的史傳中,留下了很多他與酒的記載。《宋書》本傳說:“潛不解音聲,而蓄琴一張,無弦。每有酒適,輒撫弄以寄意。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潛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將侯潛,值其酒熟,取頭上葛巾漉酒,畢,還復著之。”《蓮社高賢傳》載:“遠法師與諸賢結蓮社,以書招淵明,淵明曰若許飲則往。許之,遂造。忽攢眉而去。”真是率性得可愛。他的好多詩文,或直接寫飲酒,或與飲酒有關。他衣食無憂時,要飲酒,如《移居》其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即使困窘到如《怨詩楚調示龐主薄鄧治中》里所稱“夏日長抱饑,寒夜無被眠。造夕思雞鳴,及晨愿烏遷”的狀況,恐怕也要飲酒。在死前幾個月,他為自己所寫的《擬挽歌辭》其一中,表達了“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的遺憾。

  東晉本是一個士風消極不振的時代,酒也是那個時代的士族最愛之物。但酒對陶淵明與對士族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士族占據著廟堂,優游于園林,居于華屋之中,酒對他們而言,掩蓋的是這個階層的荒誕與虛偽,甚至是放蕩、腐朽。陶淵明不一樣,酒一旦與田園生活結合,酒的醇厚與田園的清新就能相得益彰。酒由于田園更加醇厚,田園由于酒也更加清新。酒與田園,阻隔了塵世的喧鬧,消融了現實的污濁,為陶淵明開辟了一方安放精神家園的凈土,也使他平淡的`生活更加富有詩意。

  陶淵明的生活中不能須臾離酒,他的許多詩都是在微醺的狀態下寫成的,他的詩歌也就有了一種“酒味”。陶淵明詩歌成就最大的是他的田園詩。他以對待酒的態度來對待田園生活,在微醺的狀態下表現田園生活,因此,他描寫的大都是他對田園最直接的觀察和感受,是不加任何雜質的印象。對于這類詩,人們一般用平淡自然四字來評價。如他《歸園田居》其一中的“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數句,從內容上看,詩中所寫盡都平常,無非是眼之所見,耳之所聞,心中所感而已,寫作上也是隨興所至,不加點染。看似平淡的語言,卻真實、自然地表達了自己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他筆下的田園生活,寧靜融洽,富于生機,簡單又快樂。

  但平淡自然四字還不足以全面概括陶詩的特點。加上蘇軾對陶淵明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的評價,才算得上中肯。陶詩看似平淡,讀之愈久,越覺得醇厚。如陶淵明詩《飲酒》其五中的名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初看平淡無奇,細品則余味悠長。歷來許多寫景的詩人,在涉及人與景之間的關系時,常把人與景割裂,人作為觀察者,而景則成為被觀察者,人與景之間不能相融,但陶淵明卻不這樣。對南山來說,他并不是一個刻意的觀察者,他好似心無所屬,漫不經心,只是采菊時不經意地一抬頭,南山就映了滿眼——人與自然,是那樣地相契相融。他好像已融入景物之中,本來就是景物的一部分。這大概就是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的“以物觀物,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的“無我之境”吧。

  這種“無我之境”,是不是與微醺的滋味很近?

【陶淵明與酒的詩】相關文章:

陶淵明酒的詩10-02

陶淵明寫酒的詩23首04-23

述酒_陶淵明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1-12

止酒_陶淵明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9-02

陶淵明的詩09-13

雜詩陶淵明08-14

雜詩陶淵明08-14

陶淵明《雜詩》05-21

陶淵明的飲酒詩06-21

陶淵明的菊花詩09-0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日本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9人热 | 日韩AV有码在线播放二区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品 | 日韩在线一本三区四区 | 亚洲乱码成熟在线视频播放 | 亚洲性爱女色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