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的詩
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人交往深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被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下面和小編一起看看王昌齡的詩有哪些吧。
1、《送劉慎虛歸取宏詞解》
太清聞海鶴,游子引鄉眄。
聲隨羽儀遠。勢與歸云便。
青桂春再榮,白云暮來變。
遷飛在禮儀,豈復淚如霰。
2、《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3、《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4、《閨怨》
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5、《春宮曲》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6、《答武陵太守》
仗劍行千里,微軀敢一言。
曾為大梁客,不負信陵恩。
7、《送郭司倉》
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
8、《秋興》
日暮西北堂,涼風洗修木。
著書在南窗,門館常肅肅。
苔草延古意,視聽轉幽獨。
或問余所營,刈黍就寒谷。
9、《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掉。
山為兩鄉別,月帶千里貌。
羈譴同繒綸,僻幽聞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節知所效。
10、《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11、《送東林廉上人歸廬山》
石溪流已亂,苔徑人漸微。
日暮東林下,山僧還獨歸。
昔為廬峰意,況與遠公違。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12、《送竇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熒熒望一舟。
鄂渚輕帆須早發,江邊明月為君留。
13、《送高三之桂林》
留君夜飲對瀟湘,從此歸舟客夢長。
嶺上梅花侵雪暗,歸時還拂桂花香。
14、《送胡大》
荊門不堪別,況乃瀟湘秋。
何處遙望君,江邊明月樓。
15、《送李十五》
怨別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長杳無隔,月影在寒水。
16、《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棹。
山為兩鄉別,月帶千里貌。
羈譴同繒綸,僻幽聞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節知所效。
17、《送歐陽會稽之任》
懷祿貴心賞,東流山水長。
官移會稽郡,地邇上虞鄉。
緩帶屏紛雜,漁舟臨訟堂。
逶迤回溪趣,猿嘯飛鳥行。
18、《送裴圖南》
黃河渡頭歸問津,離家幾日茱萸新。
漫道閨中飛破鏡,猶看陌上別行人。
19、《送人歸江夏》
寒江綠水楚云深,莫道離憂遷遠心。
曉夕雙帆歸鄂渚,愁將孤月夢中尋。
20、《從軍行》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送郭司倉王昌齡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送郭司倉》
唐代王昌齡
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
譯文
碧綠的淮水映照著屋門,我挽留的心意十分誠懇。
明月代我為客人送行,我的心緒卻如春潮翻滾不息。
注釋
郭司倉:作者的朋友。司倉,管理倉庫的小官。
淮(huái)水:淮河,發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經安徽、江蘇,注入長江。
留騎(jì):留客的意思。騎,坐騎。
良掾(yuàn):好官吏,此指郭司倉。掾,古代府、州、縣屬官的通稱。
鑒賞
這是一首表達友誼的作品,是一首送別詩。全篇寫出了詩人對朋友的深厚感情,感情表達得十分細致。
詩的開頭用了畫意般的描寫,點明時間和地點。這是臨水的地方,淮河碧綠的顏色被映在門上,應該是晚上吧,白天太陽下水的影子應該是閃爍不定的,不能看清楚顏色。只有靜夜下平靜的水面才會將綠色抹在人家的門戶上吧。當然做這個推測,也因為詩人后面還寫有留客的句子,應該天色已晚主客都有了不便之處,詩人才會生出挽留的心意吧。后面的兩個短句都有祝福的意思。尤其用漸漸高升的明月來比喻朋友將要得到的發展,表明詩人不但希望他能高官厚祿,而且希望他能成為清正廉明的好官,詩人真是在用善良的心對待朋友。春季的淮河潮水會夜夜高漲,詩人用潮水來形容自己對朋友的思念之心,這里即使有夸張地一面,但是也很形象化了那看不見的心緒,詩人的思念一下子變生動了。比喻的作用有說明,也有加深理解的一面。
作者以淮水之綠表明主人留客之心殷殷切切,以明月、春潮來表達分別之愁,從環境入手,讓周圍景物表達出自己的心情和思想,這種手法在王昌齡送別詩中占大多數。
這首作品里對朋友的心意寫得具體又深厚,選材有特點,而且素材的針對性也強。
創作背景
該詩是王昌齡在夜里為送別朋友郭司倉而寫的詩。詩人看到高升的明月,想到借其來比喻朋友將要高升(官職)的發展,同時,詩人不但希望他能高官厚祿,而且希望他能成為清正廉明的好官,因此作下該詩。
【王昌齡的詩】相關文章:
王昌齡的詩特點08-24
王昌齡愛國的詩05-14
王昌齡的送別詩10-17
王昌齡寫的送別詩10-03
王昌齡的邊塞詩06-13
分析王昌齡的邊塞詩07-27
王昌齡出塞全詩賞析10-16
王昌齡的邊塞詩分享08-30
關于王昌齡的邊塞詩09-02
孟浩然送王昌齡的詩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