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從軍行其六

時間:2024-08-21 05:59:11 王昌齡 我要投稿

王昌齡從軍行其六

  從軍行:樂府《相和歌辭平調曲》舊題,多寫軍隊務旅征戰之事。王昌齡作的《從軍行》共七首,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王昌齡從軍行其六,歡迎閱讀。

  【原文】

  從軍行·其六

  王昌齡(唐)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注釋】

  1、“胡瓶”是唐代西域地區制作的一種工藝品,可用來儲水。

  2、“落膊”是纏縛于肩臂上的意思。“落”通“絡”。

  3、“薄汗”又名盝盞,是蕃中大馬,也作“薄寒”。

  4、“碎葉”,在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北部的托克馬克附近。為唐代安西四鎮之一,是唐王朝西北邊塞上的軍事要塞。

  5、“團”即圓的意思。

  6、“敕”,專指皇帝的詔書。“星馳”,像流星一樣迅疾奔馳,也可解釋為星夜奔馳。“封”是賜與的意思。

  7、“辭”,此處是指受詔領命而去的意思。

  8、“樓蘭”是漢代西域國名,在今天的新疆婼羌及東北羅布泊一帶。

  【翻譯】

  將軍臂膊上綁縛著胡瓶,騎著紫薄汗馬,英姿颯爽;碎葉城西的天空中高高地懸掛著一輪秋月。

  邊境傳來緊急軍情,皇上星夜傳詔將軍,賜予尚方寶劍令其領兵殺敵;將軍辭京奔赴前線,很快就大獲全勝。

  【賞析】

  第六首詩描寫的是一位將軍欲奔赴邊關殺敵立功的急切心情。

  詩的首句寫這位將軍的戰時裝束和勇武雄姿,次句轉寫邊塞之景,意在營造和烘托氣氛,暗示將軍之心時時想著邊塞的安危,時時準備奔赴邊塞,保境安民。這兩句著力鋪陳將軍的裝束和邊地景色,既襯托出將軍的神武之姿,又意在蓄勢,在如水秋月的廣闊清寒背景下,一身戎裝的將軍的剪影,威風凜凜,一位勇武的將軍形象就被傳神地勾勒了出來。詩的后兩句,豪氣生發,尤顯英雄本色,既寫出了部隊攻城拔寨的神速,同時也反映出作者對唐朝強大國勢和軍力的一種自信和自豪心理。

  【作者簡介】

  王昌齡,唐代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屬陜西)人。開元十五年(727年)進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滎陽縣境)尉,再遷江寧丞,故世稱王江寧。晚年貶龍標(今湖南黔陽)尉。因安史亂后還鄉,道出亳州,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擅長七絕,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也有憤慨時政及刻畫宮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王昌齡集》。

  【拓展延伸】

  篇一:《從軍行·其一》

  王昌齡(唐)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篇二:《從軍行·其二》

  王昌齡(唐)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篇三:《從軍行·其三》

  王昌齡(唐)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云沙古戰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篇四:《從軍行·其四》

  王昌齡(唐)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篇五:《從軍行·其五》

  王昌齡(唐)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篇七:《從軍行·其七》

  王昌齡(唐)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王昌齡從軍行其六】相關文章:

從軍行王昌齡其六賞析06-28

王昌齡《從軍行其六》譯文06-18

王昌齡從軍行其六賞析06-18

從軍行王昌齡其六欣賞10-11

從軍行其六王昌齡翻譯10-25

王昌齡從軍行其五注音07-23

王昌齡從軍行其五賞析05-05

從軍行王昌齡其七翻譯07-11

從軍行王昌齡其五情感08-29

王昌齡《從軍行》其五翻譯09-1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久久久久9999国产精品 |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香蕉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高清视频 | 五月综合国产婷婷 |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日韩一级在线视频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