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渭川田家》譯文及注釋

時間:2024-06-25 05:47:17 王維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王維《渭川田家》譯文及注釋

  《渭川田家》是唐代詩人王維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此詩描寫的是初夏傍晚農村夕陽西下、牛羊回歸、老人倚杖、麥苗吐秀、桑葉稀疏、田夫荷鋤一系列寧靜和諧的景色,表現(xiàn)了農村平靜閑適、悠閑可愛的生活,流露出詩人在官場孤苦郁悶的情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王維《渭川田家》譯文及注釋,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渭川田家》

  朝代:唐代

  作者:王維

  原文: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譯文

  村莊處處披滿夕陽余輝,牛羊沿著深巷紛紛回歸。

  老叟惦念著放牧的孫兒,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雞鳴叫麥兒即將抽穗,蠶兒成眠桑葉已經(jīng)薄稀。

  農夫們荷鋤回到了村里,相見歡聲笑語戀戀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羨慕?我不禁悵然地吟起《式微》。

  注釋

  ⑴渭川:一作“渭水”。渭水源于甘肅鳥鼠山,經(jīng)陜西,流入黃河。田家:農家。

  ⑵墟落:村莊。斜陽:一作“斜光”。

  ⑶窮巷:深巷。

  ⑷野老:村野老人。牧童:一作“僮仆”。

  ⑸倚杖:靠著拐杖。荊扉:柴門。

  ⑹雉雊(zhì gòu):野雞鳴叫。《詩經(jīng)·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⑺蠶眠:蠶蛻皮時,不食不動,像睡眠一樣。

  ⑻荷(hè):肩負的意思。至:一作“立”。

  ⑼即此:指上面所說的情景。

  ⑽式微:《詩經(jīng)》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歸”之句,表歸隱之意。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未編年,可能作于開元(唐玄宗年號,公元713年—741年)后期作者隱居藍田時,是作者游覽渭水兩岸的農村有感而作的一首詩。

  整體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恬然自樂的田家暮歸圖,雖都是平常事物,卻表現(xiàn)出詩人高超的寫景技巧。全詩以樸素的白描手法,寫出了人與物皆有所歸的景像,映襯出詩人的心情,抒發(fā)了詩人渴望有所歸,羨慕平靜悠閑的田園生活的心情,流露出詩人在官場的孤苦、郁悶。全詩不事雕繪,純用白描,自然清新,詩意盎然。

  詩的核心是一個“歸”字。詩人一開頭,首先描寫夕陽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蒼茫的濃烈氣氛,作為總背景,統(tǒng)攝全篇。接著,詩人一筆就落到“歸”字上,描繪了牛羊徐徐歸村的情景,很像是《詩經(jīng)》里的幾句詩:“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詩人癡情地目送牛羊歸村,直至沒入深巷。就在這時,詩人看到了更為動人的情景:柴門外,一位慈祥的老人拄著拐杖,正迎候著放牧歸來的小孩。這種樸素的散發(fā)著泥土芬芳的深情,感染了詩人,似乎也分享到了牧童歸家的樂趣。頓時間,詩人感到這田野上的一切生命,在這黃昏時節(jié),似乎都在思歸。麥地里的野雞叫得多動情啊,那是在呼喚自己的配偶;桑林里的桑葉已所剩無幾,蠶兒開始吐絲作繭,營就自己的安樂窩,找到自己的歸宿了。田野上,農夫們三三兩兩,扛著鋤頭下地歸來,在田間小道上偶然相遇,親切絮語,簡直有點樂而忘歸呢。詩人目睹這一切,聯(lián)想到自己的處境和身世,十分感慨。自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宰相張九齡被排擠出朝廷之后,王維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進退兩難。在這種心緒下詩人來到原野,看到人皆有所歸,唯獨自己尚彷徨中路,不能不既羨慕又惆悵。所以詩人感慨系之地說:“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此詩經(jīng)“即此”一點化,不僅此前所寫之景皆成情語,而且景情契合無間,渾然一體,畫龍點睛式地揭示了主題。“此”乃此前的流水賬式的描寫和概括,也就是“此”引發(fā)了詩人對“閑適”的羨慕之情。其實,農夫們并不閑逸。但詩人覺得和自己擔驚受怕的官場生活相比,農夫們安然得多,自在得多,故有閑逸之感。《式微》詩中反復詠嘆:“式微,式微,胡不歸?”詩人借以抒發(fā)自己急欲歸隱田園的心情,不僅在意境上與首句“斜陽照墟落”相照映,而且在內容上也落在“歸”字上,使寫景與抒情契合無間,渾然一體,畫龍點睛式地揭示了主題。前面寫了那么多的“歸”,實際上都是反襯,以人皆有所歸,反襯自己獨無所歸;以人皆歸得及時、親切、愜意,反襯自己歸隱太遲以及自己混跡官場的孤單、苦悶。這最后一句是全詩的重心和靈魂。如果以為詩人的本意就在于完成那幅田家晚歸圖,這就失之于膚淺了。

  這首詩絕大部分的篇幅是在寫農村和農民,然而,詩人還是一種旁觀者的姿態(tài),頂多只是尋得了一種借題發(fā)揮的緣起。王維豐裕的經(jīng)濟地位,且仕且隱的名士風度,及其絕對占上風的莊禪思想的支配,使他絕不會像陶淵明那樣貼近田園而做自食其力的耕作,他的感觸和體驗是隱士的而非農民的。

  名家點評

  明代顧璘《批點唐音》:“晚色妙。”

  明代陸時雍《唐詩鏡》:“景色依然。”

  明代唐汝詢《匯編唐詩十集》:“唐云:右丞妙于田家,此是其得意作。”

  明代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王世貞曰:田家本色,無一字淆雜,陶詩后少見。”

  明代鐘惺、譚元春《唐詩歸》:“鐘云:厚風(‘野老’句下)。”

  清代王夫之《唐詩評選》:“通篇用‘即此’二字括收。前八句皆情語,非景語,屬詞命篇,總與建安以上合轍。”

  清代王堯衢《古唐詩合解》:“《田家》諸作,儲、王并推,寫境真率中有靜氣。”

  清代吳煊、胡棠《唐賢三昧集箋注》:“此瓣香陶柴桑。顧云:‘田夫’二句恬澹。又云:‘即此’二句沖古。”

  清代宋宗元《網(wǎng)師園唐詩箋》:“田家情事如繪(‘野老’句下)。”

  清代張文蓀《唐賢清雅集》:“真實似靖節(jié),風骨各別,以終帶文士氣。”

  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后,降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yōu)游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并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王維《渭川田家》譯文及注釋】相關文章:

王維渭川田家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唐代04-18

王維《渭川田家》詩詞鑒賞06-25

唐朝詩人王維《渭城曲》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4-26

王維《相思》譯文及注釋10-12

王維《渭川田家》的詩詞鑒賞古詩07-23

王維《終南山》譯文及注釋08-31

王維《觀獵》譯文及注釋10-18

王維《渭城曲》原文及注釋賞析10-24

王維《新晴野望》譯文及注釋08-15

王維《山居秋暝》注釋、譯文及賞析06-1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 无遮挡国产精品网站 |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 伊人成综合网开心五月丁香五 | 永久电影三级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视频 |