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的區別

時間:2024-08-20 22:41:38 童話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的區別

  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都是大家的童年回憶。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的區別是什么呢?

  1、語言方式

  《格林童話》在開頭總是會以“從前········”這樣的方式開頭,《白雪公主》開頭就是“從前,有一個王后坐在王宮里的一扇窗子 邊, 正在為她的女兒做針線活兒。”

  但是《安徒生童話》就沒有這樣的固定模式,而是敘述現在發生的事件,《賣火柴的小女孩》開頭是“天冷極了,下著雪,天又快黑了。”直接進入故事。

  《格林童話》的結尾總會是大團圓的結局,“從此以后,他們過著幸福的生活。”《白雪公主》的結尾是:白雪公主和王子結婚后, 美滿的生活充滿了歡樂和幸福, 他們一輩子都快快樂樂地在一起。”《安徒生童話》則不是,《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結局是小女孩最終在平安夜死了。

  2、形象角度

  《格林童話》中的形象善惡涇渭分明,善就是善,惡就是惡,不存在中和,而且是以對立的方式描繪出了一個個清晰而又純凈的世界。在故事中,壞人總是以失敗告終,采用這種極端和對立的方式來呈現善與惡的斗爭,最終傳達抑惡揚善的主題。《白雪公主》中白雪公主是美麗與善良的化身,而她的繼母,那個經常對著魔鏡問誰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的那位皇后,雖然不丑陋,但是她的心地不好,在得知白雪公主比她美麗之后居然想到要把她殺死?傊陡窳滞挕芬赃@種善惡,美丑,真偽截然對立的方式,來凸顯出主題,描繪出一個又一個愛憎分明,清晰而又純凈的世界。表達了對人世間美好品質的歌頌。

  但是在《安徒生童話》中,主題并不總是以對比的方式凸顯出來。美并不全用丑來烘托,善并不全用惡來反襯,真并不全是有偽與之對立。在安徒生的童話中,有了一種更加獨特的前人很少用到的方式來表現主題,那就是故事的悲劇性!顿u火柴的小女孩》中可憐的小女孩僅靠一只小火柴來取得溫暖,最終凍死在平安夜,讀到這里,相信每一個孩子柔嫩的內心,都會受到巨大的震撼與感動。安徒生通過這種方式,讓許多美好的東西一一被毀滅在讀者的面前,而就是在這樣的毀滅當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蘊含于其中的巨大的價值。

  3、作者情感

  童話的本質與神話、世說實為一體;童話研究當以民俗學為依據。他的概括用來形容傳統童話應該是非常合適的。作為民俗學家的格林兄弟,與德意志民間搜集得來的古老的神話、民間傳說,經整理,潤色而成《格林童話》這些故事本身就具有非常濃郁的奇幻與想象色彩。許多的故事也都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也正因為如此,被保留下來的神話傳說,并不是專門為兒童而創作,自身有一些局限性,有一些不適合兒童的內容。如封建思想,宗教迷信色彩。比如王子公主都是高貴典雅的,對下層人民關注不夠。對上帝的膜拜等,有些故事中還有比較驚悚血腥的內容。比如《白雪公主》惡毒的皇后三次都想謀害白雪公主。雖然說經過作者的整理和刪改,不適宜的內容已減少很多,已更趨向于富于趣味的傳奇故事,但是其時代局限性還是可見一斑。

  與《格林童話》的創作不同,安徒生本著專門為兒童寫童話的意識,懷著一顆熾熱真摯的童心,真正的以兒童的視角去看待周圍的世界。他的取材不僅僅限于民間神話傳說,很多童話講述的都是發生在兒童身邊的更加貼近兒童生活的故事,甚至他還將自己的經歷融入其中!栋餐缴挕分兄v述了許多平平常常的小人物,但是在他們身上,一般都有著美好的品質,堅定的意志。這些人物在安徒生的筆下發生許多有趣或者有意義的故事。而他往往也會把自己的經歷,把自己心靈歷程上的一些體會融入于作品之中,這使得故事的主人公不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王子公主們,而似乎是一些就在人們身邊的人。

  4、表現手法

  《格林童話》中使用了較多的是顛倒,顛倒,顧名思義就是違反既定的現實邏輯,對事物特性及事物之間的關系進行一定程度的倒轉。這是與兒童思維中的邏輯特點相對應的,這種表現手法特別符合兒童的接受心理!陡窳滞挕肥且粋極樂世界的童話,所有的事情都是為所未聞的完全顛倒了事物與事物之間的原有關系!栋籽┕鳌分械男“耸乾F實生活中所沒有的,而且,皇后有一個只會說真話的魔鏡,這些都是顛倒 的世界。但這樣的顛倒,釋放了兒童在現實世界里被束縛和壓抑的天性和愿望,同時使孩子在心里上滿足了解構成人權利的愿望,形成童話特有的趣味和意志。

  《安徒生童話》使用較多的是夸張,夸張是將描寫對象的某些特征進行有意識的放大和強調,從而突出其本質特點以增強藝術效果。安徒生一方面通過夸張的手法突出人物的個性,另一方面借助這一違反現實常理的特殊形象,以荒誕的手法達到對現實的諷喻!顿u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每點一次火柴都能看到自己最想要的東西,這都是極其夸張的。

  5、童話的來源

  格林兄弟的童話主要來自對民間傳說的搜集,當時德國文化里復古思想嚴重,許多學者紛紛加入到對民間故事的挖掘整編中,格林兄弟對此更是不余遺力。恩格斯曾說過在德國的西北部仍然有一望無際的曠野,雨夜中掠過的閃電等讓人內心憂傷的景象,這都是產生格林童話的地方,并保留了童話中的遺跡。

  而安徒生的童話多來源于自己的創作!栋餐缴鷤鳌分械恼f法是有一天安徒生認真地思考誰最需要他為之寫作,他的答案是丹麥的孩子。特別是窮苦的孩子。因為他曾經寂寞過,沒有上學的機會,沒有玩具甚至沒有朋友。為了使這些孩子凄慘的生活有一點溫暖,他要帶給他們美好的東西,使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美和真理。他就要為他們寫些美麗并富有現實意義的作品。他覺得最能表達他的這種意念的文學形式就是童話,并因此開始了童話的創作。

  童話來源的差別不可避免地產生了童話內容的區別。格林童話源于民間,因而以通俗、質樸見稱,表現了純真的自然美。不少主人公憨態可掬,滑稽可愛。在格林童話中.自然與神奇、現實與浪漫交相輝映,融為一體,使故事既有真實性,又有夢幻感。語言上樸實無華,充滿著濃郁的鄉土氣息,讀來令人備感親切。

  而安徒生童話既真實地描繪了窮苦人的悲慘生活,又滲透著浪漫主義的情調和幻想。屬于“人造童話”,而安徒生童話由于文學性和藝術性過強,更多時候看起來并不像是將童話藝術話,而是將文學作品賦予童話的氣息

  拓展閱讀:童話故事的教育意義

  童話在兒童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各個民族的傳統童話,如格林童話全集被廣泛地應用到教育中,跟神話故事,傳說和中國的童話故事相比,我在這里指的童話應該有以下特點:

  第一,在故事中,通常沒有固定的時間、空間、地點和人物。例如,故事的開頭常常是,很早以前,在一個古老的王國里有一位王子。

  第二,故事總是喜劇性的結局。例如,后來那個女孩和王子結婚了,過著幸?鞓返纳。

  第三,故事可能就發生在你的眼前或你的周圍,但有著魔術般的發展和結局。

  在童話中常常可以找到如下幾個問題的答案:世界是怎么樣的?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等等。

  瑞典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Jean Piaget)認為:兒童不會區別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在成人看來無生命的事物,在兒童眼里卻都是活的、有意識的。如童話中的太陽、月亮、動物、植物,自然界中任何物體都能講話。他把這一現象稱為兒童的“萬物有靈論(Animistic Thinking)”。這是兒童自然的精神活動,而不是理智的思維活動,形象化的童話世界與兒童的意識相吻合,因此童話就是兒童真實的世界。

  仔細觀察專心致志地玩耍的兒童,你就會發現他們常常把周圍的世界與想象中的世界藝術般地結合起來,為自己營造一個夢幻般的世界,并渴望進入這個世界。兒童的世界本身就是一個色彩繽紛的世界,就像在童話故事中被施了魔法那樣,被一張“白紙”覆蓋著,他們的成長過程猶如童話故事,經過不斷斗爭而掙脫魔法,揭開這層“白紙”來展現自己。當掙脫魔法展現出原貌時,夢幻般的世界便隨著魔法即時消失,他們的意識開始醒悟,并進入尋找個性和自我的理性階段。

  傳統的童話象征著人類早期的認知意識,人類的認知意識也有它的童年階段。那時,在理性未省悟之前,人類的認知意識像夢一樣,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沒有明顯的界限。人類只有群體意識而沒有個體意識。到中世紀時,人類的個體意識才開始展現,強調個性化和個人的獨立自由。對于一個人來說,從他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中,其意識的產生和發展,到自我的尋找等過程都能在童話中找到其原貌。深入理解童話故事可以喚醒人處于睡眠中的意識和感覺,補充天生智慧的不足。

  人的個體意識在三歲左右開始出現,從那時起用“我”來稱呼自己。一般在青春期時,開始尋求和發展自我,而人類意識發展到個體意識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童話的開始常常是“很久很久以前”,故事發展常常是“過了很久很久之后”。當故事展開之后,廣闊的時間和空間即展開,童話故事的發展和變化正好反映了人類意識從出生、長大到成熟的整個過程的不同階段。因此在傳統童話中隱藏著人類深層的意識和古老的智慧,并具有強烈的號召力去喚醒兒童處于睡眠中的意識。

  以童話《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為例。白雪公主的母親做針線活時,被針刺破了手指,看著滴在雪地上的三滴血,她希望將來有一個孩子,白如雪,紅如血,頭發黑如烏木。皇后對人類未來有一種理想的先知――新的人類將會自我控制、凈化本性和敞開精神,那就是紅、白和黑的象征。新事物降臨的同時,舊事物即消失。所以白雪公主出生后,皇后就去逝了。當白雪公主長到七歲時,她的繼母從魔鏡那里得知白雪公主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孩。七歲的孩子開始換乳牙,“自己的”身體已從遺傳的生理身體中掙脫出來,象征著一個人的身體完全“出生”。白雪公主作為新的力量出現,被代表舊的力量的繼母所排斥。她還想通過吃白雪公主的心和肺來強壯自己。繼母的獵手沒有殺死白雪公主,讓她逃到森林里,白雪公主也未被野獸吃掉,卻進入了小矮人的家,她得到七個小矮人像臣民對國王那樣的敬拜。這象征著白雪公主得到天使的保護,也展現了兒童崇高和典雅的精神世界。同時,白雪公主相信她的繼母的花言巧語而遇難,也展現了兒童天真無瑕和可觸摸的物質世界。

  白雪公主的繼母又問魔鏡,當她得知白雪公主還活著時,她跨過七座大山來到七個小矮人的家,企圖殺害白雪公主。白雪公主吃了有毒的蘋果,像夏娃吃了禁果而離開天堂那樣,意味著她將離開天堂般的兒童王國而進入青春期,蘋果卡在她的咽喉里,她沒有死亡而是暫時被隔離了精神世界。最后,王子跨過七座大山來到七個小矮人的家,找到白雪公主,救活白雪公主并和她結婚。象征著精神與個體的再次結合。在故事中,精神像白雪那樣轉化為純潔的雪花,從看不見的地方形成,并飄然來到人間,又悄悄地離開,回到看不見的世界,象征著精神從精神世界來進入人的身體,身體死亡之后,精神又回到精神世界。

  故事中“三”滴血的“三”,“七”歲的白雪公主、“七”座大山和“七”個小矮人的“七”,都不是簡單的數字,“三”象征著人的身、靈魂和精神三元體,“七”象征著人以七年為一階段的周期性發展。任何民族的童話中都能看到,如三個、三次、三年,或者七個、七年,或者過了七七四十九天、一百年等有些神秘色彩的數字。

  童話就是精神世界的描繪。童話就像天使那樣伴隨著我們出生和成長,引導我們的精神來到這個物質世界,并進入人的身體進行協調,共同完成人的生命旅程,這樣我們的人生可由童話變成真正的心和靈魂的永生。如格林童話選集已經深入人心。童話是每一個兒童心靈的寶貴財富,老師通過這些童話能夠接觸到兒童的心靈深處,這就是童話在華德福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所突出的特殊意義。

  童話也是民族文化的結晶,童話中通過打獵、砍柴、采藥、采草莓、打魚等日;顒,塑造理想化的象征人物如公主、王子、國王、王后;象征現實化的人物如漁民、農夫、鞋匠、石匠等,通過人類基本的生活活動,表達傳統的生活方式,展現生活原貌,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人們的理想和生命的意義。

  傳統的童話匯聚了民族語言的精華,并通過口述代代相傳,在口述文化中,記載著最原始的文學和藝術,口述這一傳統的教育方式不能被忽略了。在講述童話故事和人物傳記的過程中,應注重語言的表達,讓兒童感受到語言的美。故事的語言簡練、易懂和流暢,其中還常有兒歌、詩歌、順口溜和音樂等,對初學語言的兒童來說,童話故事就是最好的教材。

  童話也是培養兒童想象力的最佳材料。講述故事時,不僅僅是介紹故事的情節,更重要的是勾畫出一幅幅活生生的圖像,讓兒童“看得見”,并在腦子里創造自己的圖像。也可以通過木偶戲或布袋戲來表演童話,讓兒童充分地融入童話的世界里。孩子在聽故事的過程中,默默地尋找相關的經歷想象與塑造畫面,感受與領悟其意義。這時生命構成力開始“工作”,這股力量從中塑造了身體,并逐漸上升到感覺,發展到思考并進行創造。要求孩子們根據童話故事的內容進行繪畫和表演。

  兒童的生活不能缺少童話,當他們感覺到被忽視、拒絕或傷害時,他們不能像成人那樣理性地分析,而是發揮想象力,從童話世界中尋找角色,他們認同英雄人物的一切斗爭,這種認同深深地印入兒童的內心世界,暗地里把自己放在英雄的角色上,克服焦慮、驚恐、孤獨和失望,根據自己的經歷來塑造出樂觀的形像。童話故事不但可以幫助他們打開一個明亮的空間,還能給兒童有關現代社會生活的意象,幫助兒童把日常生活中復雜的、分辨不清的事情簡單化,幫助他們理清內心世界,塑造自己的夢幻世界?梢哉f童話是滋養兒童靈魂的精神乳汁,是兒童希望和理想的啟蒙,也是兒童生活的良方妙藥。

  在傳統的生活方式中,一到晚上,父母、老人或鄰居經常講一些代代相傳的童話、神話和民間故事給孩子聽,而現在卻被電視、電子游戲或功課取代孩子的生活,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功利的教育,使很多孩子失去了童年時期應當得到的精神食糧。

【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的區別】相關文章:

談安徒生與格林童話01-22

格林童話《農夫和國王》04-20

格林童話狼和狐貍04-21

格林童話《少女和獅子》03-31

安徒生童話《跳蚤和教授》04-04

安徒生童話《園丁和主人》03-26

格林童話《背囊、帽子和號角》10-24

安徒生童話《小精靈和太太》04-04

安徒生童話《蝸牛和玫瑰樹》03-2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五月天在线精品 | 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一道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洲 |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国产亚洲 | 日韩欧美动漫国产另类中文字幕 | 久久亚洲精品永久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